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9:51:41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產品結構有框架、晶粒、跳線相疊而成,框架及跳線相連處是一個平面彼此無定位,且在操作過程中無法用治具加以定位,導致產品焊接過中出現了跳線偏位的現象,影響了產品良率、生產效率、產品可靠性,降低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增加了客戶抱怨,無形中成本也有所增加;
授權公告號為CN 203165892U的專利: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包括晶片一~四、第一框架~四和跳線一~四,所述第一框架~四由各自的本體和引腳構成,其特徵在於,四隻所述的框架呈對側布局,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框架三的本體呈矩形,相互之間保持絕緣距離、處於所述對側布局的一側;所述框架二和框架四的本體呈C形,相互之間呈咬合位置關係、且保持絕緣距離、處於所述對側布局的另一側;所述晶片一布設在所述第一框架本體的正面,所述晶片二和晶片四分別布設在所述框架四本體的正面,所述晶片三布設在所述框架三本體的正面,所述晶片一~四的極性朝向一致;所述跳線一連接晶片一的頂面和框架二的頂面,所述跳線二連接第一框架本體的頂面和晶片二的頂面,所述跳線三連接框架二的頂面和晶片三的頂面,所述跳線四連接框架三的頂面和晶片四的頂面,所述晶片一~四的頂面和底面分別為P面和N面,當所述晶片一~四的P面朝上時,第一框架和三的引腳為交流引腳,框架二的引腳為負極、框架四的引腳為正極,所述框架二和框架四的C形本體由長邊、短邊和連接邊構成,所述框架二的引腳在所述長邊的邊端向外延伸;所述框架四的引腳在所述長邊的根端向外延伸;所述框架二的短邊設在所述框架四的C形口中,所述框架四的短邊設在所述框架二的C形口中;該專利在框架平面布局上,採取的對側布局,所有晶片的極性朝向一致,其中一側採用了咬合形的布局結構,在更小的面積上實現整體橋 路。在橋堆焊接加工時,將四個框架分別放置在規定位置,然後無需分辨極性將晶片一一焊接到位,最後再搭接跳線,但是該專利沒有解決跳線偏位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框架及跳線相連時無法定位造成跳線偏位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包括框架、跳線和晶片,所述框架分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框架的末端設置有連接端,所述第二框架末端設置有晶片,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限位條,所述跳線的一端設置有尾勾,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所述尾勾上開設有連接槽,所述限位條與連接槽相對應;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連接槽的一端開至尾勾的端頭形成豁口,另一端為圓弧型,採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限位條進入連接槽中。
進一步,所述連接端向上傾斜,所述尾勾向下傾斜,且尾勾與連接端相互平行,採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尾勾和連接端保證平行,這樣第一框架和跳線就能相互牽連,連接時就不會晃動。
進一步,所述連接槽內側面為防滑面,所述限位條外側面為防滑面,採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防滑面來增大摩擦力,減少晃動。
進一步,所示防滑面為波浪形、鋸齒形或者點狀。
進一步,所述連接端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所述尾勾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採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一定角度,確保連接端和尾勾能夠承載一定的拉力。
進一步,所述限位條與水平線呈90度向上設置,採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限位條確保跳線不會發生縱向的移動。
本發明包括框架、跳線和晶片,所述框架分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間隔設置;
所述第一框架的末端設置有連接端,所述第二框架末端設置有晶片,這樣跳線一端與連接端相配合,另一端與晶片連接;
本發明在跳線的一端設置有尾勾,利用尾勾和連接端相配合,這樣可以限制跳線在X軸方向的位置,不會發生偏移;
本發明在連接端上設置有限位條,在跳線的端部設置有尾勾,在尾勾上開設有連接槽,利用連接槽與限位條相互配合,這樣跳線就不會再Y軸方向發生偏移;
其中,所述連接槽的一端開至尾勾的端頭形成豁口,另一端為圓弧型;
在使用時,就能夠方便限位條進入連接槽中,方便安裝和定位;
其中,所述連接端向上傾斜,所述尾勾向下傾斜,且尾勾與連接端相互平行;
