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黨員讀經典革命小說《紅巖》有感1000字

2023-09-25 18:26:35

  《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英雄: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下面請看為大家整理提供的小說讀後感,歡迎參考。

  篇1:讀《紅巖》有感

  《紅巖》,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以解放前夕「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敵我鬥爭為主線,展開了對當時國統區階級鬥爭全貌的描寫。全書通過集中營的獄中鬥爭、重慶城內的學生運動和地下工作、農村根據地的武裝鬥爭等三條線索,聯繫廣闊的社會背景,形成紛繁的鬥爭場面;同時又用川東地下黨機關報《挺進報》的鬥爭情節把這三條鬥爭線索聯結起來,匯聚到獄中鬥爭上,集中描寫革命者為迎接全國解放,挫敗敵人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最後決戰。作者以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再現了國民黨統治行將覆滅、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的鬥爭形勢和時代風貌,成功地塑造了許雲峰、江姐、成崗和華子良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英雄形象;同時對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們的反動本質,又不流於臉譜化。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和戲劇等,成為新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

  ——一個堅持了信仰,卻失去了生命的人。江姐是小說《紅巖》落筆最多的人物,也是刻畫最完美的人物。江姐的出場最初給人的印象並不深,她只是作為地下黨領導人許雲峰的助手,一個勤勉、精細的黨務工作者。江姐最初給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是她下鄉到華鎣山路過縣城時,在城牆邊看到自己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頭顱被敵人砍下掛在城牆上的情景。與他一同去的華為感覺到江姐的變化,但是江姐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緒。書中有一段話讓人感慨萬千:「我在幹什麼?」一種自責的情結,突然湧上悲痛的心頭。這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肩上負擔著黨委託的任務!不!沒有權利在這裡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江姐咬緊嘴唇,向旁邊流動的人群掃了一眼,勉強整理了一下淋溼的頭巾:低聲地,但卻非常有力地對華為說:「走吧,不進城了。」江姐接過行李卷,揮了揮手,叫華為快走。可是自己卻站著不動,她又一次拾起頭來,凝望著霧蒙蒙的城樓……

  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鬥的地方工作。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裡。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籤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無論是小說,還是歌劇,「繡紅旗」一段都是經典名篇。當紅旗繡完了,獄卒叫江姐和另一位同志出去,江姐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她先梳了頭髮,而後換上了藍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紅色的絨線衣。面對訣別的戰友,她輕聲地說:「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書讀到這裡,在我耳邊響起了那首著名的「紅梅贊」:「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一個既沒有堅持信仰,也沒有保住生命的人。甫志高是小說裡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反面人物之一,他不像國民黨特務頭子那樣面目猙獰,他曾經是我們陣營裡的人,但是他是我們陣營裡最壞和最危險的人,這種人通常人們稱其為叛徒。甫志高是地下黨沙磁區委委員,負責經濟工作,也是小說中最先出現的人物。書中介紹一位地下黨的交通員來到甫志高家裡,只見「小小的客廳,經過細心布置,顯得很整潔。小圓桌鋪上了臺布,添了瓶盛開的臘梅,吐著幽香;一些彩色賀年片和幾碟糖果,點綴著新年氣氛。壁上掛的單條,除原來的幾幅外,又加了一軸徐悲鴻畫的駿馬。」甫志高給來賓倒茶問道:「你喜歡龍井還是香片?」「都一樣。」交通員不在意地回答著:「我喝慣了冷水。」「不!同志們到了我這裡,要實行共產主義,有福同享!」一看就知道甫志高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調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小資情調」很濃的人。這小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以他文化人特有的敏感,他知道革命的轉折點就要到來了,此時不表現更待何時,在城裡搞個地下黨領袖,在鄉村搞個遊擊隊司令,何樂而不為。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

  甫志高有人性卻無黨性,只有火一樣的熱情,而沒有鋼一樣的堅強。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峰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形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並成了可恥的叛徒。書中描寫他被捕的一段很有意思,當許雲峰告訴他要立刻轉移,他嘴上答應,卻在一家酒館苦思冥想,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要回家給老婆打個招呼,打算在家裡住一晚上,並且還到了一個名叫「老四川」的牛肉攤,買了一包老婆最愛吃的麻辣牛肉。這小子還挺有人情味,都什麼時間了,還想著老婆,蠢呀。當他帶著些東西到家按門鈴時,一支冰冷的手槍抵到了後背……

