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0:02:44 1
專利名稱: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裝置,特別是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測量對象有水泥工業的迴轉窯、煉鋁工業的迴轉窯、化學工業的迴轉窯以及各種類似迴轉窯的大直徑的旋轉管形體。
現有的測量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裝置比較複雜,造價很貴。例如東德雜誌《Bau-stoffindstrie》1983年第4期第101頁題為《測量迴轉窯輪帶與筒體間隙變化的裝置》公開的一種測量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裝置就是如此。其結構如
圖1所示,由回輪窯驅動電機、電機轉速測量儀、以及一套包括較為複雜的電信號處理和數據顯示電路的帶有光電開關的輪帶周期測量儀組成。由於該測量裝置複雜,設備安裝後不便於拆卸,因此不適於對每個輪帶作移動式巡迴檢測,如果要測量每個輪帶的間隙,就需要在每個輪帶處安裝一個輪帶周期測量儀,並用電纜使之與電機轉速測量儀聯連起來,整個設備特別龐大複雜。同時其安裝操作過程較為複雜,調試不方便且技術要求較高,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操作。其測量精度有限,約±1.5毫米,綜上所述,該領域的測量裝置需要優化和改進,以便適宜日益增多的測量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距的測量裝置,它與現有技術相比,更為簡單、方便、適用,而且價格便宜。同時便於一般操作人員容易掌握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採用了時間周期採集器,電源,其特徵在於,使用兩個時間周期採集器通過一個數據接口與一個微型計算機配接,採用直流電源供電,時間周期採集器由一個位置觸發器和一個二值型的電類位置傳感器組成,位置觸發器由磁鐵座和金屬杆組成,金屬杆固定在磁鐵座上,電類位置傳感器系非接觸式的光電位置傳感器,主要由光電頭組件和變送器組成,光電頭組件包括紅外光電傳感頭和可移動的支架,紅外光電傳感頭由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和殼體組成,紅外發射管與紅外接收管分裝在殼體兩端內,殼體兩端開有接收和發射紅外光線的光孔,光孔呈窄縫狀,裝在殼體兩端內的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分別通過導線與裝在殼體上的插座聯接,通過插座和電纜連線與變送器保持電連接,殼體通過螺栓固定在可移動的支架上。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測量時,首先將兩個位置觸發器通過各自的磁鐵座分別安裝在旋轉中的被測輪帶上和鄰近的筒體上,同時將兩個由可移動的支架支承的光電傳感頭分別安裝相互對應的位置觸發器旋轉時經過的位置上,位置觸發器上的金屬杆可以遮擋發射的紅外調製光線,兩個光電傳感頭通過各自的電纜線與變送器聯繫,變送器通過數據接口與微型計算機配接,開啟電源開關,接通過直流電源,即可對旋轉中的輪帶間隙進行自動測量。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在於,當吸附在筒體上的位置觸發器隨筒體旋轉遮擋住其相對應的光電傳感頭髮射的紅外光線時,微型計算機將按照預置的測量計算程序記下遮擋紅外光線的時刻to,當這一位置觸發器旋轉一圈再次遮擋相對應的光電傳感頭的紅外光線時,微型計算機將再次記下遮擋紅外光線的時刻t1(t1-to)即為筒體的旋轉周期TM,與此同時,吸附在輪帶上的位置觸發器隨輪帶旋轉也將遮擋與之相應的光電傳感頭髮射的紅外光線,這樣微型計算機同樣可以記下遮擋紅外光線的時刻to′和t1′(t1′-to′)即為同一運轉時間內,輪帶旋轉的周期TL,微型計算機通過獲取筒體和輪帶旋轉周期的數據,利用預置在微型計算機內的初始數據即輪帶內圈的名義直徑di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φi= (TL-Tm)/(Tm) ·di i輪帶序號φi輪帶與筒體之間的動態間隙
φim輪帶與筒體之間的動態平均間隙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採用與微型計算機配接的時間周期採集器,可以直接採集輪帶與筒體的旋轉周期數據,從而大大簡化了測量過程,避免了不必要的間隙測量誤差,保證了測量精度,同時使測量設備和裝置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突出之處在於,測量裝置簡單,製造成本低;操作方便,測量時無需專業人員;縮短了測量時間;提高了測量精度(達到≤±6%);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實現手持式移動測量,使用十分方便,這些優點將有利於本實用新型的推廣應用。
