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0:03:19 3
專利名稱: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油泵,特別是高壓齒輪油泵中的構件。
背景技術:
在齒輪油泵,特別是高壓齒輪油泵中,齒輪軸承的定位和端洩的減少通常是通過鋁合金軸承套和鋼—錫青銅燒結複合雙金屬側板的組合結構承擔,其中雙金屬側板主要起端面軸承的作用。這種組合結構的主要缺點如下1、鋼—錫青銅雙金屬側板屬於薄板結構,為保證側板和齒輪端面的良好接觸,減少端洩,要求側板必須有很高的平面精度,使其加工難度增大,加工成本提高。
2、鋁合金軸承套和側板的組合結構,導致組裝零件數增加,從而增大裝配誤差,影響整機裝配質量。
3、鋁合金軸承套和側板的組合結構,要求齒輪軸的軸向尺寸加大,從而增大整機軸向尺寸,生產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容易獲得更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狀位置精度,提高齒軸油泵的整機性能,同時降低生產成本的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由鋼基主體和以粉末冶金法複合在鋼基主體端面上的銅合金層構成的整體結構。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本實用新型採用整體加工,容易獲得更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狀位置精度,提高了齒輪油泵的整機性能,同時,由於工藝簡單,便於批量生產,可降低生產成本15%左右。
圖面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和圖3,本實施例是由鋼基主體1和以粉末冶金法複合在鋼基主體1端面上的銅合金層2構成的整體結構。鋼基主體1承擔齒輪軸承的定位;銅合金層2具有良好的減摩、耐磨性能,阻止端洩。
具體實施中,鋼基主體1的厚度為15~50mm,銅合金層2的厚度為0.25~2.2mm。
具體加工工藝如下1、鋼基主體1採用45鋼或40Cr鋼按所需形狀尺寸加工成厚度成鋼基毛坯。
2、銅合金層2的化學成份為Sn3~11%、Pb0.5~11%、Zn2~4%、其它<2%,Cu餘量。採用粉末冶金法,將銅合金粉末鋪覆在鋼基體的端面上,經過燒結、復壓和熱處理,制出半成品。
3、通過機械加工方法,將半成品加工成符合圖紙要求的成品。
此外,金屬滑套可以為如
圖1、圖2所示的整體「8」形;也可以為如圖3、圖4所示的、由從中間分開的上下兩部分構成的「8」形。
權利要求1.一種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其特徵是由鋼基主體(1)和以粉末冶金法複合在鋼基主體(1)端面上的銅合金層(2)構成的整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其特徵是所述鋼基主體(1)的厚度為15~50mm,銅合金層(2)的厚度為0.25~2.2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其特徵是採用化學成份為Sn3~11%、Pb0.5~11%、Zn2~4%、其它<2%,Cu餘量、以粉末冶金法生產的銅合金層(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其特徵是所述金屬滑套為一個整體「8」形或由從中間分開的上下兩部分構成的「8」形。
專利摘要齒輪油泵雙金屬滑套,其特徵是由鋼基主體和以粉末冶金法複合在鋼基主體端面上的銅合金層構成的整體結構。鋼基主體承擔齒輪軸承的定位;銅合金層具有良好的減摩、耐磨性能,阻止端洩。本實用新型採用整體加工,容易獲得更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狀位置精度,提高了齒輪油泵的整機性能,同時,由於工藝簡單,便於批量生產,可降低生產成本15%左右。
文檔編號F04C2/12GK2630522SQ03259860
公開日2004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24日
發明者賈樹倫 申請人: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