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2:01:24 1
專利名稱: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水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涉及粘膠行業工藝車間酸性、鹼性廢水混合後的物化法生化法聯合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粘膠行業工藝車間在生產過程中會排出大量酸性廢水(主要含有H2S04、ZnSO4, Na2SO4,其CODra在400mg/L左右)和鹼性廢水(主要含有NaOH、Na2S, CS2、纖維素黃酸脂, 其CODra在2300mg/L左右),且酸性廢水量約是鹼性廢水量的2倍(體積比),混合後廢水的主要汙染因子是C0Dra、pH值、Zn2+、色度、懸浮物。常規的處理方法對中和廢水的pH值和去除懸浮物比較有效,但酸鹼混合廢水中的Zn2+和主要因纖維素磺酸酯、CS2引起的C0Dra、 色度很難處理至達標排放(GB8978-96,一級)。按中國智慧財產權網(CNIPR)專利檢索結果,申請(專利)號CN200510022481. 7和 CN200510022481. 7提出了對粘膠纖維工業酸性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採用的是投放石灰乳、對水體進行中和,使水體通過格柵、去除顆粒較大的懸浮物,在均質池內曝氣吹脫水體中部分硫化物,投加重金屬沉澱劑作為除鋅劑和淨水劑FeSO4 · 7H20,然後在中和池內投放石灰乳、將水體pH值調節至7. 6 8. 8,在沉澱池內通過沉澱去除水體中的硫化物、Zn (OH)2 和懸浮物。申請(專利)號CN200810045909. 3提出了綜合治理粘膠纖維生產中廢鹼、廢氣及含鋅廢水的方法及其設備,其主要內容步驟是收集粘膠纖維生產中的廢鹼液裝入吸收罐中,將含有硫化龜!和~■硫化碳的工藝廢氣通入上述吸收te內,收集吸收後的中和液備用。將中和液投入含鋅離子的廢水中,與鋅離子反應,反應產物沉澱後去除沉澱物。其包含的設備包括吸收灌、收集槽、中和池、沉澱池。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目前粘膠行業酸性廢水、鹼性廢水混合後的綜合廢水處理不徹底,對廢水中的Zn2+、CODra和色度去除不達標現象,提出的創造性物化法生化法聯合處理工藝。根據粘膠行業酸性、鹼性綜合廢水的特點和達標排放要求(GB8978-96,一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粘膠行業酸性、鹼性綜合廢水即粘膠纖維廢水的綜合處理工藝。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 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按酸化解析吹脫、石灰漿中和、絮凝沉澱和CASS法生化來實現的,所述的廢水酸化解析吹脫PH值為2 3、石灰漿濃度為10 15% (重量體積比)、絮凝沉澱pH值為9 10、CASS法生化周期為10 12小時。所述的酸化解析吹脫水力停留時間為I. 5 2小時、石灰漿中和水力停留時間為
O.5 I小時、絮凝沉澱水力停留時間為4 4. 5小時。所述的絮凝沉澱所用絮凝劑PAC (聚合氯化鋁絮凝劑)溶液為10 12.5% (與水重量比)、助凝劑APAM(陰離子型聚丙烯醯胺)溶液為O. 5 1% (與水重量比)。
3
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包括如下順序流程I、粘膠纖維廢水按酸性廢水與鹼性廢水體積比2 I進行混合,通過穿孔管曝氣進行攪拌均勻,使混合廢水pH值在2 3之間;2、酸化解析後出水,向其內投加10 15% (重量體積比)的石灰漿,調節pH值在 9 10之間;3、投加絮凝劑和助凝劑,10 12. 5%絮凝劑溶液投加量600 800升/小時,
O.5 1%助凝劑溶液投加量150 200升/小時;4、投加絮凝劑、助凝劑後的出水進行絮凝沉澱階段;5、絮凝沉澱後上清液出水開始CASS池生化周期;6、經CASS池生化10 12小時處理,上清液潷水排放。所述的CASS法生化周期的順序為進水2 3小時、曝氣6 7小時(與進水有I 小時交叉)、沉澱O. 5 I小時、潷水2 2. 5小時、靜置O. 5 I小時。所述的曝氣採用的是,在CASS池底布置管式可變微孔曝氣器。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I、酸性廢水約是鹼性廢水的2倍(體積比),把酸性廢水與鹼性廢水按2 I體積比混合,混合後廢水pH值在2 3之間,達到酸化解析吹脫工藝單元的條件要求,不用對鹼性廢水進行加酸處理,減少原料消耗。2、酸化解析吹脫工藝單元,在pH值2 3時,難生化降解的纖維素磺酸酯可自行分解,為後續CASS池生化創造條件,經池內底部曝氣,可吹脫出引起CODra增高的大量CS2、 H2S氣體,去除水中大量CODra和色度,減小後續工藝單元負荷。3、投加石灰楽;調節廢水pH值到9 10,可起到兩方面作用,一是石灰楽;本身就是一種絮凝劑,可對水中懸浮物進行初步絮凝沉澱;二是在PH值9 10之間,經進一步絮凝沉澱可實現對Zn2+的完全沉澱(檢出極限以下)。4,CASS法生化周期10 12小時的處理時間,保證了 CODra的去除效果,使物化法工藝過程末端出水CODra由450 550mg/L降到60 90mg/L(因季節環境不同有所差異)。
