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21:12:40 4
專利名稱: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衝壓模具,具體涉及ー種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屬於衝壓模具領域。
背景技術:
一般的汽車剎車片的厚度為2mm,厚度越厚 ,則剎車片的加工難度就越難,這是因為汽車剎車片的材質為冷軋鋼,大厚度會使得產品的斷面的光亮帶不足,這主要是考慮到剎車片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率。例如5-6_汽車剎車片要求斷面的光亮帶75%以上,此外,剎車片不能有塌角現象,並且無毛刺。現在針對於該種厚度的加工,常規的生產所使用的模具和エ藝已經無法滿足要求。
發明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在衝制的過程中提高光亮帶比例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包括上模組和下模組,其特徵在於,上述上模組包括多個用於分步完成衝制的衝頭,上述下模組包括用幹與上述多個衝頭相配合完成加工的下模板;上述多個衝頭包括多個用於進行留有餘量加工的預加工衝頭和一個用於直接加工到目標尺寸的成型衝頭;上述下模板設有多個下模落料孔,上述下模落料孔頂端構成下模刃ロ ;上述多個下模落料孔包括多個用於與上述預加工衝頭對應的預加エ落料孔和ー個與上述成型衝頭對應的成型落料孔;上述衝頭刃ロ間隙大於其所對應的下模刃ロ間隙。前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上模組還包括用於安裝上述多個衝頭並與之構成固定連接的上墊板和上夾板,固定於上述上墊板上方的上模座,設置於上述上模座上方的上託板,設置於上述上模座與上述上託板之間的多個彈簧箱和上墊腳,設置於上述上夾板上方與上述衝頭滑動連接並供其穿過的止擋板和脫料板;上述上墊板固定在上述上夾板的上方,上述止擋板位於上述脫料板的上方。前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下模組還包括分別依次固定於上述下模板下方的下墊板、下模座、下墊腳和下託板。前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預加工衝頭包括刃ロ間隙依次減小的第一衝頭、第二衝頭、第三衝頭;上述預加工落料孔包括刃ロ間隙依次減小的並且與上述第一衝頭、第二衝頭、第三衝頭依次對應的第一落料孔、第二落料孔、第三落料孔。前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預加工衝頭的刃ロ為平直刃ロ,上述成型衝頭的刃ロ為圓角刃ロ。[0010]前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下模落料孔的孔壁從上至下分為相接兩部分垂直於水平方向的直邊段和與豎直方向成一定夾角的錐度段。前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錐度段與豎直方向所成的夾角中較小的ー個度數為4°。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由於採用連續衝壓模具分多次預加工,使在最終加工時,成型衝頭的刃ロ間隙直接採用目標尺寸,不留有餘量,並且成型衝頭的刃ロ為圓角刃ロ而且上模組為了提高壓料力採用了多個彈簧箱,這樣ー來,能夠在最終加工成型後在衝裁的斷面上増大光亮帶的面積比例。
圖I是本發明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的ー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E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I中F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I中的下模落料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I、第一衝頭;2、第二衝頭;3、第三衝頭;4、成型衝頭;5、下模板;6、上墊板;7、上夾板;8、上模座;9、上託板;10、彈簧箱;11、上墊腳;12、止擋板;13、脫料板;14、下墊板;15、下模座;16、下墊腳;17、下託板;18、直邊段;19、錐度段;20、最終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參照圖I至圖3所示,本發明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主要包括上模組和下模組。上模組包括兩類衝頭,一類是多個用於進行留有餘量加工的預加工衝頭,另ー類僅有ー個為用於直接加工到目標尺寸的成型衝頭4。它們均固定在同一上模組中,作為連續衝壓中一起動作的衝頭。具體而言,預加工衝頭的作用在於使其加工出的中間件逐漸逼近汽車剎車片的目標尺寸,使在最終使用成形衝頭4時,所加工的對象為僅剩少量餘量的中間件,使成型衝頭4的刃ロ間隙直接做成目標尺寸,這樣ー來能夠有效的增大光亮帶,同時也增加了成形衝頭4的壽命和加工精度。作為ー種優選方案,預加工衝頭的刃ロ為平角刃ロ,成型衝頭的刃ロ為圓角刃ロ,圓角刃ロ的圓角的半徑100mm。作為ー種優選方案,預加工衝頭的數目為三組,包括刃ロ間隙依次減小的第一衝頭I、第二衝頭2、第三衝頭3,在加工時也是依次使用它們。