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鈦保溫杯及其製作方法與流程
2023-09-23 23:15:0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鈦保溫杯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純鈦保溫杯在製作工藝中,抽真空、封焊接堵氣孔及其困難。現有技術中的,有的是在抽真空後對氣孔直接用固態玻璃膠進行封口,還有的是對氣孔處用鈦片進行焊接封口,但是以上操作都是必須在常溫下操作的,而純鈦保溫杯在常溫下氧快極其快,導致焊接性能較差,真空壽命較短,封接好的也容易脫落,成為純鈦保溫杯保溫功課的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純鈦保溫杯製作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純鈦保溫杯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製作出鈦金屬杯體,該鈦金屬杯體為雙層結構,其包括內層與外層、設置於所述內層與所述外層之間的空腔,該外層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空腔的氣孔;
2、對所述鈦金屬杯體進行除油清洗,在550°-650°的溫度範圍內烘乾處理10分鐘;
3、對所述鈦金屬杯體底部氣孔周邊部先以二氧化鈦為材料噴砂10分鐘,在80°-120°溫度範圍內放入混酸溶液中酸蝕10分鐘,再放入溫度在350°-450°的溫度範圍內烘乾處理5分鐘;
4、將所述鈦金屬杯體底部朝上放置於抽真空設備中,並在氣孔上方放置玻璃纖維球,將抽真空設備設置於500°-580°溫度範圍內對所述空腔抽真空半小時,對鈦金屬杯體抽真空的同時,玻璃纖維球在高溫下熔化從而堵住所述氣孔並與所述鈦金屬杯體熔為一體,形成純鈦保溫杯。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混酸溶液為60%硫酸、10%鹽酸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1∶1∶2的混酸溶液。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鈦金屬杯體是採用99%純鈦板或99%純鈦管制得。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玻璃纖維球為5mm。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純鈦保溫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純鈦保溫杯,由以上任意一項純鈦保溫杯製作方法製得。
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於上述技術特徵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由上述技術特徵或其等同特徵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徵與
本技術:
中公開的但不限於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徵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等。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鈦玻璃杯在氣孔周邊部在進行噴砂酸蝕處理,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從而提高其粘連度,並在抽真孔過程中,高溫將玻璃纖維球慢慢熔化,堵住所述氣孔並與所述鈦金屬杯體熔為一體,長時間不脫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在抽真空前將玻璃纖維球放置於氣孔上方示意圖;
附圖2為抽真空後玻璃纖維球與鈦金屬杯體熔合為一體的示意圖;
其中:1、鈦金屬杯體;11、內層;12、外層;13、空腔;14、氣孔;2、玻璃纖維球。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純鈦保溫杯,由以下製作方法製得,包括以下步驟:
(1)、採用99%純鈦板或99%純鈦管拉伸壓制,製作出鈦金屬杯體1,該鈦金屬杯體1為雙層結構,其包括內層11與外層12、設置於內層11與外層12之間的空腔13,該外層12上設置有連通空腔13的氣孔14;
(2)、對鈦金屬杯體1進行除油清洗,在600°的溫度範圍內烘乾處理10分鐘;
(3)、對所述鈦金屬杯體1底部氣孔14周邊部先以二氧化鈦為材料噴砂10分鐘,在80°-120°溫度範圍內放入混酸溶液中酸蝕10分鐘,所述混酸溶液為60%硫酸、10%鹽酸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1∶1∶2的混酸溶液,再放入溫度在350°-450°的溫度範圍內烘乾處理5分鐘;
(4)、將鈦金屬杯體1底部朝上放置於抽真空設備中,並在氣孔14上方放置直徑5mm玻璃纖維球2,將抽真空設備設置於560°溫度範圍內對空腔13抽真空半小時,對鈦金屬杯體1抽真空的同時,玻璃纖維球2在高溫560°下熔化從而堵住氣孔14並與鈦金屬杯體1熔為一體,形成純鈦保溫杯。實驗證明,玻璃纖維球2在高溫560°,是最理想焊接合熔點溫度。
鈦玻璃杯在氣孔14周邊部在進行噴砂酸蝕處理,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從而提高其粘連度,並在抽真孔過程中,高溫將玻璃纖維球2慢慢熔化,堵住氣孔14並與鈦金屬杯體1熔為一體,從而能起到長時間不脫落的技術效果。
如上,我們完全按照本發明的宗旨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和實施方法。相關技術領域的從業者可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許可的範圍內進行不同的變化及實施。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純鈦保溫杯及其製作方法,將製作出的鈦金屬杯體,通過清洗、烘乾後,對所述鈦金屬杯體底部氣孔周邊部先以二氧化鈦為材料噴砂10分鐘,放入混酸溶液中酸蝕10分鐘,再烘乾;再將所述鈦金屬杯體底部朝上放置於抽真空設備中,並在氣孔上方放置玻璃纖維球,將抽真空設備設置於500°‑580°溫度範圍內對所述空腔抽真空半小時,對鈦金屬杯體抽真空的同時,玻璃纖維球在高溫下熔化從而堵住所述氣孔並與所述鈦金屬杯體熔為一體,形成純鈦保溫杯。由於鈦杯氣孔周邊部在進行噴砂酸蝕處理,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從而提高結合力及粘連度,並在抽真孔過程中,高溫將玻璃纖維球慢慢熔化,堵住氣孔並與鈦金屬杯體熔為一體,長時間不脫落。
技術研發人員:張萬元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鑫精藝鈦製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05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