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6:27:34
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建築材料領域,更涉及一種內外牆體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本發明的複合板包括異形真空絕熱板和裝飾層組成,異形真空絕熱板周邊處含有臺階,絕熱板上下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被裝飾層塗覆,真空絕熱板臺階處也可被裝飾層塗覆。異形真空絕熱板包括5層真空隔熱膜和多孔結構玻璃棉芯材組成,隔熱膜由內向外分別為PE、PET、Al或鍍Al的PET、PA、玻璃纖維布;芯材為離心噴吹玻璃纖維、火焰玻璃棉、納米矽酸鹽粉體顆粒溼法混合工藝或幹法造粒壓縮工藝製備而成。該保溫複合板操作簡單、施工便利、成本低、製備方法簡便。
【專利說明】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築材料領域,更涉及一種內外牆體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
【背景技術】
[0002]真空絕熱板是真空保溫材料的一種,是由填充芯材與真空保護表層複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氣對流引起的熱傳遞,因此導熱係數可大幅度降低,小於0.003W / m.k,並且不含有任何ODS材料,具有環保和高效節能的特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效保溫材料。
[0003]真空絕熱板主要使用在冰箱、深冷冰櫃、電熱水器、自動販賣機、冷凍箱、冷藏貨櫃、建築牆體保溫和LNG儲運等。國內市場出現真空絕熱板使用在建築牆體保溫,採用粉煤灰系統結構安裝真空絕熱板做外牆外保溫。發明專利「一種防火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申請號201110187411.2,該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火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包括:飾面層、抗裂防護層、網格層、真空絕熱板層、粘結增強層、砂漿找平層和基層牆體;所述系統從外到裡按照如下順序複合:飾面層、抗裂防護層、網格層、粘結增強層、真空絕熱板層、粘結增強層、砂漿找平層、基層牆體。發明專利「多功能聚合物柔質裝飾板材裝飾保溫一體化系統」,申請號201120132317.2,該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聚合物柔質裝飾板材裝飾保溫一體化系統,包括建築牆體基層,基層表面由裡向外依次設置有保溫材料層、瓷磚專業粘結劑、環保多功能聚合物柔質裝飾板材,其保溫材料層由水泥砂漿層、界面劑、膠粉聚苯顆粒保溫膠漿層、耐鹼網格布、聚合物水泥抗裂防水砂漿、微空超纖建築隔熱保溫層、聚合物粘結膠漿層、耐火XPS擠塑保溫板以及巖棉保溫板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建築外牆外保溫系統,結構複雜,施工繁瑣,施工費用昂貴。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高了一種內外牆體裝飾一體化保溫複合板,該保溫複合板操作簡單、施工便利、成本低、製備方法簡便。
[0005]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0006]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由異形真空絕熱板和裝飾層組成,其特徵在於異形真空絕熱板周邊處含有臺階,臺階寬度為10-50mm,絕熱板上下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被裝飾層塗覆,真空絕熱板臺階處可被裝飾層塗覆。
[0007]所述的異形真空絕熱板包括5層真空隔熱膜和多孔結構玻璃棉芯材組成,隔熱膜由內向外分別為PE、PET、A1或鍍Al的PET、PA、玻璃纖維布;芯材為離心噴吹玻璃纖維、火焰玻璃棉、納米矽酸鹽粉體顆粒溼法混合工藝或幹法造粒壓縮工藝製備而成。
[0008]所述的裝飾層原料及其重量分數為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10-40%、矽酸鹽粉體顆粒5-45%、陶土 5-20%、玻璃纖維0.01-5%、阻燃劑0.02_5%、消泡劑0.01_1 %、增塑劑
0.01-3%、染色劑 0.05-5% ο
[0009]所述的裝飾層原料的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包括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環氧樹月旨、聚氨酯、矽烷化聚氨酯、熱固性丙烯酸樹脂、微膠囊粘合劑、酚醛樹脂、乳膠粉,矽酸鹽粉體包括石英粉、粉煤灰、325號水泥、425號水泥、525號水泥,玻璃纖維包括離心噴吹玻璃纖維、火焰玻璃纖維、巖棉、石英纖維或短切絲玻璃纖維,阻燃劑包括無滷阻燃劑、磷系阻燃齊IJ、溴化阻燃劑、磷酸酯阻燃劑,消泡劑包括有機矽復配物、甘油聚氧丙烯醚、聚矽氧烷,增塑劑包括偏苯三酸三辛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癸二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染色劑包括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氧化銅、氧化亞銅。
[0010]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1](I)配置一定量的裝飾層原料,混合均勻分散攪拌,攪拌時間1-5小時;
[0012](2)攪拌好的漿料分別澆注、熱壓或批刮在異形真空絕熱板表面的模具上,裝飾層的厚度保持5-30mm,在25-150°C條件下幹透固化後起模,製備所述裝飾一體化保溫複合板。
[0013]本發明的優點為:
[0014](I)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簡單,易於施工操作;
[0015](2)裝飾一體化複合紙尺寸易於控制,質量輕,可使用在高層建築外牆外保溫;
