植樹節的優美簡短文字(植樹節的由來)
2023-10-18 04:45:14
3.12植樹節,我回了趟老家。因為老家暫時沒有人居住,怕幾畝責任田荒了去,就栽上一些樹:一是不至于田地荒蕪,二多年以後也可以增加點收入。
其實以前我不怎麼理解植樹節的含義,就知道一到春天各家各戶都會不約而同的在自家空地處栽各種各樣的樹。記得有一年的3月12日,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到南山坡下去栽白楊樹時,我就問爸爸:日曆上註明今天是植樹節,為什麼叫植樹節?爸爸先告訴我們樹木對人類的好處:樹木能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清潔、新鮮;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粉塵;樹林能減少噪音汙染;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 樹可以降低溫度和提高溼度。那麼我們國家為什麼會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我爸爸告訴我們:這跟一位大人物有關,這位大人物就是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生前非常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中統期間設立了林業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物。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 《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務必「急興農學,講究樹藝」。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儀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植樹節,也是為了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
植樹造林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利國利民。現在正值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植樹造林,人人參與,你一棵我一棵,綠化了家園,綠化了田野,綠化了山川,綠化了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