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樹樁生產平菇的方法
2023-10-04 08:19:09 1
一種利用樹樁生產平菇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樹樁生產平菇的方法。其做法是,在闊葉樹的殘樁上打孔接種,架設弓棚,培養平菇。這種做法可以就地利用以往被廢棄的樹木殘樁自然資源,生產平菇產品,增加經濟收益。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樹粧生產平菇的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一種利用樹樁生產平菇的方法,涉及平菇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在採伐後的樹樁上生產平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3]現有的平菇的生產方式包括,短木栽培、枝束栽培、室內床架式栽培、袋栽磚式栽培、箱式、籃式、盆式栽培、扎捆栽培、陽畦栽培、地道山洞栽培和坑道栽培。這些栽培方式的共同點是將栽培物料收穫後,進行相應的加工處理,然後在人工環境下進行栽培管理,實行專業化的商品生產。另外我們也看到在廣大農村的家前屋後及林地裡往往有一些採伐後留下的樹樁,作為一種自然資源,並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可以用來生產平菇的重要資源。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各地鄉村家前屋後及林地裡現有的經採伐殘留下來的樹樁,直接用來就地生產食用菌,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增加經濟收入。
[0005]—種利用樹樁生產平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就地利用地面的樹木的殘樁生產平菇,它包括以下步驟:
(1)選材:選用樹木砍伐後留下的木質疏鬆的闊葉樹樹樁。
[0006](2)打孔:用鑽具在樹樁上垂直向下打10-25cm,孔徑1-1Ocm的菌孔,孔距10_15cmo
[0007](3)接種:將平菇的栽培種搓碎與鑽孔產生的木屑混合,回填到菌孔內。
[0008](4)接種季節:接種在早春進行。
[0009](5)建弓棚:在樹樁上方搭建弓棚,並覆蓋遮陽網和塑料薄膜。
[0010](6)弓棚管理:
①調節光溫:早春弓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透光升溫,氣溫升高後在弓棚上加蓋遮陽網遮陽降溫;在菌絲體生長期溫度控制在24-28°C,出菇階段將溫度控制在20°C左右;在菌絲體生長期棚內透光,出菇階段棚內保持陰暗。
[0011]②調節溼度:菌絲體生長期保持作物秸杆潮溼,子實體生長期每天向弓棚內噴水保持空氣潮溼。
[0012]③弓棚內覆蓋物管理:接種後用作物秸杆覆蓋在樹樁上方,秸杆上覆蓋塑料薄膜;菌孔內的菌絲體長滿後撤去作物秸杆和塑料薄膜。
[0013](7)適時收穫:出菇後約7~10天,菌蓋充分展開呈淡黃褐色或淺灰白色就可採收。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充分利用了樹木被採伐後留下的殘樁生產平菇,使以往無法利用的自然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時可以降低平菇生產的物料成本,增加經濟收益。[0015]【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一種泡桐樹樁、弓棚、平菇複合體簡圖。
[0017]圖中:1樹樁、2竹批、3平菇、4菌孔、5塑料薄膜、6遮陽網。
【具體實施方式】
在楊樹的殘樁上培養平菇,其操作步驟有:
(I)選材:選用樹木砍伐後留下的木質疏鬆的楊樹樹樁。
[0018](2)打孔:用鑽具在樹樁上垂直向下打20cm,孔徑8cm的菌孔,孔距10cm。
[0019](3)打種:將平菇的栽培種搓碎與鑽孔產生的木屑混合,回填到菌孔內。
[0020](4)接種季節:接種在早春進行。
[0021](5)建弓棚:在樹樁上方搭建弓棚,並覆蓋遮陽網和塑料薄膜。
[0022](6)弓棚管理:
①調節光溫:早春弓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透光升溫,氣溫升高後在弓棚上加蓋遮陽網遮陽降溫;在菌絲體生長期溫度控制在24-28°C,出菇階段將溫度控制在20°C左右;在菌絲體生長期棚內透光,出菇階段棚內保持陰暗。 [0023]②調節溼度:菌絲體生長期保持作物秸杆潮溼,子實體生長期每天向弓棚內噴水保持空氣潮溼。
[0024]③弓棚內覆蓋物管理:接種後用作物秸杆覆蓋在樹樁上方,秸杆上覆蓋塑料薄膜;菌孔內的菌絲體長滿後撤去作物秸杆和塑料薄膜。
[0025](7)適時收穫:出菇後約7~10天,菌蓋充分展開呈淡黃褐色或淺灰白色開始陸續米收。
[0026]在楓楊樹的殘樁上培養平菇,其操作步驟有:
(I)選材:選用樹木砍伐後留下的木質疏鬆的楓楊樹樹樁。
[0027](2)打孔:用鑽具在樹樁上垂直向下打15cm,孔徑IOcm的菌孔,孔距12cm。
[0028](3)接種:將平菇的栽培種搓碎與鑽孔產生的木屑混合,回填到菌孔內。
[0029](4)接種季節:接種在早春進行。
[0030](5)建弓棚:在樹樁上方搭建弓棚,並覆蓋遮陽網和塑料薄膜。
[0031](6)弓棚管理:
①調節光溫:早春弓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透光升溫,氣溫升高後在弓棚上加蓋遮陽網遮陽降溫;在菌絲體生長期溫度控制在24-28°C,出菇階段將溫度控制在20°C左右;在菌絲體生長期棚內透光,出菇階段棚內保持陰暗。
[0032]②調節溼度:菌絲體生長期保持作物秸杆潮溼,子實體生長期每天向弓棚內噴水保持空氣潮溼。
[0033]③弓棚內覆蓋物管理:接種後用作物秸杆覆蓋在樹樁上方,秸杆上覆蓋塑料薄膜;菌孔內的菌絲體長滿後撤去作物秸杆和塑料薄膜。
[0034](7)適時收穫:出菇後約7~10天,菌蓋充分展開呈淡黃褐色或淺灰白色開始陸續米收。
[0035]本發明的方法還可以用於黑木耳、香菇和銀耳的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樹樁生產平燕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就地利用地面的樹木的殘樁生產平菇,它包括以下步驟: (1)選材:選用樹木砍伐後留下的木質疏鬆的闊葉樹樹樁; (2)打孔:用鑽具在樹樁上垂直向下打10-25cm,孔徑1-1Ocm的菌孔,孔距10_15cm; (3)接種:將平菇的栽培種搓碎與鑽孔產生的木屑混合,回填到菌孔內; (4)接種季節:接種在早春進行; (5)建弓棚:在樹樁上方搭建弓棚,並覆蓋遮陽網和塑料薄膜; (6)弓棚管理: ①調節光溫:早春弓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透光升溫,氣溫升高後在弓棚上加蓋遮陽網遮陽降溫;在菌絲體生長期溫度控制在24-28°C,出菇階段將溫度控制在20°C左右;在菌絲體生長期棚內透光,出菇階段棚內保持陰暗; ②調節溼度:菌絲體生長期保持作物秸杆潮溼,子實體生長期每天向弓棚內噴水保持空氣潮溼; ③弓棚內覆蓋物管理:接種後用作物秸杆覆蓋在樹樁上方,秸杆上覆蓋塑料薄膜;菌孔內的菌絲體長滿後撤去作物秸杆和塑料薄膜; (7)適時收穫:出菇後約7~10天,菌蓋充分展開呈淡黃褐色或淺灰白色就可採收。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798059SQ201410090885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3日
【發明者】林平, 何克勤, 胡能兵 申請人: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