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一顆檳榔會對身體有害嗎(嚼檳榔危害沒那麼嚴重)
2023-10-04 05:12:00 2
嚼檳榔的危害沒那麼嚴重?
長期戴口罩會得肺結節?
做核酸用的脫脂棉籤易吸附環氧乙烷?
……
9月「科學」流言榜一起來了解↓↓↓
01
嚼檳榔的危害沒那麼嚴重?
流言內容:只要少嚼檳榔,健康風險其實並不高。
真相解讀:早在2003年,檳榔已經被定性成一類致癌物,部分國家也已經將檳榔認定為毒品。檳榔中的檳榔鹼通過臉頰黏膜吸收後,能在短時間內生效,會讓食用者身體發熱、欣快愉悅,並且可以持續兩到三個小時,容易使食用者出現依賴性。常吃檳榔易引發多種癌症,很多人因嚼檳榔患口腔癌,治療時須切除部分面部,更嚴重的則會致命。(來源:頭條闢謠)
02
長期戴口罩會得肺結節?
流言內容:口罩原料包括石油產品熔噴布,經光照或者揉搓會產生顆粒物,吸入肺部可導致肺結節。
真相解讀:只有PM2.5-PM10的小分子顆粒物才能被吸入肺泡進而引發肺結節,實驗表明,口罩在強紫外線照射和反覆搓捻下,都未檢測出小分子顆粒物,因此不用擔心。事實上,正確佩戴口罩還可保護我們減少吸入有害物質。(來源:頭條闢謠)
03
做核酸用的脫脂棉籤易吸附環氧乙烷?
流言內容:脫脂棉籤經環氧乙烷消毒後,吸附大量環氧乙烷,常接觸可能致癌。
真相解讀:首先,我們平時做核酸用的「棉籤」,其實正規名稱是「採樣拭子」,用的是尼龍纖維、聚氨酯及 ABS 塑料等材料,並不是脫脂棉。這些材料有助於採樣,且對環氧乙烷吸附性並不強。其次,環氧乙烷是廣泛使用的低溫滅菌劑,有成熟嚴格的滅菌流程,衛生巾、紙尿褲、口罩等,也經常用環氧乙烷進行消毒,經放置後環氧乙烷會自行揮發,含量降至安全水平。此外,還有很多採樣拭子,經過檢驗滿足採樣的需要,但並未經過滅菌流程,就更不用擔心環氧乙烷了。(來源:科學闢謠)
04
無糖月餅真的無糖?
流言內容:標註無糖的月餅可以多吃點,不用擔心長胖。
真相解讀:根據專業檢測機構對市場上多款無糖月餅的檢測結果顯示,個別無蔗糖月餅宣稱無蔗糖,但仍檢測出較低含量的蔗糖,並檢測出較高含量的葡萄糖、麥芽糖等其他糖。選擇無糖月餅時,不要選擇配料中含白砂糖、食用葡萄糖、蜂蜜等成分的月餅。而代糖月餅也要限量食用,因為月餅中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食用後仍會轉化為葡萄糖,多吃不利於健康。(來源:頭條闢謠)
05
常喝葡萄酒能保護心臟?
流言內容:葡萄酒中含有能保護心臟的白藜蘆醇,常喝有助於健康。
真相解讀:白藜蘆醇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相關研究大多都局限於動物實驗,白藜蘆醇的最佳劑量尚未在人體研究中得到證實。某些研究中提到根據白藜蘆醇對動物的有效劑量推算到人類,對於人的有效劑量為1克/天。但有數據顯示:紅葡萄酒的白藜蘆醇濃度為0.361-1.972毫克/升,要想通過喝紅酒滿足每天攝入1克白藜蘆醇,那需要喝掉幾百瓶紅葡萄酒。考慮到酒精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喝酒補白藜蘆醇可能弊大於利。再說,白藜蘆醇不只存在於葡萄酒中,葡萄、蘋果、藍莓、李子、花生中也都有,不見得非要喝酒。(來源:科學闢謠)
06
清洗海鮮易感染「食肉菌」且無藥可救?
流言內容:洗海鮮時被可怕的「食肉菌」感染後會導致壞死性筋膜炎,是不治之症。
真相解讀:這種情況很罕見,不用過分擔心。「食肉菌」也叫「噬肉菌」,可藉由食物或者傷口造成感染,導致皮下深層軟組織的嚴重感染,造成壞死性筋膜炎。但這主要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慢性健康問題的人群之中,比如糖尿病、惡性腫瘤患者及酗酒人群等。對於不存在以上情況的人士,如果傷口汙染不嚴重且及時正確處理,發生壞死性筋膜炎的風險極低。處理海產品時可戴上手套,避免被劃傷。若不小心受傷,對於小且表淺、無嚴重汙染的傷口,可使用抗生素軟膏預防感染。處理傷口後,需關注傷口狀態和身體狀況,必要時就醫。(來源:騰訊較真)
- END -
來源丨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以上圖片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