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注塑模具中防止頂出過程出現「抽真空」的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23:13:15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注塑模具中防止頂出過程出現「抽真空」的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機械設計領域,所屬工藝裝備設計專業的注塑模具設計類別。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注塑過程中出現「抽真空」現象發生的解決方案,大都是通過延長注塑保壓時間、通過改善注塑模具動模側冷卻系統的冷卻效果、延時頂出或降低頂出速度等來避免不合格產品數量。這種解決方案存在如下缺點因為注塑工藝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需要重複微調、更改注塑工藝,費時費力,降低了生產速度,且生產過程調試繁瑣,浪費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一種防止塑料製品在注塑過程中頂出時出現「抽真空」現象的機構,使注塑過程簡單、易控制、易調試。本發明適用於軟質塑料、薄壁厚、高型腔、小脫模斜度、適宜推板頂出的中空殼體類塑料製品模具結構。如圖1所示,薄壁的軟質塑料殼體製品在頂出過程中,變形大、易頂裂;較高的型腔和小的脫模斜度在頂出時易使中空殼體內形成真空,製品側壁受大氣壓力會瞬間向內收縮,此時製品對動模型芯會產生大的抱緊力,此時繼續頂出會損壞製品,以至不能實現連續的注塑過程。如圖2所示,中空殼體類製品模具結構示意圖,對於此類製品來說脫模斜度相對較小,另外注塑模具表面拋光後的表面質量比較高,在注塑過程中頂出時,製品的瞬間收縮極易會使中空殼體內部出現真空現象,這樣繼續頂出會使產品產生較大變形或使產品頂裂。為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對照圖3所示進氣頂杆零件示意圖可發現,在距頂杆頂部處設計有8處進氣槽,這樣在產品頂出約3mm時,空氣將會進入中空腔內,抵制了中空現象的發生,實現了注塑過程的連續作業。模具工作過程
將模具合模後安裝到注塑機上,完成注塑過程後,在冷卻循環系統的作用下,塑件在模具型腔內冷卻固化成型。開模時,靜模部分固定在注塑機的靜模座板上。動模隨動模座板後移,當動模部分移動至設定位置時,注塑機頂杆推動推板移動,此時推板推動塑件平穩脫離動模型芯,當推動推至設定位置後,手工取下塑件。合模時注塑機頂杆復位,動模中心的進氣頂杆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當合模到一定位置時,靜模側推動推板復位,合模後開始進入下一個注塑成型周期。這樣周而復始,完成連續的注塑生產。模具的開模、頂出、取下製品狀態如圖4所示。
圖1是中空殼體類製品剖面示意圖; 圖2是中空殼體製品模具結構示意圖;圖號說明1、中空殼體製品,2、動模型芯,3、進氣頂杆,4、彈簧,5、推板。
圖3是進氣頂杆零件示意圖; 圖4是製品頂出狀態示意圖。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於防止中空殼體類製品成型過程中出現「抽真空」的機構,進氣頂杆隨製品頂出機構同步運動來實現進氣原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氣頂杆機構,其特徵在於進氣頂杆隨推板頂出製品過程中,在距頂杆頂部處設計有8處進氣槽,在進氣頂杆運動約3mm時,空氣會進入中空型腔,抵制了中空現象的發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注塑模具中防止頂出過程出現「抽真空」的機構,它通過在中空殼體製品內部設置進氣頂杆的機構來抵制頂出時中空現象的發生,適用於薄壁、高型腔和小的脫模斜度類軟質塑料殼體製品的模具成型結構,本發明克服了傳統通過調整注塑工藝來避免「抽真空」現象,設計加入進氣頂杆機構,不再需要重複調試注塑工藝流程,使注塑生產過程簡單且易操控,縮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生產製造成本顯著降低。
文檔編號B29C45/34GK102328405SQ20111030122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9日
發明者焦新軍 申請人:北京英特塑料機械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