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煤取暖爐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3:53:45
專利名稱:一種燃煤取暖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家庭取暖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燃煤取暖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家庭取暖設備,大都採用暖氣包、煤球爐、無煙煤爐或電暖器,目前,由於暖氣包採用集體供暖,當鍋爐發生故障時,供暖即停止,無論天氣多麼寒冷也只好挨凍,而且費用也高;利用煤球爐或無煙煤爐取暖熱利用率普遍較低;而利用電暖器取暖耗電量又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利用率高的燃煤取暖爐,以克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下述技術方案它包括暖氣包和燃煤爐,所說暖氣包和燃煤爐成一體結構,暖氣包上面設有與燃煤爐臺面連為一體的臺面板,燃煤爐的爐膛外面設有內、外保溫層,內、外保溫層之間設有導熱介質夾層包;所說暖氣包的上、下循環管分別與導熱介質夾層包連通;燃煤爐的煙道管水平通過暖氣包的上循環管與設在臺面板上的煙囪連通,煙道管內置橫管,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煙道管壁與上循環管內的導熱介質連通,臺面板上設有導熱介質加入口,導熱介質加入口與上循環管連通,煙囪的下面設有煙塵儲槽,煙塵儲槽外側設有煙道口蓋。
為了提高燃煤爐的燃燒速度,所說燃煤爐的底部前、後分別設有進風爐門和進風調節孔。
為了多組暖氣包串聯使用,所說暖氣包的上、下循環管的外端分別設有連接接頭。
為了美觀整齊,所說暖氣包的外側設有護蓋。
為了增加暖氣包的穩定性,所說暖氣包下面設有支腿。
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使用方便,利用燃煤(無煙煤或煤球等)將爐堂外面的導熱介質夾層包內的導熱介質(水、導熱油或超導熱介質等)加熱,充分利用煙道的餘熱將煙道管內置橫管和暖氣包上循環管內的導熱介質加熱並通過暖氣包上、下循環管內導熱介質的循環使暖氣包發熱取暖。本實用新型由於導熱介質循環使用,熱利用率高,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家庭取暖設備。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暖氣包上循環管局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燃煤爐 2、導熱介質夾層包 3、爐蓋 4、爐膛 5、暖氣包的上循環管 6、煙道管 7、暖氣包 8、臺面板 9、橫管 10、導熱介質加入口 11、煙囪 12、煙道口蓋 13、煙塵儲槽 14、連接接頭 15、連接接頭 16、支腿 17、暖氣包的下循環管 18、進風調節孔 19、進風爐門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本實用新型燃煤取暖爐,它包括暖氣包7和燃煤爐1,暖氣包7和燃煤爐1成一體結構,暖氣包7上面設有與燃煤爐1臺面連為一體的臺面板8,燃煤爐1的爐膛4外面設有內、外保溫層,內、外保溫層之間設有導熱介質夾層包2;暖氣包7的上、下循環管5、17分別與導熱介質夾層包2連通;燃煤爐1的煙道管6水平通過暖氣包7的上循環管5與設在臺面板8上的煙囪11連通,煙道管6內置橫管9,橫管9的兩端分別穿過煙道管壁與上循環管5內的導熱介質連通;臺面板8上設有導熱介質加入口10,導熱介質加入口10與上循環管5連通;煙囪11的下面設有煙塵儲槽13,煙塵儲槽13外側設有煙道口蓋12;燃煤爐1的底部前、後分別設有進風爐門19和進風調節孔18;暖氣包7的上、下循環管5、17的外端分別設有連接接頭14、15;暖氣包7下面設有支腿16。
權利要求1.一種燃煤取暖爐,它包括暖氣包和燃煤爐,其特徵是所說暖氣包和燃煤爐成一體結構,暖氣包上面設有與燃煤爐臺面連為一體的臺面板,燃煤爐的爐膛外面設有內、外保溫層,內、外保溫層之間設有導熱介質夾層包;所說暖氣包的上、下循環管分別與導熱介質夾層包連通;燃煤爐的煙道管水平通過暖氣包的上循環管與設在臺面板上的煙囪連通,煙道管內置橫管,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煙道管壁與上循環管內的導熱介質連通,臺面板上設有導熱介質加入口,導熱介質加入口與上循環管連通,煙囪的下面設有煙塵儲槽,煙塵儲槽外側設有煙道口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取暖爐,其特徵是所說燃煤爐的底部前、後分別設有進風爐門和進風調節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取暖爐,其特徵是所說暖氣包的上、下循環管的外端分別設有連接接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取暖爐,其特徵是所說暖氣包的外側設有護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取暖爐,其特徵是所說暖氣包下面設有支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煤取暖爐,它包括暖氣包和燃煤爐,其特徵是所說暖氣包和燃煤爐成一體結構,暖氣包上面設有與燃煤爐臺面連為一體的臺面板,燃煤爐的爐膛外面設有內、外保溫層,內、外保溫層之間設有導熱介質夾層包;所說暖氣包的上、下循環管分別與導熱介質夾層包連通;燃煤爐的煙道管水平通過暖氣包的上循環管與設在臺面板上的煙囪連通,煙道管內置橫管,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煙道管壁與上循環管內的導熱介質連通,臺面板上設有導熱介質加入口,導熱介質加入口與上循環管連通,煙囪的下面設有煙塵儲槽,煙塵儲槽外側設有煙道口蓋。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由於導熱介質循環使用,熱利用率高,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家庭取暖設備。
文檔編號F24B7/00GK2823845SQ20052010549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4日
發明者周金嶺 申請人:周金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