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敏膠帶用矽油膜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6:28:19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屬於離型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常離型膜是指在聚酯薄膜表面塗布有機矽油,起到防粘的作用;離型膜表面可以有光面和啞面,但這種傳統的離型膜製作的壓敏膠膠帶及標籤膠帶時,膠面美化效果不理想,普通的離型膜與壓敏膠膠帶貼合時,兩者之間容易產生氣泡。採用壓紋離型紙,雖然可以達到排氣泡的效果,但是由於離型紙容易吸水、抗撕裂強度不高,不易觀察膠面、模切後,邊緣有紙屑等缺點,不能被高端產品所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壓敏膠帶用矽油膜,該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其形成的網狀紋路壓紋清晰、深淺統一,分布線均勻,形成的壓紋淋膜離型膜在與壓敏膠貼合時兩者之間不會產生氣泡,從而不會影響到使用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包括聚酯薄膜層和和塗覆於聚酯薄膜層表面的淋膜塗覆層,此淋膜塗覆層與聚酯薄膜層相背的表面具有壓紋圖案區,此壓紋圖案區的表面塗布一有機矽離型劑層,所述淋膜塗覆層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高密度聚乙烯 100份,
低密度聚乙烯 120~180份,
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 10份~30份,
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SBS 5份~15份;
石蠟0.6份,甘油0.4份,POE聚烯烴彈性體6份,偶聯劑 0.7份;
所述POE聚烯烴彈性體為乙烯和丁烯的高聚物或者乙烯和辛烯的高聚物。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POE聚烯烴彈性體為乙烯和辛烯的高聚物。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偶聯劑為矽烷偶聯劑。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與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的比例2:0.9~1。
4.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酯薄膜層為PP、PET、PBT、PEN和PBN中的一種。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本發明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其形成的網狀紋路壓紋清晰、深淺統一,分布線均勻,形成的壓紋淋膜離型紙在與壓敏膠貼合時兩者之間不會產生氣泡,從而不會影響到使用效果;其次,其加入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份~30份、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5份~15份和POE聚烯烴彈性體 5~10份,使得離型劑層與聚酯薄膜層間的粘結力更加緊密,並大大改善了殘餘接著率,離型層不易脫落,並目還改善了膜的防靜電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種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包括聚酯薄膜層和和塗覆於聚酯薄膜層表面的淋膜塗覆層,此淋膜塗覆層與聚酯薄膜層相背的表面具有壓紋圖案區,此壓紋圖案區的表面塗布一有機矽離型劑層,所述淋膜塗覆層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表1
上述POE聚烯烴彈性體,實施例1為乙烯和辛烯的高聚物,實施例2為乙烯和辛烯的高聚物,實施例2為乙烯和丁烯的高聚物,實施例2為乙烯和丁烯的高聚物,實施例2為乙烯和辛烯的高聚物。
上述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與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的比例為:實施例1為2:1、實施例2為2:1.05、實施例3為2:0.9、實施例4為2:1、實施例4為2:0.95。
上述聚酯薄膜層為PP、PET、PBT、PEN和PBN中的一種。
對比例1:一種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包括聚酯薄膜層和和塗覆於聚酯薄膜層表面的淋膜塗覆層,此淋膜塗覆層與聚酯薄膜層相背的表面具有壓紋圖案區,此壓紋圖案區的表面塗布一有機矽離型劑層,所述淋膜塗覆層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25份。
對比例2:一種壓敏膠帶用矽油膜,包括聚酯薄膜層和和塗覆於聚酯薄膜層表面的淋膜塗覆層,此淋膜塗覆層與聚酯薄膜層相背的表面具有壓紋圖案區,此壓紋圖案區的表面塗布一有機矽離型劑層,所述淋膜塗覆層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50份。
將實施例1~5和對比例所得的壓敏膠帶用矽油膜進行測試,如表2所示:
表2
採用上述壓敏膠帶用矽油膜時,其形成的網狀紋路壓紋清晰、深淺統一,分布線均勻,形成的壓紋淋膜離型膜在與壓敏膠貼合時兩者之間不會產生氣泡,從而不會影響到使用效果;其次,其加入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份~30份、苯乙烯與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5份~15份和POE聚烯烴彈性體 5~10份,偶聯劑0.3-0.8份,使得淋膜塗覆層與聚酯薄膜層間的粘結力更加緊密,並大大改善了殘餘接著率,離型層不易脫落,並目還改善了膜的防靜電性能。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