[0016](3)節能,環保,可內外裝飾;
[0017](4)裝飾層柔軟,輕質,與真空隔熱材料的剝離強度和耐衝擊強度較高;
[0018](5)裝飾層直接使用在真空隔熱材料外層,節省材料,節省施工,實現了裝飾層與真空隔熱材料的一體化系統技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明的異形真空絕熱板,10-真空絕熱板,20-邊緣臺階。
[0020]圖2為本發明產品的拼接結構示意圖,30-裝飾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
[0022]實施例1
[0023]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4]先配置好原材料,高分子化合物乳膠粉20 %,矽酸鹽粉體顆粒425水泥20 %和525號水泥10%,陶土 10 %,離心噴吹玻璃纖維3%,磷酸酯阻燃劑2%,消泡劑甘油聚氧丙烯醚0.13%,染色劑四氧化三鐵1%。將配置好的離心噴吹玻璃纖維切斷成短纖維,然後將配置好的原材料與水混合裝入分散混合攪拌容器中攪拌3小時形成均勻分散的漿料,將攪拌好的漿料分別批刮在模具上,然後放置異形真空絕熱板,再澆注漿料在真空絕熱板表面,裝飾層的厚度保持10mm,在室溫25°C條件下幹透固化後起模,製備所述裝飾一體化保溫複合板。
[0025]實施例2
[0026]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輕型複合板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7]先配置好原材料,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樹脂30%,矽酸鹽粉體顆粒525號水泥10%和粉煤灰10 %和石英粉5 %,陶土 8 %,短切絲玻璃纖維2 %,無滷阻燃劑0.5 %,消泡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0.2%,染色劑四氧化三鐵0.5%。將配置好的短切絲纖維通過分散劑分數均勻,然後再加入混合料中進行攪拌,然後將配置好的原材料混合裝入分散混合攪拌容器中攪拌5小時形成均勻分散的漿料,將攪拌好的漿料分別澆注在異形真空絕熱板表面的模具上,裝飾層的厚度保持5mm,在烘箱中50°C條件下幹透固化後起模,製備所述裝飾一體化保溫複合板。
[0028]實施例3
[0029]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0]先配置好原材料,高分子化合物聚酯化合物25 %,矽酸鹽粉體顆粒425水泥15 %、525號水泥5 %和粉煤灰5 %和石英粉I %,陶土 5 %,短切絲玻璃纖維I %,無滷阻燃劑
0.3%,消泡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0.1%,染色劑四氧化三鐵0.2%。將配置好的離心噴吹玻璃纖維和火焰棉切斷成短纖維,然後將配置好的原材料混合裝入分散混合攪拌容器中攪拌
2.5小時形成均勻分散的漿料,將攪拌好的漿料先澆注在模具底部,再放置異形真空絕熱板於漿料上,最終澆注漿料進行熱壓,熱壓溫度為100°C,裝飾層厚度為6_,在室溫環境條件下幹透固化後起模,製備所述裝飾一體化保溫複合板。
[0031]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單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發明保護的範圍的行為。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形式的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保溫裝飾一體化複合板,由異形真空絕熱板和裝飾層組成,其特徵在於異形真空絕熱板周邊處含有臺階,臺階寬度為10-50mm,絕熱板上下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被裝飾層塗覆,真空絕熱板臺階處可被裝飾層塗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異形真空絕熱板包括5層真空隔熱膜和多孔結構玻璃棉芯材組成,隔熱膜由內向外分別為PE、PET、A1或鍍Al的PET、PA、玻璃纖維布;芯材為離心噴吹玻璃纖維、火焰玻璃棉、納米矽酸鹽粉體顆粒溼法混合工藝或幹法造粒壓縮工藝製備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裝飾層原料及其重量分數為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10-40%、矽酸鹽粉體顆粒5-45%、陶土 5-20%、玻璃纖維0.01_5%、阻燃劑 0.02-5%、消泡劑 0.01-1 %、增塑劑 0.01-3%、染色劑 0.05-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裝飾層原料的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包括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環氧樹脂、聚氨酯、矽烷化聚氨酯、熱固性丙烯酸樹脂、微膠囊粘合劑、酚醛樹脂、乳膠粉,矽酸鹽粉體包括石英粉、粉煤灰、325號水泥、425號水泥、525號水泥,玻璃纖維包括離心噴吹玻璃纖維、火焰玻璃纖維、巖棉、石英纖維或短切絲玻璃纖維,阻燃劑包括無滷阻燃劑、磷系阻燃劑、溴化阻燃劑、磷酸酯阻燃劑,消泡劑包括有機矽復配物、甘油聚氧丙烯醚、聚矽氧烷,增塑劑包括偏苯三酸三辛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癸二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染色劑包括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氧化銅、氧化亞銅。
【文檔編號】E04F13/075GK103953171SQ20141015129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8日
【發明者】陳照峰, 吳王平, 李承東 申請人:太倉派歐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