圖1,東德雜誌公開的一種測量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裝置的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方框圖圖3,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光電位置傳感器的電路圖圖4,本實用新型在迴轉窯上測量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光電傳感頭結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光電傳感頭A-A向剖示圖下面根據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位置觸發器,光電頭組件、變送器、數據接口、單片機(一種微型計算機)和電源組成,一個光電頭組件與一個變送器構成光電位置傳感器,位置觸發器與光電位置傳感器組成時間周期採集器,兩個時間周期採集器通過數據接口與單片機配接,由直流電源供電,直流電源為5V。兩個時間周期採集器的基本結構一致,均由一個位置觸發器和一個二值型的電類位置傳感器組成。光電頭組件由紅外光電傳感頭3和可移動的支架4組成。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採用現在市面流行的通用電路作為光電位置傳感器的基本電路,其由發射單元和接收單元組成。因屬公知電路,具體描述從略。
如圖4所示,磁鐵座5和金屬杆6組成位置觸發器,金屬杆6固定在磁鐵座5上,兩個位置觸發器分別通過各自磁鐵座5吸附在筒體8上和輪帶7上,由可移動的支架4支承的光電傳感頭3安裝在相對應的位置觸發器旋轉時經過的位置上,通過電纜,光電傳感頭與變送器保持電連接,變送器通過數據接口與單片機配接,共用5V的直流電源;單片機選用MCS51系列單片機,變送器、數據接口、單片機和直流電源合裝在測量主機1中。
如圖5圖6所示,裝在殼體14兩端內是紅外發射管10和紅外接收管11,通過導線、紅外發射管10和紅外接收管11分別與殼體14上的插座15聯接,光電傳感頭通過殼體14上的連接孔16,用螺栓與可移動的支架4聯接在一起。殼體14兩端開有光孔12、光孔13,通過光孔12、光孔13,使紅外發射管10與紅外接收管11,保持紅外光線的發射與接收通道,光孔12、光孔13一一對稱,呈窄縫狀,殼體14為鋁質鋼性凹形體。
權利要求1.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採用了時間周期採集器,電源,其特徵在於,使用兩個時間周期採集器通過一個數據接口與一個微型計算機配接,採用直流電源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兩個時間周期採集器的基本結構一致,均由一個位置觸發器和一個二值型的電類位置傳感器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位置觸發器由磁鐵座5和金屬杆6組成,金屬杆6固定在磁鐵座5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二值型的電類位置傳感器是一個非接觸式的光電位置傳感器,由一個光電頭組件和一個變送器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光電頭組件由紅外光電傳感頭3和可移動的支架4組成,紅外光電傳感頭3是由紅外發射管10,紅外接收管11和殼體14組成,紅外發射管10與紅外接收管11分裝在殼體14兩端內,殼體14兩端開有接收和發射紅外光線的光孔12、光孔13,光孔12、光孔13一一對稱,呈窄縫狀,裝在殼體14兩端內的紅外發射管10和紅外接收管11分別通過導線與裝在殼體14上的插座15聯接,通過插座15和電纜連線與變送器保持電連接,光電傳感頭3通過殼體14上的連接孔16用螺栓固定在可移動的支架4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迴轉窯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殼體14系鋁質凹型鋼性殼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迴轉窯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微型計算機系MCS51系列的單片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7所述的一種迴轉窯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其特徵在於,變送器、數據接口、單片機和直流電源合裝在測量主機1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迴轉窯輪帶動態間隙的測量裝置,採用了時間周期採集器,使用兩個時間周期採集器通過一個數據接口與一個微型計算機配接,採用直流電源供電,本實用新型使用與微型計算機配接的時間周期採集器,可以直接採集輪帶與筒體的旋轉周期數據,並得到微型計算機快速處理,從而大大簡化了測量過程,避免了不必要的測量誤差,保證了測量精度,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進行移動或測量。
文檔編號G01B11/14GK2077113SQ90209700
公開日1991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3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3日
發明者張雲, 劉曉兵 申請人:武漢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