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溫加熱配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3:45:35 2

本發明屬於藥物加工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保溫加熱配液裝置。
背景技術:
配液裝置又稱配製裝置、調配裝置,是將一種或幾種物料按工藝配比進行混配的混合攪拌容器。製造的配液裝置是根據製藥行業製藥衛生級標準進行製造驗收的現代化GMP標準設備。配液裝置根據用途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用於製藥藥液調配系統,常稱為配液裝置、濃配裝置、稀配裝置、不鏽鋼配液裝置、衛生級配液裝置、針劑配液裝置、製藥衛生級配液裝置等,食乳品行業有的稱為調配裝置、配製裝置或者無菌配液裝置。根據配液裝置的容積分為實驗室用配液裝置、中試配液裝置、大型配液裝置,根據是否可以移動可分為固定式配液裝置和移動式配液裝置,有的也是可拆式配液裝置。根據攪拌形式的不同又有磁力攪拌配液裝置和攪拌葉式配液裝置,也有緩衝配液裝置。根據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單層配液裝置、保溫攪拌配液裝置、三層保溫配液裝置。
但目前市面上的配液裝置普遍存在攪拌效果差,加熱慢,加熱不均勻的缺點,有時會影響藥液的質量,或者使得藥液氧化失效,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保溫加熱配液裝置,本發明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性能穩定,加熱速度快效果好。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保溫加熱配液裝置,包括筒體,筒體下端設有支撐腳,筒體包括內筒體和外筒體,筒體上方設有進料口和視鏡,筒體上端設有攪拌電機,攪拌電機下方安裝有減速機,減速機連接攪拌軸,攪拌軸伸入到內筒體中,攪拌軸的下端部安裝有至少一個攪拌槳;
位於內筒體與外筒體之間,在內筒體的外壁上焊接有截面為半圓形的盤 管,外筒體的外壁上端設有盤管入口,外筒體的外壁下端設有盤管出口,外筒體底部設有出料口。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前述述筒體的中心為軸心,視鏡所在的同心圓的相應位置上還設有至少一個管口。
前述內筒體與外筒體之間還填充有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為聚氨脂泡沫。
前述攪拌槳的攪拌葉為斜葉式,攪拌葉與豎直方向的夾角A為30-45°。
進一步的,
前述管口處設有空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的濾芯採用疏水性聚四氟乙烯膜,孔徑為0.02-0.5u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設計的配液裝置的裝置體採用SUS304不鏽鋼製造,結實耐用、防腐防鏽;配液裝置的加熱方式是用304不鏽鋼製的界面為半圓型的盤管,盤管盤旋焊接在內筒體的外壁上,這使得加熱速度大大加快,能在30分鐘內使藥液溫度達到90度以上,並且加熱均勻;配液裝置採用旋壓封頭製作,能加快攪拌速度,促進攪拌均勻,保證排液徹底,同時也就減少了藥液的氧化;配液裝置的攪拌轉速為60轉/分鐘,且外接減速機,使其運轉平穩,無噪音,安全系度高;配液裝置還可以裝配液位顯示,簡單顯示液位較直觀;裝置體的保溫層採用聚氨脂泡沫填充,外表面用採用304鏡面板圍護,外表面拋光達到鏡面;配液裝置還配有空氣呼吸器,濾芯採用疏水性聚四氟乙烯膜,孔徑均勻穩定,過濾氣體阻力小,再生方便,可徹底解決空氣的染菌問題,滿足生產要求。
本發明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性能穩定,加熱速度快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攪拌槳的主視圖;
圖4為攪拌槳的左視圖;
其中,1-攪拌電機,2-減速機,3-進料口,4-視鏡,5-內筒體,6-盤管入口,7-攪拌軸,8-攪拌槳,9-盤管,10-外筒體,11-盤管出口,12-出料口,13-支撐腳。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保溫加熱配液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筒體,筒體下端設有支撐腳13,筒體包括內筒體5和外筒體10,筒體上方設有進料口3和視鏡4,筒體上端設有攪拌電機1,攪拌電機1下方安裝有減速機2,減速機2連接攪拌軸7,攪拌軸7伸入到內筒體5中,攪拌軸7的下端部安裝有兩個攪拌槳8;
位於內筒體5與外筒體10之間,在內筒體5的外壁上焊接有截面為半圓形的盤管9,外筒體10的外壁上端設有盤管入口6,外筒體10的外壁下端設有盤管出口11,外筒體10底部設有出料口12。
前述述筒體的中心為軸心,視鏡4所在的同心圓的相應位置上還設有四個管口,其中一個管口處設有空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的濾芯採用疏水性聚四氟乙烯膜,孔徑為0.1um;內筒體5與外筒體10之間還填充有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為聚氨脂泡沫;攪拌槳8的攪拌葉為斜葉式,攪拌葉與豎直方向的夾角A為30°。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 發明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