圖I為本發明工藝的流程圖。I、粘膠生產車間排出的酸性廢水與鹼性廢水按體積比2 1(通過泵組控制)開始酸化解析吹脫,經穿孔管曝氣攪勻後,混合廢水的pH值在2 3之間,混合廢水中的纖維素磺酸酯在此條件下自行分解,在水底部曝氣的情況下,吹脫出大量CS2、H2S氣體。2、酸化解析吹脫後出水開始石灰漿中和過程,投加石灰漿,調節末端出水的pH值在9 10之間,並在出水的末端投加PAC、APAM溶液,經水力自混合進入絮凝沉澱階段,水底部的沉澱物不定期外排。3、絮凝沉澱過程水流平緩,水力停留時間為4 4. 5小時,去除水中懸浮物在 70 90%,去除水中Zn2+在95 99%,同時水流底部有大量沉澱物生成,不定期外排。4、絮凝沉澱末端上清液出水進入CASS池生化,開始進水2 3小時,在進水累計的第2小時開始通過水底部的管式可變微孔曝氣器曝氣,連續曝氣6 7小時停止,開始靜止沉澱O. 5 I小時,潷水器開始潷水2 2. 5小時,隨出水管外排,隨後是閒置階段O. 5 I小時,等待下一 CASS法生化周期的開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並不是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實施實例I
權利要求
1.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是按酸化解析吹脫、石灰漿中和、絮凝沉澱和CASS法生化來實現的,所述的廢水酸化解析吹脫時PH值為2 3、石灰漿濃度為1(Γ15% (重量體積比)、絮凝沉澱時PH值為9 10、CASS法生化周期為1(Γ12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酸化解析吹脫水力停留時間為I. 5^2小時、石灰漿中和水力停留時間為O. 5^1小時、絮凝沉澱水力停留時間為Γ4. 5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絮凝沉澱所用絮凝劑溶液為1(Γ12. 5 % (與水重量比)、助凝劑溶液為O. 5^1 % (與水重量比)。
4.根據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絮凝劑名稱為PAC (聚合氯化鋁絮凝劑)、助凝劑名稱為APAM (陰離子型聚丙烯醯胺)。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物化法+CASS法生化包括如下順序步驟(1)粘膠纖維廢水按酸性廢水與鹼性廢水體積比2:1進行混合,通過穿孔管曝氣進行攪拌均勻,使混合廢水PH值在2 3之間;(2)酸化解析後出水,向其內投加1(Γ15%(重量體積比)的石灰漿,調節水內pH值在 9 10之間;(3)投加絮凝劑和助凝劑,1(Γ12.5 %絮凝劑溶液投加量60(Γ800升/小時,O. 5^1 %助凝劑溶液投加量15(Γ200升/小時;(4)投加絮凝劑、助凝劑後的出水進行絮凝沉澱階段;(5)絮凝沉澱後上清液出水開始CASS池生化過程;(6)經CASS池生化1(Γ12小時處理,上清液潷水排放。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CASS法生化周期的順序為進水2 3小時、曝氣6 7小時(與進水可有時間交叉)、沉澱O.5^1小時、潷水2 2. 5小時、靜置O. 5^1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曝氣,採用的是在CASS生化池底布置管式可變微孔曝氣器。
全文摘要
物化法加CASS法生化處理粘膠纖維廢水工藝,屬於水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涉及粘膠行業酸性、鹼性混合廢水的物化、生化聯合處理工藝。主要用來解決粘膠纖維廢水Zn2+、CODcr和色度去除不達標現象。本發明以酸化解析吹脫、中和反應、絮凝沉澱和CASS池生化為流程,通過酸化解析吹脫降低CODcr、色度並析出CS2、H2S氣體,投加10~15%的石灰漿進行中和,調pH值到9~10,投加絮凝劑、助凝劑,經絮凝沉澱完成Zn2+離子和大部分懸浮物的去除,以上物化法處理出水進入CASS池生化周期,經進水2~3h、曝氣6~7h、沉澱0.5~1h、潷水2~2.5h、閒置0.5~1h的處理後,上清液排放。此發明主要應用於粘膠行業酸性、鹼性混合廢水的綜合達標排放處理。
文檔編號C02F9/14GK102603112SQ20111043372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周輝, 張學富, 楊歡天, 王利震, 範冰鍬, 郭宇鋒, 錢震一, 韓東浩, 黃利波 申請人:浙江東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