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竹蓆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7:46:44 1
專利名稱:一種竹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竹編製品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竹蓆。
背景技術:
竹蓆以其特有的涼爽感,耐用性深受人們的青睞。市場上現有的竹蓆品種繁多,結構形狀各異。大致有下列幾種一種是傳統的竹蔑席,它是由一條條長薄的竹蔑交錯編織而成。第二種是細條席,它是由一根根等長的細長竹條,緊密排列,用繩線纏接而成。第三種是麻將蓆,它是由形似麻將牌的矩形竹塊,以不同方式疏鬆排列,用細繩線穿接而成。但以上三種竹蓆各自都存在著不同的缺陷,竹蔑席與細條席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折斷,造成人體劃傷的缺點。特別是細條席席體較硬,使用後人體略感不適。麻將蓆由較厚的矩形竹塊疏鬆排列而成,仍存在不盡舒適之感。該三種竹蓆又都同時存在有用材結構單一,材料整體要求較高的局限性,造成竹材資源不能被充分有效利用。
技術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根據長、短兩種規格竹片的排列結構,設計、提供一種結構新穎、使用更加舒適的竹蓆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竹蓆,由竹片排列連接而成,其特徵在於由短竹片、長竹片兩種竹片逐排橫向排列,短竹片交替用於竹蓆左邊端部和右邊端部,即一排的右邊為短竹片,其餘均為長竹片,相鄰的另一排左邊為短竹片,其餘均為長竹片。
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長竹片與短竹片的長度比例為2∶1。
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長竹片與短竹片的長度之和不大於20cm。
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每排竹片縱向由細繩線穿接連接。
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每排竹片的背面與一層基布粘接連接。
該竹蓆結構簡單、合理。可用作床蓆、座墊席或地板席。由於採用了較短的竹片排列連接,克服了原有用整條竹片編排而成的竹蓆席體較硬、易折斷、用竹材料單一、局限性強的缺陷。該竹蓆使用更加舒適、安全、耐用,且可充分利用短小竹料,節約了竹材資源。
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同時給出具體實施方式
。
圖1為一種竹蓆的竹片排列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第一排左端由短竹片1開始排列,其後橫向排列長竹片2至所需寬度。第二排左端開始用長竹片2排列至與第一排相應寬度,即長竹片條數相等,右端由一短竹片1收邊。當然,第一排與第二排的排列結構也可互換。第三、四排分別重複第一排、第二排的排列,以此類推,至所需要的長度。考慮到使用的舒適性和設備加工的可行性,短竹片1的長度最好為5cm,長竹片2的長度最好為10cm,也可以分別為4cm和8cm。竹片的連接有兩種方式。一種為穿接式即短竹片1縱向打兩個穿孔,長竹片2打四個穿孔,且每兩相鄰兩穿孔間的距離為端邊穿孔至端邊距離的兩倍,而後按上述竹片排列,用細繩線將每排竹片穿接連接。第二種為複合粘接的方式即竹蓆背面有一整塊的基布,基布可以是棉布或無紡布等,竹片按上述排列結構與基布粘接複合。由於為一般技術人員公知的原因,穿接的細繩線和粘接複合的基布附圖中未予標示。
權利要求1.一種竹蓆,由竹片排列連接而成,其特徵在於由短竹片(1)、長竹片(2)兩種竹片逐排橫向排列,短竹片(1)交替用於竹蓆左邊端部和右邊端部,即一排的右邊為短竹片(1),其餘均為長竹片(2),相鄰的另一排左邊為短竹片(1),其餘均為長竹片(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長竹片(2)與短竹片(1)的長度比例為2∶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長竹片(2)與短竹片(1)的長度之和不大於20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每排竹片縱向由細繩線穿接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蓆,其特徵在於每排竹片的背面與一層基布粘接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竹蓆,屬於竹編製品技術領域。由竹片排列連接而成,其特徵在於由短竹片、長竹片兩種竹片逐排橫向排列,短竹片交替用於竹蓆左邊端部和右邊端部,即一排的右邊為短竹片,其餘均為長竹片,相鄰的另一排左邊為短竹片,其餘均為長竹片。該竹蓆結構簡單、合理。可用作床蓆、座墊席或地板席。由於採用了較短的竹片排列連接,克服了原有用整條竹片編排而成的竹蓆席體較硬、易折斷、用竹材料單一、局限性強的缺陷。該竹蓆使用更加舒適、安全、耐用,且可充分利用短小竹料,節約了竹材資源。
文檔編號B27J1/00GK2618739SQ03229868
公開日2004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28日
發明者韓基榮 申請人:韓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