  ——一個既堅持了信仰,也保住生命的人。華子良是白公館裡的廚子,被捕已經15年了,成天瘋瘋癲癲的,滿院子奔跑,人稱「瘋老頭」。華子良最初出現在小說裡,是劉思楊看到他的模樣,向成崗詢問時,成崗輕蔑地說「膽小鬼,聽說他是川北人。前年,羅世文、車耀先(自註:羅世文中共四川省委書記、車耀先中共四川省軍委負責人)犧牲那天,敵人嚇唬他,把他綁出陪殺場,槍一響,他就嚇傻了,好幾個月說不出話來。」「軟骨頭!」另一位同志鄙棄地說「革命者在死亡面前,永遠不會畏怯。」可是,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準備組織獄中暴動。靠誰來與外界聯繫,原來與外界聯繫的廚工因行事不秘密被敵人處置了。經過白公館裡地下黨負責人對他多年的觀察,認定他沒有問題,經過一番測試,華子良終於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原來在他的兩位領導者就義之前,羅世文指示他偽裝瘋癲,長期隱蔽,欺騙敵人。

  就這樣,華子良以其堅定的信仰,嫻熟的技巧,既堅持了信念,又保住了性命,在關鍵時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係,為黨出了大力。他告訴黨組織:「我是共產黨員。」「黨需要我現在發揮作用。我的任務是,第一,與地下黨建立聯繫;第二,完成越獄突圍任務。」當地下黨負責人問他聯絡口號時,他自豪地說:「讓我們迎接這個偉大的日子吧!」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牆,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雲峰等人被害的當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衝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書終於讀完了,掩卷沉思,不禁對信仰和生命的關係感嘆。生命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只有一次,並且生命是短暫的,而短暫的生命的意義和質量恰恰在於人是否有且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什麼是信仰,所謂信仰是一種精神力量,它是一個人的人生取向,是一個人判斷事物正確與否尺度的理念。信仰的基礎是價值觀,價值觀最重要的問題是價值尺度,它反映了一個人關於正確和錯誤、好與壞、可取與不可取的觀念。不同的價值觀對於什麼是忠誠、自由、快樂、自尊、公平、誠實有著截然不同的結論。價值觀通常影響著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也是對人的公眾形象和社會影響力做區分的重要尺度。有學者將價值觀分為終極價值觀和工具價值觀,前者指的是一種期望存在的終極狀態,是一個人希望通過一生而實現的目標;後者指的是一個人偏愛的方式或實現終極價值觀的手段。沒有前者,人不可能持之以恆;沒有後者,人不可能開拓進取。

  一部《紅巖》讀出了一股浩然正氣,講正氣,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光榮傳統。人有了正氣才可能有正義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個千古名句反映的就是浩然正氣。組織有了正氣才可能有戰鬥力,共產黨能夠奪取江山,就是依靠她成員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氣節。

  篇2:讀《紅巖》有感

  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

  《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裡面記載各位英雄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英勇鬥敵、捨己為人、堅貞不屈的品質。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逕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

  江姐被粗長的竹籤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

  試想一下,在那潮溼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飯,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傷口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鬥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洩氣了。沒有對學習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藉口說自己是個女孩。可如今,在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裡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只有這樣,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很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篇3:讀《紅巖》有感

  紅巖,它有著多重的理解與意思:是一部經典的紅色小說;是重慶的一個地名;也是一部諜戰片的名字;…….。雖說有多種理解與意思,但這兩個字在我心中是人人都要尊重的紅巖精神。

  紅巖中的人物性格鮮明,也有運用到細緻的描寫。讓我感受到在那水深火熱的年代裡,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暗中較量,那些革命人士是令我們多麼敬佩,在渣滓洞那監獄般的生活,並沒有讓革命將士們的毅力減弱,而是越來越堅強。

  在重多的革命將士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姐。

  江姐,即江雪琴。江姐是一位女性,但絲毫不遜於男人,江姐的意志力很頑強,對於普通女性有所差別。當江姐靠近城牆看見布告上寫的是犧牲戰士的名字,但江姐看到了一個令她意外的名字:鎣山縱隊政委膨鬆濤。江姐熱淚盈眶,胸口梗塞,最終,還是流下了眼淚。但她重新站了起來,因為江姐自己知道,自己身上還有黨託付的任務,所以不能倒下,要站起來!

  還有,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是讓我感觸最深的,敵人用竹籤釘進她的手指,江姐雖然手上疼,但意志絲毫沒有減弱,將黨的秘密守口如瓶。敵人將竹籤釘進去,再拔出來,這樣周而復始,血水飛濺,那十指連心的痛楚另我也感到了那監獄是多麼的可怕,還有江姐的毅力是多麼頑強。

  最後,江姐犧牲了。江姐雖然犧牲了,但她帶給我的感觸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多的。最後許多革命將士也同樣犧牲,他(她)們雖然被無情可怕的戰爭奪去了生命,但他(她)們的精神卻永駐心田。伴隨著解放軍的炮聲,迎來了黎明時分的燦爛曙光。東方的地平線上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大地上,光芒在雲中擴散,照耀在革命人士的身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紅巖精神!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