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用的什麼電音(它才是周杰倫的第一首電音作品)
2023-09-23 22:22:28 3
飄移
我踏上風火輪 在飄移青春
《中國有嘻哈》節目非常的火爆,將長年來一直「被定義」為小眾的HipHop音樂推向了主流平臺。每當提及說唱,RAP,嘻哈等等這些關鍵詞,普羅大眾尤其是年長的父母輩家長,還有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很多都會自動聯想到當年印象中那個「吐字不清唱歌念經」的周杰倫。
後來,隨著時代在進步,周杰倫的歌迷將他的那些風格的歌描述為「快歌」。先扯一個話題,在我心中,周杰倫的五大快歌排名:
1、《以父之名》
2、《床邊故事》
3、《夜的第七章》
4、《飄移》
5、《亂舞春秋》
為什麼《飄移》在我心中的地位那麼高呢?因為周杰倫在這首作品當中所投入的用心,和他對音樂上前衛的審美方向讓我非常喜歡。
說到周杰倫做電子音樂,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我想大多人會想到2011年的專輯《驚嘆號》吧,有些歌迷會說周杰倫10年就開始玩電音了~但其實,周杰倫第一首電音作品,正是在更早的6年前,也就是2005年的這首《飄移》。《飄移》是一首電子嘻哈作品。
2015年,索尼為周杰倫代言Z5所拍攝的廣告,更是將《飄移》改編出了新電音版。
《飄移》是05年周杰倫第一次主演電影《頭文字D》的主題曲,這是林邁可回歸的第一首作品(04年《七裡香》專輯中沒有林邁可的參與)。林邁可負責這首歌的編曲和混音。
林邁可的編曲風格是擅長動感的節奏和做帶感的鼓點,簡約而不簡單的編曲進行,他與鍾興民大師和洪敬堯大神,組成了周杰倫音樂公認「三巨頭」。同時,他也是華語流行樂壇最早、也是至今做得最好的電音編曲師之一。同時他也是如今華語樂壇最頂級最優秀的錄音師、混音師之一。
他所製作、編曲、配樂的《大藝術家》(蔡依林)獲得了2013年度金曲獎年度歌曲。他參與錄音混音的專輯《呸》(蔡依林)更是獲得了2015年金曲獎的年專。
(好吧……他的獲獎履歷沒有周杰倫23333……)
飄移整首歌的編曲全都是電子合成音,林邁可寫的編曲不複雜,但是非常動聽帶感,尤其是他運用副歌的旋律製作出來的電音Loop,是經典中的經典。周杰倫明顯對這次的編曲非常喜愛,於是激發了他超強的音樂和聲靈感,這一次,是周杰倫在和聲上腦洞開得最大的一次。
你們去聽聽《飄移》的每一段副歌,是不是明顯聽到除了副歌本身的「我用第一人稱,在飄移青春……」之外,還有很多的不同的周杰倫的其他和聲在同時進行?
以不專業地方式簡單地說:這是一種「在人聲聲部上做加法,大大增加音樂的豐富性和提高歌曲氛圍」的方式。
運用這樣手法的作品,在如今的歐美音樂中越來越多。一來,這的確是在向古典多樂器優勢靠攏。二來,這也得益於流行音樂當中錄音、混音技術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進步。三來,如今浩如煙海的電子音效也為先進的流行音樂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整首《飄移》,都在大寫的兩個字是:
是的,只有方文山能搭配得了周杰倫的天馬行空、狂妄自負、獨具一格。
加足了馬力飄到底看仔細
零到一百公裡誰敢與我為敵
輸跟贏的分寸計算的很精準
勝敗的對比是殘酷的可以
運氣卻從來就不在我這裡
實力沒辦法模擬
笑看後視鏡的自己
我除了第一其他沒有興趣
繞過山腰雨聲敲敲
開進隧道風聲瀟瀟
其實飄移的詞寫得並不太理想,因為當你按照正常的音調去唱,你會發現這些語句的音調非常非常凌亂。不僅僅不像鼠來寶,甚至光當作朗誦,也有很強的違和感。
這裡又牽扯到周杰倫獨具一格的獨項技術:在嘻哈音樂中,去除掉漢字的發音和音調,通通為音樂而服務,比如歌詞:找支筆寫下日記記錄勇氣,唱成:糟資幣蟹呷(第一聲)日記記錄用氣……
你看,真不能怪你們聽不懂他在唱什麼,因為他根本沒有那麼唱。於是周杰倫的詞作者,可以放心地只要字面上看起來叼地寫詞……反正怎麼寫,周都能想辦法把它唱好。
《飄移》一共有3個版本:
《頭文字D》原聲版:開頭是黃秋生的os
《J III MP3 Player》版:開頭是杜汶澤的os
《十一月的蕭邦》專輯版:開頭是巨炮的主打os
「哈…哈… 這臺車帥吧,就是這臺車,超屌。哎,哎,啊,怎樣,旁邊那什麼車啊?藤原豆腐?那車擦那麼亮幹嘛?哈…哈… 我來問他一下好了」
「 小夥子,你那什麼車啊?」
「 AE86啊,怎樣。」
「 AE86?飄一下啊。」
「 隨便啊。」
《飄移》在我心中就是一部經典作品的存在。製作這樣的一首作品,必定會投入巨大的精力、時間、和製作資金成本。而頗為遺憾的是《飄移》有點像《不能說的秘密》,誕生即巔峰,後來就沒超越過……我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把這首歌翻出來反覆地聽,感慨那個才華爆炸的周杰倫。而我也超級懷念,那個音樂總監(製作人)寫著赫赫的「周杰倫」三個字的黃金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