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氧氣的製取和性質教學設計(浙教版科學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優秀教案)
2023-10-04 11:51:01 1
關注我,私信回復【領資料】,獲取最新部編版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課件 教案(1-6年級上冊全冊)
第8節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學情分析】
本節是全章的最後一節,是對前面學過的物質的各種性質的一個初步的概括。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他們接觸到得化學變化還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化學反應的實驗給學生一些感性的認識。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建立概念,為後繼學習打下一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物質的變化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能說出區分兩種變化的依據。知道物質的性質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說出區分兩種性質的依據。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各種變化之間和各種性質之間的特點,找出共同點,從而對他們進行分類,形成分類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觀察現象,激發對物質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概念的建立和判斷的依據。
難點:變化和性質的區別。
【教學準備】
氧氣、木炭、酒精燈、生鏽的鐵釘、磁鐵、試管、鎂條、火柴、鹽酸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把一塊木炭分成兩半,木炭發生了變化;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木炭也發生了變化,兩種變化有什麼區別嗎?
學生活動:
1、仔細觀察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用科學語言描述現象。
2、通過比較得出兩者的主要區別(可以引導學生從物質變化的方面來思考)
總結:自然界有許多變化,我們可以根據是否產生新物質把他們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創設一定的情景,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並通過比較引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知識點: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二、 鞏固概念,得出兩種變化的區別與關係
呈現圖片:冰山消融、燈泡變黑、電熱絲溫度升高、鋼鐵生鏽、以上幾種變化,你能說說它是那種變化嗎?你的理由是什麼?
鋼鐵生鏽:化學變化,鐵變成了鐵鏽(部分學生對於鐵和鐵鏽不是同一種物質可能會知道,但是為什麼不是會有疑惑,這裡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證明兩者不是同種物質,有些學生會想到利用鐵能被鐵吸引的性質來證明)
(通過以上四個生活中的例子的分析鞏固已有的概念,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渡:鋼鐵生鏽是一個比較緩慢的變化,那麼有些變化呢非常得迅速,我們來看這樣幾個變化。
演示實驗1:鎂與鹽酸反應
演示實驗2:鎂在氧氣中燃燒
學生活動:仔細觀察並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反應中產生的現象,並判斷它是那種變化。
(通過觀察實驗,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鞏固兩種變化的區別)
提問:1、通過以上幾個例子,你發現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了嗎?它是什麼?
2、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那些現象?
學生思考得出結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展示圖片:蠟燭燃燒,這是一個什麼變化?
(通過這個例子的分析使學生理解兩種變化的關係)
應用:讓學生對幾個具體的例子進行判斷,特別是學生有爭議的,可以特別拿出來讓學生討論。
三、 由變化過渡到性質
過渡:鐵的自訴(請一位同學起來閱讀)
提問:通過剛才這位同學的閱讀你能不能來說說鐵有哪些性質?
學生:光亮的銀白色,導電性,延展性,導熱性,有熔點和沸點,能燃燒還會生鏽等。
提問:你能不能說說通過什麼我們可以知道它的這些性質?你可以任選一種說
(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但有些性質學生會較容易答出來,如鐵的銀白色,直接用眼睛看就行,鐵的熔點,在鐵熔化的過程中就可以獲得,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到性質是在變化中體現出來的)
鐵的性質有些必須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有些則不需要。根據這點可以把物質的性質分為兩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練習:對我們已經學過的一些性質分類
四、 性質和變化的區別
提出問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和木炭能燃燒,兩句話請你判斷那句是在描述性質,那句是在描述變化?
前一句是變化,後一句是性質。
追問:那麼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學生往往說不完整,需要教師的引導)
變化:描述的是一個「過程」。性質:描述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或「能力」。
練習:具體判斷一些變化和性質(一方面鞏固性質和變化的區分,另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一些描述性質常用的詞彙)
課堂小結
五、 應用
思維拓展:有一杯酒精和一杯純淨水,你能用幾種方法來區分它們,同時說出你是根據他們的什麼性質來區分的,看誰想得方法多。(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具有開放性,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
關注我,私信回復【領資料】,獲取最新部編版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課件 教案(1-6年級上冊全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