在使用時,連接端和尾勾平行,這樣尾勾和連接端相互配合和牽連,這樣尾勾和連接端就能夠承載一定的拉力,這樣跳線就不會發生偏移;
其中,所述連接端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所述尾勾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
在使用時,通過對角度進行設計,這樣就不會因為角度的原因,而影響生產後產品的使用;
其中,所述限位條與水平線呈90度向上設置;
在使用時,通過限位條確保跳線不會發生縱向的移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第一框架上設置有連接端,在跳線上設置有尾勾,利用連接端和尾勾相互牽連,這樣就能夠防止跳線在X軸方向發生偏移;
2.本發明的連接端向上傾斜,尾勾向下傾斜,這樣連接端與尾勾就能夠相扣,進行約束;
3.本發明在連接端上設置有限位條,在尾勾上開設有連接槽,利用連接槽與限位條相互配合,這樣跳線就不會發生Y軸方向的位移,從而能夠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
4.本發明將限位條、連接槽的側面設計成防滑面,可以減少位移和晃動,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
5.本發明對連接端的傾斜角度、尾勾的傾斜角度進行設計,這樣就能夠確保生產後的產品質量,不會影響產品的使用;
6.本發明結構簡單,徹底解決跳線組裝後偏移的問題;
7.本發明提升產品的良率及可靠性,穩定品質,降低客戶抱怨,成本大幅度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所述的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所述的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的零部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所述的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的零部件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框架;
2、跳線;
3、晶片;
4、第一框架;
5、第二框架;
6、連接端;
7、限位條;
8、尾勾;
9、連接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在第一框架上設置有連接端,在跳線上設置有尾勾,利用連接端和尾勾相互牽連,這樣就能夠防止跳線在X軸方向發生偏移;本發明的連接端向上傾斜,尾勾向下傾斜,這樣連接端與尾勾就能夠相扣,進行約束;本發明在連接端上設置有限位條,在尾勾上開設有連接槽,利用連接槽與限位 條相互配合,這樣跳線就不會發生Y軸方向的位移,從而能夠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本發明對連接端的傾斜角度、尾勾的傾斜角度進行設計,這樣就能夠確保生產後的產品質量,不會影響產品的使用;本發明結構簡單,徹底解決跳線組裝後偏移的問題;本發明提升產品的良率及可靠性,穩定品質,降低客戶抱怨,成本大幅度降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同向陣列式整流橋堆,包括框架1、跳線2和晶片3,所述框架1分為第一框架4和第二框架5,所述第一框架4和第二框架5間隔設置;
所述第一框架4的末端設置有連接端6,所述第二框架5末端設置有晶片3,所述連接端6上設置有限位條7,所述跳線2的一端設置有尾勾8,另一端連接所述晶片3;
在生產時,利用連接端6和尾勾8相互牽連,承受X軸方向的拉力,這樣跳線2就不會發生偏移;
所述尾勾8上開設有連接槽9,所述限位條7與連接槽9相對應;
在生產時,利用限位條7在連接槽9內部,這樣跳線2在Y軸方向上發生偏移。
其中,所述連接槽9的一端開至尾勾8的端頭形成豁口,另一端為圓弧型;
在生產時,方便限位條7進入連接槽中。
其中,所述連接端6向上傾斜,所述尾勾8向下傾斜,且尾勾8與連接端6相互平行;
在生產時,通過確認尾勾8和連接端6保證平行,這樣第一框架4和跳線2就能相互牽連,連接時就不會晃動。
其中,所述連接槽9內側面為防滑面,所述限位條7外側面為防滑面,利用防滑面增大摩擦力,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偏移;
如圖2、3所示,所述防滑面可以為波浪形,這只是其中一種,也可以是鋸齒狀或者點狀。
其中,所述連接端6的傾斜角度為30-45度,所述尾勾8的傾斜角度為 30-45度;
在生產時,對傾斜角度進行設計,確保連接端6和尾勾8能夠承載一定的拉力,這樣尾勾8和連接端6不會影響本發明的使用。
其中,所述限位條7與水平線呈90度向上設置;
在生產時,通過限位條7確保跳線不會發生縱向的移動。
本發明在框架上設置有連接端,在跳線上增加相互牽連的尾勾,並在斜邊的中間截開一段向上90度折彎的限位條,其中連接端為向上30-45度的傾斜,尾勾為向下30-45度傾斜,在尾勾上設置有連接槽,利用限位條和連接槽相互配合,組裝焊接後,連接端和尾勾控制X軸的相互偏移,限位條控制Y軸的相互偏移,使得兩者相扣後約束固定位置,完全控制住跳線不得有偏移的機會;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