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7:56:19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具體講是一種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空調布設的方法是根據兩個空間不同的面積和需求配置兩套空調設備,使用中每個空間的空調各自獨立控制,互不幹涉。如在餐廳選擇1匹的空調,在客廳選擇2匹的空調,客廳需製冷時開2匹的空調而餐廳需製冷時開一匹的空調,各自運行。
現有技術的空調室內機存在以下缺陷:每個不同的空間均需要單獨配置一套空調,如客廳和餐廳就需要配置兩套空調,設備投入費用高,安裝過程也比較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降低設備投入費用、便捷安裝過程的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它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風機和換熱器,每組換熱器下方設有一個接水盤,殼體底部設有一個迴風口,殼體的側壁設有兩個用於向不同空間送風的出風口,每個出風口上均設有可開合的風門,換熱器為兩組,每組換熱器對應一個出風口。
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將該室內機安裝在兩個空間的中間位置,如客廳和餐廳之間的吊頂內,且該室內機搭配的室外機匹數是原來單獨的兩個空調外機匹數之和,然後根據實際需求開啟和運行。相比現有技術必須安裝兩套空調,該室內機僅僅只需要安裝一套空調就能對兩個不同空間進行空氣調節,有效降低了設備投入費用,且簡化了裝配過程;而且,該室內機能滿足單獨對兩個空間中的任意一個送風,也可以同時對兩個空間送風,調控靈活方便;況且,該設備在單獨對一個空間製冷制熱時,集中送風,大空調對付小空間,製冷制熱速度快,效果好。
作為改進,風門為由電動機驅動的擺葉式風門,這樣,當空調控制器發出指令後,電動機能驅動擺葉擺動,有效開啟和關閉風門,且有效調節出風角度,動作過程可靠,調控方便。
作為一種優選,換熱器為直板式換熱器,兩組換熱器呈人字形布設,兩組換熱器位於迴風口上方;風機為兩個,風機為離心式或貫流式,每個風機位於一組換熱器和出風口之間,上述結構布局合理,在保障向任意一側出風或同時出風的同時,縮小了內機的整體體積,便於安裝。
作為另一種優選,風機為一個,風機為豎直設置的離心式風機,風機位於迴風口上方,換熱器為兩組豎直設置的直板式換熱器,每個換熱器位於風機與一個出風口之間,該設計的亮點在於,用一個風機實現了兩側出風的功能,降低了成本,縮小了室內機的體積,便於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實施例1的側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實施例2的側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實施例3的側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殼體,2、風機,3、換熱器,4、接水盤,5、迴風口,6、出風口,7、風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它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有風機2和換熱器3。殼體1的側壁設有兩個用於向不同空間送風的出風口6,每個出風口6上均設有可開合的風門7,風門7為由電動機驅動的擺葉式風門7,該電動機由空調的主控制器控制。換熱器3為兩組,每組換熱器3對應一個出風口6。每組換熱器3下方設有一個接水盤4。殼體1底部設有一個迴風口5。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實施例1,它的換熱器3為直板式換熱器3,兩組換熱器3呈人字形對稱布設,兩組換熱器3位於迴風口5上方。風機2為兩個,風機2為帶蝸殼的離心式風機,每個風機2位於一組換熱器3和與該換熱器3對應的那個出風口6之間。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實施例2,該實施例與前一個實施例的區別在於,它的風機2為貫流式,具體的說,每個風機2沒有蝸殼,但每個風機2都設有一個風道,風道的出口就是該風機2對應的出風口6。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下回側送式多空間空調室內機的實施例3,它的風機2為一個,風機2為豎直設置的離心式風機2,風機2位於迴風口5上方,換熱器3為兩組豎直設置的直板式換熱器3,每個換熱器3位於風機2與一個出風口6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