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8:35:59 1
專利名稱: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也得到了越來越好的治療,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治療麻煩,糖尿病足部病變是周圍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病變)、大血管病變、和不良的足部衛生等諸多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而周圍神經病變伴痛覺消失是足部潰瘍最常見的原因,這種類型的神經病變和潰瘍可以完全沒有疼痛,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截肢的危險,而一般的治療方法是為病人足部進行藥物浸泡,一般的水溫應在35~40℃之間,而我們一般所使用的足浴盆不能滿足上述要求,而且常常因為糖尿病足對水溫感覺不靈敏,經常導致燙傷卻不自知,為醫護人員或家庭人員帶來麻煩,同時為病人帶來傷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以解決糖尿病足對水溫感覺不靈敏,經常導致燙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包括內層盆體,所述內層盆體的外側設有外層盆體,在所述內層盆體與外層盆體之間的夾層空間內設有恆溫電加熱裝置,所述內層盆體的材料是導熱性材料。
作為一種具體實時方式,所述恆溫電加熱裝置包括電加熱體,與電加熱體電連接的溫度傳感器和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於內層盆體的盆壁外側。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內層盆體的外側設有外層盆體,在所述內層盆體與外層盆體之間的夾層空間內設有恆溫電加熱裝置,該恆溫電加熱裝置產生的熱量通過由導熱性材料製成的內層盆體傳遞到盆內的藥液中,由例如35~40℃,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電加熱體斷電,當低於設定溫度時,電加熱體得電,繼續加熱,這樣,盆內的藥液就能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不會因糖尿病足對水溫感覺不靈敏,而導致燙傷,給使用者帶來方便。內層盆體與外層盆體之間的夾層空間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當所述外層盆體用絕熱性材料製成時,保溫效果更好。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包括內層盆體1,所述內層盆體1的外側設有外層盆體2,在所述內層盆體1與外層盆體2之間的夾層空間內設有恆溫電加熱裝置,所述內層盆體1的材料是導熱性材料,可以較好的傳溫,不造成電的浪費,所述恆溫電加熱裝置包括電加熱體3,與電加熱體3電連接的溫度傳感器4和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4安裝於內層盆體1的盆壁外側,在為糖尿病人治療時,尤其是對糖尿病足進行藥物浸泡時,一般需要將盆內加入適量的水,而溫度也要達到較準確時,才能將治療效果大大的提高,因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內層盆體1的外側設有外層盆體2,它們之間的夾層可形成保溫層,而夾層內設有恆溫電加熱裝置,該恆溫電加熱裝置產生的熱量通過由導熱性材料製成的內層盆體傳遞到盆內的藥液中,所以可以隨時為盆內的水加熱,溫度控制器設定藥液溫度,當水溫低時,可以通過與電加熱體3電連接的溫度傳感器4及時感應到水的溫度,由於溫度傳感器4安裝於內層盆體1的外側,可以更為準確的感知到水的溫度,從而通過電加熱體3進行加熱,而當水溫達到規定的溫度時,電加熱體3自動斷電,使溫度保持在合適的溫度,以達到最好的治療目的,所述外層盆體2的材料是絕熱性材料,可避免熱量外洩,節約了能源,而且使用比較簡單,病人可以自行使用,不會因為水溫的過高而燙壞足部,影響治療效果,同時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
權利要求1.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包括內層盆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盆體(1)的外側設有外層盆體(2),在所述內層盆體(1)與外層盆體(2)之間的夾層空間內設有恆溫電加熱裝置,所述內層盆體(1)的材料是導熱性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其特徵在於所述恆溫電加熱裝置包括電加熱體(3),與電加熱體(3)電連接的溫度傳感器(4)和溫度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4)安裝於內層盆體(1)的盆壁外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控制器設有溫度設定裝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盆體(2)的材料是絕熱性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治療糖尿病足的恆溫盆,它包括內層盆體,所述內層盆體的外側設有外層盆體,在所述內層盆體與外層盆體之間的夾層空間內設有恆溫電加熱裝置,所述內層盆體的材料是導熱性材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藥液溫度恆定,不易燙傷觸覺不靈敏的糖尿病足,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療效果,同時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G05D23/00GK2915094SQ20062008438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0日
發明者劉興忠 申請人:劉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