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變角農田平地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9:39:04 1
專利名稱:液壓變角農田平地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液壓變角農田平地機所屬技術領城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具,即一種液壓變角平地機。 背肇技術平地機是一種用於農田平整及築埂作業的機具,其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塊矩形 刮土板,牽引在拖拉機的後面,在行進間把高處的土刮下來回填在低處,或集中 到一條直線上形成田埂。工作中,刮土板的板面與拖拉機前進方向的水平垂線要 有一定的夾角,而這個夾角還需要隨時改變。可是,現有的平地機的刮土板的傾 斜角度只能通過改變刮土板與牽引架之間的裝配位置來實現,要在停機之後進行, 不能在行走的同時進行,而且變換的位置只有幾種,不能在任意位置,往往滿足 不了工作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可在行進間隨時調整刮土板角度的農田平地機。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研製一種液壓變角農田平地機,是由一 個長方形的刮土板和牽引架構成,其特點是所說的牽引架有一條向後延伸的拉 梁,拉梁後端有一豎立的掛鈎,掛鈎左右兩側各鉸鏈一支向外側延伸的液壓油缸, 兩支液壓油缸的活塞杆前端分別與刮土板背面的左右兩側相鉸鏈,在拉鉤前面拉 梁的下面裝有一支立軸,立軸和刮土板背後中部的立軸孔相配合。所說的牽引架前部有一支橫向的連板,連板兩端分別與拖拉機後懸掛架的兩 個下懸掛點相鉸鏈,連板中部連接所說的向後伸展的拉梁,連板上面有兩支向上 的立柱,立柱中間通過轉軸與拖拉機後牽引架的上懸掛點相鉸鏈,兩立柱的上端 匯合併鉸鏈一條向後延伸的上拉杆,上拉杆和拉梁上下相對,末端均與所說的豎 立的掛鈎相連,採用上述方案的平地機,裝在拖拉機的後面,駕駛員操縱液壓裝置,可隨時 改變刮土板的傾斜角度和離地高度,可根據需要確定刮土的深度和數量。並把刮 起的土卸放在適當的地點,因而具有較好的平地性能和較高的工作效率。
圖l是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這種實施例的俯視圖。圖中可見刮土板l、牽引架2、連板3、下懸掛點4、上懸掛點5、立柱6、 拉梁7、上柱杆8、掛鈎9、立柱IO、油缸ll。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這種平地機有一個長方形的刮土板l,刮土板由一個牽引架2掛接 在拖拉機的後面。這個牽引架2的前面,有一條橫向的連板3,連板3兩頭可與拖 拉機的兩個下懸掛點4相鉸鏈。連板3後面有一條拉梁7向後伸展。連板3向上 固定兩支兩支立柱6。兩立柱6的中間通過橫軸與拖拉機後面的上懸掛點5相鉸鏈。 兩立柱向上合在一起,上端與一條上拉杆8的前端相鉸鏈。拉梁7後端固連一個 掛鈎9,掛鈎9上端與上拉杆8的後端相鉸鏈,下部兩側各鉸鏈一個液壓油缸ll。 油缸11的活塞杆分別推頂在刮土板的兩頭。在掛鈎9的前面拉梁7向下裝有一條 立軸10,與刮土板1後中部的立軸孔相配合。油缸11上面的高壓油管向前接入拖 拉機駕駛室內的分配器,駕駛員可根據工作需要操縱液壓油缸,隨時改變刮土板 的傾斜角度和離地高度,調整刮土深度,刮土量。並可把颳起的土拖帶到適當的 位置卸下。這和不能調整傾斜角度的刮土板相比,工作質量和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變角農田平地機,是由一個長方形的刮土板(1)和牽引架(2)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牽引架(2)有一條向後延伸的拉梁(7),拉梁(7)後端有一豎立的掛鈎(9),掛鈎(9)左右兩側各鉸鏈一支向外側延伸的液壓油缸(11),兩支液壓油缸(11)的活塞杆前端分別與刮土板91)背面的左右兩側相鉸鏈,在掛鈎前(9)面拉梁(7)的下面裝有一支立軸(10),立軸(10)和刮土板(1)背後中部的立軸孔相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液壓變角農田平地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牽引架(2) 前部有一支橫向的連板(3),連板(3)兩端分別與拖拉機後懸掛架的兩個 下懸掛點(4)相鉸鏈,連板(3)中部連接所說的向後伸展的拉梁(7),連板(3) 上面有兩支向上的立柱(6),立柱(6)中間通過轉軸與拖拉機後牽引架的上懸掛 點(4)相鉸鏈,兩立柱(6)的上端匯合併鉸鏈一條向後延伸的上拉杆(8),上 拉杆(8)和拉梁(7)上下相對,末端均與所說的豎立的掛鈎(9)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具,即一種液壓變角平地機,是由一個長方形的刮土板1和牽引架2構成,其特點是所說的牽引架2有一條向後延伸的拉梁7,拉梁7後端有一豎立的掛鈎9,掛鈎9左右兩側各鉸鏈一支向外側延伸的液壓油缸11,兩支液壓油缸11的活塞杆前端分別與刮土板1背面的左右兩側相鉸鏈,在掛鈎9前面拉梁7的下面裝有一支立軸10,立軸10和刮土板1背後中部的立軸孔相配合。這種平地機,裝在拖拉機的後面,駕駛員操縱液壓裝置,即可隨時改變刮土板的傾斜角度和離地高度,可根據需要確定刮土的深度和數量。並把颳起的土卸放在適當的地點,因而具有較好的平地性能和較高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B19/00GK201048464SQ20072001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5日
發明者李慶榮 申請人:李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