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成型機膠部件寬度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8:04:24

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型機膠部件,具體的說是一種成型機膠部件寬度檢測裝置,屬於成型機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成型機原設計只適用於TBR輪胎生產時供料,當生產TBR輪胎時,膠部件的寬度必須由人工測量,合格後才進行生產。然而膠部件的寬度實際上是不斷變化的,人工檢測常常只能監測到一個或數個點,不但不能做到實時監測,而且還浪費人力,打斷生產的連續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成型機膠部件寬度檢測裝置,能夠實時檢測膠部件寬度,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提高了生產效率。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成型機膠部件寬度檢測裝置包括進料輸送機構、出料輸送機構、膠部件定位機構、裁刀和寬度檢測機構,其特徵是:進料輸送機構的進料端設有膠部件定位機構,進料輸送機構的出料端設有出料輸送機構,進料輸送機構和出料輸送機構之間設有裁刀;所述出料輸送機構的出料端處設有寬度檢測機構,寬度檢測機構包括設置在出料輸送機構正上方的帶有標尺的滑動導軌,滑動導軌上滑動連接第一光標和第二光標,第一光標和第二光標的正下方依次設有第一光標接收裝置和第二光標接收裝置。
進一步的,膠部件定位機構包括兩端固定在左側擋板和進料右側擋板上的夾持固定架,夾持固定架上連接第一活動夾持架和第二活動夾持架,夾持固定架和第一活動夾持架、第二活動夾持架連接處設有長圓形的調節孔。
進一步的,第一光標和第二光標上設有檢測槽口。
進一步的,第一光標和第二光標通過螺母鎖緊固定在滑動導軌上。
進一步的,進料輸送機構包括進料左側擋板和進料右側擋板,進料左側擋板和進料右側擋板之間設有進料輸送帶,進料輸送帶的進料端前設有第一螺紋輥和第二螺紋輥,第一螺紋輥和第二螺紋輥兩端轉動連接在進料左側擋板和進料右側擋板上。
進一步的,出料輸送機構包括出料左側擋板和出料右側擋板,出料左側擋板和出料右側擋板之間設有出料輸送帶,出料輸送帶的出料端依次設有第三螺紋輥、第一出料滾輪和第二出料滾輪,第三螺紋輥、第一出料滾輪和第二出料滾輪兩端轉動連接在左側擋板和出料右側擋板上。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合理,採用可拆卸設計,結構簡單易用,方便安裝在現有的成型機上;能夠對膠部件的寬度進行實時監測,保證膠部件寬度在符合標準的範圍內;同時排除了手工檢測的非實時性以及手工檢測需要靠近運轉機器的危險性;使輪胎生產的連續性得到提升,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進料輸送帶、2-進料左側擋板、3-進料右側擋板、4-第一螺紋輥、5-第二螺紋輥、6-夾持固定架、7-第一活動夾持架、8-第二活動夾持架、9-出料輸送帶、10-出料左側擋板、11-出料右側擋板、12-第三螺紋輥、13-第一出料滾輪、14-第二出料滾輪、15-裁刀、16-滑動導軌、17-第一光標、18-第二光標、19-第一光標接收裝置、20-第二光標接收裝置、21-檢測槽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本發明主要包括進料輸送機構、出料輸送機構、膠部件定位機構、裁刀15和寬度檢測機構。
進料輸送機構包括進料左側擋板2和進料右側擋板3,進料左側擋板2和進料右側擋板3之間設有進料輸送帶1。進料輸送帶1的進料端前設有第一螺紋輥4和第二螺紋輥5,第一螺紋輥4和第二螺紋輥5兩端轉動連接在進料左側擋板2和進料右側擋板3上。
進料輸送機構的進料端設有膠部件定位機構,膠部件定位機構對進入進料輸送機構的膠部件進行限位,防止膠部件跑偏。膠部件定位機構包括兩端固定在左側擋板2和進料右側擋板3上的夾持固定架6,夾持固定架6上連接第一活動夾持架7和第二活動夾持架8,夾持固定架6和第一活動夾持架7、第二活動夾持架8連接處設有長圓形的調節孔,通過調節孔能夠調節第一活動夾持架7、第二活動夾持架8的固定位置。
進料輸送機構的出料端設有出料輸送機構,進料輸送機構和出料輸送機構之間設有裁刀15。
出料輸送機構包括出料左側擋板10和出料右側擋板11,出料左側擋板10和出料右側擋板11之間設有出料輸送帶9。出料輸送帶9的出料端依次設有第三螺紋輥12、第一出料滾輪13和第二出料滾輪14,第三螺紋輥12、第一出料滾輪13和第二出料滾輪14兩端轉動連接在左側擋板10和出料右側擋板11上。
所述出料輸送機構的出料端處設有寬度檢測機構,寬度檢測機構包括設置在出料輸送機構正上方的帶有標尺的滑動導軌16,滑動導軌16上滑動連接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的正下方依次設有第一光標接收裝置19和第二光標接收裝置20。
所述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上設有檢測槽口21,通過檢測槽口21能夠方便的觀察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的位置。
所述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通過螺母鎖緊固定在滑動導軌16上。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在生產前,先設定膠部件的最窄、最寬值,然後將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調整到最窄和最寬兩個位置,若膠部件的寬度滿足尺寸要求,則第一光標17被遮擋,第二光標18不被遮擋;若膠部件的寬度過短或過長,則第一光標17和第二光標18同時不被遮擋或同時被遮擋,從而在不停頓生產設備的同時檢測膠部件的寬度是否滿足需求。
生產時,膠部件通過運料臺車上到到出料輸送機構上,膠部件定位機構組成膠部件的限位裝置限位。膠部件通過第一螺紋輥4和第二螺紋輥5,使其向螺紋引導的左側位置偏移,在進料輸送帶上做垂直於輸送方向的運動,直至與進料左側擋板接觸,如此膠部件與進料左側擋板接觸的位置就為零位。然後通過裁切,膠部件被輸送到出料輸送帶上,再通過第三螺紋輥12確保其一側與出料左側擋板緊靠後,繼續進入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寬度檢測機構,進行寬度檢測,經由單片機計算輸出是否符合標準的信號。當部件寬度不符合標準時,人員操作出將發出提示信號(聲音、警報燈、LED文字等等),以提示員工部件寬度不符合標準,甚至可輸出過大或過小提示。
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合理,採用可拆卸設計,結構簡單易用,方便安裝在現有的成型機上;能夠對膠部件的寬度進行實時監測,保證膠部件寬度在符合標準的範圍內;同時排除了手工檢測的非實時性以及手工檢測需要靠近運轉機器的危險性;使輪胎生產的連續性得到提升,提高了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