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機殼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4:31:44
專利名稱:一種電機機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機殼,屬於電機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機機殼,只用於裝配電機轉子組件、定子組件等,與外部設備連接通常通過外接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與電機外殼是分體式,外接的安裝支架一般採用焊接、鉚接等形式與電機機殼連接在一起,或者在電機機殼上開設螺紋孔,通過螺栓與螺母的配合,連接固定在電機機殼上,該種方式工序複雜,用料較多,生產成本較高,且存在支架易脫落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機機殼,電機殼體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該結構簡單、用料節省、成本降低、連接穩定可靠。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電機機殼,包括空心的電機殼體,電機殼體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並在支架的旁邊、電機殼體的壁面上形成凹槽,支架的一端還連接在殼體的壁面上。上述所述的支架包括固定部、中間連接部和安裝部,固定部的一端與電機殼體相連接,另一端與中間連接部連接,中間連接部外端連接安裝部。上述所述的中間連接部是扭片狀。上述所述的若干支架位於電機殼體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間隔分布。上述所述的若干支架的數量是3個,相鄰兩個支架之間的角度為120度。上述所述的安裝部上設有兩個安裝孔。上述所述的電機殼體是圓筒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電機殼體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並在支架的旁邊、 電機殼體的壁面上形成凹槽,支架的一端還連接在殼體的壁面上,利用電機外殼的部分材料作為支架材料,翻出後經過整形達到所需要的安裝尺寸,實現部件安裝的目的,節約材料,降低成本,連接穩定可靠,提高電機市場競爭力;幻支架包括固定部、中間連接部和安裝部,固定部的一端與電機殼體相連接,另一端與中間連接部連接,中間連接部外端連接安裝部,中間連接部是扭片狀,結構緊固,安裝牢靠,降低二次連接帶來的安全隱患;3)若干支架的數量是3個,位於電機殼體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間隔分布,相鄰兩個支架之間的角度為120度,受力均勻,使電機平穩緊固在外部設備上。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的正視圖。圖3是本發明支架立體圖。圖4是本發明與電機其他部件安裝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一種電機機殼,包括空心的電機殼體1,電機殼體 1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2,並在支架2的旁邊、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支架2 的一端還連接在殼體1的壁面上;支架2包括固定部21、中間連接部22和安裝部23,固定部21的一端與電機殼體1相連接,另一端與中間連接部22連接,中間連接部22外端連接安裝部23 ;中間連接部22是扭片狀;若干支架2位於電機殼體1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間隔分布;若干支架2的數量是3個,相鄰兩個支架2之間的角度為120度;安裝部23上設有兩個安裝孔230 ;電機殼體1是圓筒體。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發明和電機其他部件裝配如下電機轉子組件和定子組件5安裝在電機殼體1裡面,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2,機殼體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上端蓋6套裝在電機殼體1頂端,下端蓋4與電機殼體1的底部相連,組成電機實體部分,通過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2連接到外部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機殼,包括空心的電機殼體(1),其特徵在於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O),並在支架O)的旁邊、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支架O)的一端還連接在殼體(1)的壁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機殼,其特徵在於支架( 包括固定部(21)、中間連接部0 和安裝部(23),固定部的一端與電機殼體(1)相連接,另一端與中間連接部02)連接,中間連接部02)外端連接安裝部0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機機殼,其特徵在於中間連接部0 是扭片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電機機殼,其特徵在於若干支架( 位於電機殼體(1)的壁面的同一截面且周向間隔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電機機殼,其特徵在於若干支架的數量是3個,相鄰兩個支架( 之間的角度為120度。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電機機殼,其特徵在於安裝部03)上設有兩個安裝孔(230)。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電機機殼,其特徵在於電機殼體(1)是圓筒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機機殼,包括空心的電機殼體(1),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衝壓出若干支架(2),並在支架(2)的旁邊、電機殼體(1)的壁面上形成凹槽(3),支架(2)的一端還連接在殼體(1)的壁面上,充分利用了電機殼體的部分材料,實現材料利用最大化,減少焊接或鉚接的工藝,降低二次連接帶來的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及製作成本。
文檔編號H02K5/04GK102487227SQ20101058216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4日
發明者王雄程, 賈洪雨 申請人: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