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蒸餾真空冷卻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4:47:44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蒸餾真空冷卻器。
背景技術:
蒸餾真空冷卻器中,設有用於導向冷卻液體的流動方向和提高流速的折流板。現有的折流板是一種用金屬、塑料或石墨製成的剛性板狀構件,為了安裝或檢修時套入或拔出筒體,二者間必須留有間隙,這個間隙就成了冷卻洩漏形成短路的通道,這樣必然影響換熱效果,導致蒸餾真空冷卻器換熱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能夠顯著提高換熱效率的高效蒸餾真空冷卻器。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高效蒸餾真空冷卻器,包括上封頭、上管板、筒體、下管板、下封頭、冷卻水進水管、若干拉杆、若干折流板、若干換熱管;所述上管板、下管板分別焊接連接在筒體上下端;所述折流板通過拉杆置於筒體內;所述冷卻水進水管平置、固定連接在筒體下部管壁上;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折流板為複合折流板,包括柔性折流板和剛性折流板;所述柔性折流板與剛性折流板通過不可拆連接結構連接,柔性折流板外邊緣突出剛性折流板;所述柔性折流板外邊緣與筒體內壁過盈配合。
上述結構中,所述柔性折流板為軟塑料板或鋁塑板。
上述結構中,所述下管板上端面與筒體連接處緊靠筒體內壁處設有環槽Ⅰ;所述上管板下端面與筒體連接處緊靠筒體內壁處設有環槽Ⅱ。
上述結構中,所述下管板上端面環槽Ⅰ為圓弧槽;所述上管板下端面環槽Ⅱ為圓弧槽。
上述結構中,所述筒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豎置、與冷卻水進水管出口相對,將冷卻水進水管出口與換熱管隔開。
上述結構中,所述不可拆連接結構是銅鉚釘。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柔性折流板外邊緣與筒體內壁過盈配合,柔性折流板可以隨筒體內表面形狀而變形,這樣柔性折流板外邊緣與筒體內壁之間無間隙,可以防止因間隙產生洩漏造成流體短路,進而顯著提高傳熱效率。
2、柔性折流板為軟塑料板或鋁塑板,既有較好的柔性,也有一定的剛性,保證了柔性折流板外邊緣與筒體內壁配合的可靠性。
3、下管板上端面、上管板下端面與筒體連接處緊靠筒體內壁處均設有環槽,可顯著減少下管板、上管板與筒體焊接連接處的焊接應力,顯著延長本發明使用壽命。
4、下管板上端面環槽Ⅰ、上管板下端面環槽Ⅱ均為圓弧槽,可進一步減少下管板、上管板與筒體焊接連接處的焊接應力,進一步延長本發明使用壽命。
5、筒體內設有隔板,隔板將冷卻水進水管出口與換熱管隔開,這樣使用時,冷卻水不直接對著換熱管衝,一方面,避免長期對著換熱管衝引起換熱管與管板配合鬆動;另一方面,避免長期對著換熱管衝磨損換熱管,引起換熱管非正常損耗。
6、不可拆連接結構是銅鉚釘,可有效防止因鏽蝕引起緊固件的斷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面圖。
圖3為圖1中Ⅰ處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中Ⅱ處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1中Ⅲ處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所示的高效蒸餾真空冷卻器,包括上封頭1、上管板2、筒體4、下管板7、下封頭10、冷卻水進水管8、若干拉杆3、若干折流板5、若干換熱管6;上管板2、下管板7分別焊接連接在筒體4上下端;折流板5通過拉杆3置於筒體4內;冷卻水進水管8平置、固定連接在筒體4下部管壁上;折流板5為複合折流板,包括柔性折流板5.1和剛性折流板5.2,本實施例中,柔性折流板5.1為軟塑料板(其他實施例中,柔性折流板5.1也可為鋁塑板);柔性折流板5.1與剛性折流板5.2通過不可拆連接結構5.3連接,柔性折流板5.1外邊緣突出剛性折流板5.2;柔性折流板5.1外邊緣與筒體4內壁過盈配合,本實施例中,不可拆連接結構5.3是銅鉚釘。
下管板7上端面與筒體4連接處緊靠筒體4內壁處設有環槽Ⅰ7.1,上管板2下端面與筒體4連接處緊靠筒體4內壁處設有環槽Ⅱ2.1,下管板7上端面環槽Ⅰ7.1為圓弧槽;上管板2下端面環槽Ⅱ2.1為圓弧槽。
筒體4內設有隔板11,隔板11豎置、與冷卻水進水管8出口相對,將冷卻水進水管8出口與換熱管6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