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術後矯形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0:06:39 1
專利名稱:拇外翻術後矯形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足外科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拇外翻術後矯形帶。
背景技術:
拇趾外翻俗稱大腳骨,在我國北方婦女中多見,尤其近年來西方鞋文化的進入,中青年婦女發病率較高,嚴重者影響正常行走,給人們生活和美體上帶來很大影響。對此病的治療過去多採用大切口手術,術後石膏固定;目前多採用小切口手術,術後「8」字繃帶固定,但「8」字繃帶固定也給病人帶來痛苦固定過緊,有的病人拇趾與二趾之間皮膚潰破,繃帶需固定6-8周,而且需醫生指導進行,給病人帶來如生活上不能清潔等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旨在改變背景技術所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種不需醫生指導、自己配戴、隨時可以脫下、能減輕病人痛苦、不影響病人正常生活的拇外翻術後矯形帶。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該矯形帶包括一個由裡、外及夾層面料縫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彈性的柔軟型拇趾套,該拇趾套的背面底部兩側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由鬆緊布製成的橫向牽拉帶,其背面底部中間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呈一定角度的由鬆緊布製成的縱向牽拉帶,所說的橫向牽拉帶和縱向牽拉帶端部縫合有調節鬆緊度的尼龍粘扣。
依照上述技術方案實現的拇外翻術後矯形帶,克服了傳統石膏固定及繃帶固定所存在的弊病,它在術後兩周左右,不需醫生指導即可自己穿戴,自己調節鬆緊度,隨時可以脫下潔腳護理,給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可減輕病人的痛苦,同時可以對不術病人起預防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背面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下外側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下內側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本實施例所述的拇外翻術後矯形帶由拇趾套1、橫向牽拉帶2和3、縱向牽拉帶4和5、尼龍粘扣6組成,該拇趾套1由裡、外絨面料及鬆緊布夾層縫合而成,它具有一定的彈性和柔軟性,該拇趾套的背面底部兩側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由鬆緊布製成的橫向牽拉帶2和3,其背面底部中間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呈一定角度的由鬆緊布製成的縱向牽拉帶4和5,所說的橫向牽拉帶2和3和縱向牽拉帶4和5的端部縫合有調節鬆緊度的尼龍粘扣6。
使用說明將拇趾套1套裝在拇趾上,然後將橫向牽拉帶2和3自足背至足底分別牽拉,利用尼龍粘扣6調節合適的鬆緊度後粘貼固定,將縱向牽拉帶5自足跟繞向前,將縱向牽拉帶4與繞向前的縱向牽拉帶5會合,調節合適的鬆緊度後粘貼固定。
權利要求1.一種拇外翻術後矯形帶,它包括一個由裡、外及夾層面料縫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彈性的柔軟型拇趾套,其特徵在於該拇趾套的背面底部兩側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由鬆緊布製成的橫向牽拉帶,其背面底部中間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呈一定角度的由鬆緊布製成的縱向牽拉帶,所說的橫向牽拉帶和縱向牽拉帶端部縫合有調節鬆緊度的尼龍粘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足外科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拇外翻術後矯形帶。它包括一個由裡、外及夾層面料縫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彈性的柔軟型拇趾套,該拇趾套的背面底部兩側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由鬆緊布製成的橫向牽拉帶,其背面底部中間通過縫合方式分別固定有呈一定角度的由鬆緊布製成的縱向牽拉帶,所說的牽拉帶端部縫合有調節鬆緊度的尼龍粘扣。該矯形帶在術後兩周左右,不需醫生指導即可自己穿戴,並可隨時脫下做潔腳護理,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時可以對不術病人起預防作用。
文檔編號A61F5/01GK2710579SQ20042002922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25日
發明者曲家富, 劉志權 申請人:曲家富, 劉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