圖3所示為圖I中E處(即第一衝頭I處)的放大示意圖,圖4所示為圖I中F處(即第二衝頭2處)的放大示意圖。假設汽車剎車片加工的目標尺寸為L,而加工的素材厚度為T,第一加工衝頭I的雙邊刃ロ間隙為則為L+2AT,其中A的取值範圍為25% — 45%,第二加工衝頭2的雙邊刃ロ間隙為則為L+2BT,其中B的取值範圍為15% — 30%,第三加工衝頭3的雙邊刃ロ間隙為則為L+2CT,其中C的取值範圍為5% —10%,上述公式中的2代表雙邊都計算在內。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目標尺寸L和素材厚度T並不是特指一定的值,而是要根據具體的加工情況而定。但是,一旦加工的素材確定了,則素材厚度T也必然隨之確定了。下模組設有下模板5,下模板5上設有預加工衝頭和成型衝頭4 一一對應的下模落料孔,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預加工衝頭還是成形衝頭4的刃ロ間隙均大於對應的下模落料孔的下模刃ロ間隙。作為ー種優選方案,如圖I所示,上模組還包括用於安裝多個衝頭並與之構成固定連接的上墊板6和上夾板7,固定於上墊板6上方的上模座8,設置於上模座8上方的上託板9,設置於上模座8與上託板9之間的多個彈簧箱10和上墊腳11,設置於上夾板7上方與衝頭滑動連接並供其穿過的止擋板12和脫料板13 ;上墊板6固定在上夾板9的上方,止擋板12位於脫料板13的上方。其中,彈簧箱10的作用在於增大壓料力,優選採用弾力 較大的咖啡色彈簧箱。下模組還包括分別依次固定於下模板5下方的下墊板14、下模座15、下墊腳16和下託板17。參照圖4,作為ー種優選方案,下模落料孔的孔壁從上至下分為相接兩部分垂直於水平方向的直邊段18和與豎直方向成一定夾角的錐度段19,錐度段19與豎直方向所成的夾角中較小的ー個角度d為4°,直邊段18的長度D為3至5mm。另外,對應第一衝頭I、第二衝頭2、第三衝頭3的下模落料孔的下模刃ロ間隙尺寸分別為在對應的衝頭的雙邊刃ロ間隙的基礎上單邊依次增加10%T-15%T、5%T-10%T、5%T-10%T ;成型衝頭4對應的下模落料孔的下模刃ロ間隙尺寸為在成形衝頭4的雙邊刃ロ間隙即最終產品20的目標尺寸L的基礎上單邊增加1%T-4%T。 下模板和衝頭均可採用高速鋼SKH-9製成。作為ー個優選方案,預加工衝頭的刃ロ為平直刃ロ,成型衝頭4的刃ロ為圓角刃□。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包括上模組和下模組,其特徵在於,上述上模組包括多個用於分步完成衝制的衝頭,上述下模組包括用於與上述多個衝頭相配合完成加工的下模板;上述多個衝頭包括多個用於進行留有餘量加工的預加工衝頭和一個用於直接加工到目標尺寸的成型衝頭;上述下模板設有多個下模落料孔,上述下模落料孔頂端構成下模刃口 ;上述多個下模落料孔包括多個用於與上述預加工衝頭對應的預加工落料孔和一個與上述成型衝頭對應的成型落料孔;上述衝頭刃口間隙大於其所對應的下模刃口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上模組還包括用於安裝上述多個衝頭並與之構成固定連接的上墊板和上夾板,固定於上述上墊板上方的上模座,設置於上述上模座上方的上託板,設置於上述上模座與上述上託板之間的多個彈簧箱和上墊腳,設置於上述上夾板上方與上述衝頭滑動連接並供其穿過的止擋板和脫料板;上述上墊板固定在上述上夾板的上方,上述止擋板位於上述脫料板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下模組還包括分別依次固定於上述下模板下方的下墊板、下模座、下墊腳和下託板。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預加工衝頭包括刃口間隙依次減小的第一衝頭、第二衝頭、第三衝頭;上述預加工落料孔包括刃口間隙依次減小的並且與上述第一衝頭、第二衝頭、第三衝頭依次對應的第一落料孔、第二落料孔、第三落料孔。
5.根據權利要求4任意一項所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預加工衝頭的刃口為平直刃口,上述成型衝頭的刃口為圓角刃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下模落料孔的孔壁從上至下分為相接兩部分垂直於水平方向的直邊段和與豎直方向成一定夾角的錐度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特徵在於,上述錐度段與豎直方向所成的夾角中較小的一個度數為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適用於衝制汽車剎車片的連續衝壓模具,其中衝壓模具上模組和下模組,上述上模組包括多個用於分步完成衝制的衝頭,上述下模組包括用於與上述多個衝頭相配合完成加工的下模板。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連續衝壓模具,使在加工過程中成型衝頭的刃口間隙直接採用目標尺寸,增大了產品的良率,並且成型衝頭的刃口為圓角刃口在最終加工成型後在衝裁的斷面上增大光亮帶的面積比例。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516928SQ2012200657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許一青 申請人:崑山市三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