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除鏽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1:57:14 1

本發明涉及除鏽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除鏽機。
背景技術:
金屬管與氧氣接觸容易氧化導致生鏽,為保證金屬管的繼續使用需要對金屬管進行除鏽,在除鏽過程中需要保證磨具與金屬管相貼合以確保除鏽的效果。但是由於除鏽過程中金屬管產生的反向力不僅不利於磨具的穩定,還會損害機器部件,降低機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除鏽機,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新型除鏽機,包括立柱、設置在所述立柱的上梁上的螺旋升降機以及與所述螺旋升降機連接的除鏽裝置,所述螺旋升降機包括一號馬達用於驅使螺筒轉動從而使得螺旋杆上下移動,所述螺旋杆與所述除鏽裝置的壁體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墊片,所述壁體中設置有二號馬達用以驅動設置於所述壁體內部可轉動的的驅動軸從而帶動與所述驅動軸的末端固連的磨具轉動,其中,所述壁體的外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上梁下端固設有位於所述壁體兩側的左壁板和右壁板,環設在在所述壁體周圍的上樞接板和下樞接板分別與所述右壁板和左壁板樞接,所述上樞接板由與所述壁體連接的壓簧作用而向上偏斜並與所述壁體的左端面的凹槽契合,所述下樞接板由與所述壁體連接的拉簧作用而向上偏斜並與所述壁體的右端面的凹槽契合,由此,所述磨具能夠向下運動對固定在四號馬達上的金屬管進行除鏽,並且能夠使得所述壁體的來自所述金屬管的反向力由上樞接板和下樞接板相抵,所述立柱底端對稱固定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在工作檯上的滑槽內移動,所述立柱下端面固設有底座,所述工作檯前後方向上對稱設置有固定塊用以轉動配合安裝螺杆,所述螺杆貫穿底座,所述螺杆與三號馬達轉動連接並由三號馬達驅動使得所述底座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並帶動除鏽機整體前後運動,所述磨具兩側對稱設置有吸塵裝置用以吸收除鏽過程中產生的飛屑。
本發明的裝置中,由於利用兩個樞接板對磨具的兩側進行固定,因此能夠避免金屬管產生的反向力導致的移位,並且能避免震動對機器內部零件造成的磨損。而且本除鏽機的磨具可以向下運動,不影響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除鏽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相關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除鏽機的側面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3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除鏽機,包括立柱91、設置在所述立柱91的上梁92上的螺旋升降機8以及與所述螺旋升降機8連接的除鏽裝置6,所述螺旋升降機8包括一號馬達81用於驅使螺筒82轉動從而使得螺旋杆83上下移動,所述螺旋杆83與所述除鏽裝置6的壁體60頂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墊片62,所述壁體60中設置有二號馬達63用以驅動設置於所述壁體60內部可轉動的的驅動軸611從而帶動與所述驅動軸611的末端固連的磨具61轉動,其中,所述壁體60的外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上梁92下端固設有位於所述壁體60兩側的左壁板94和右壁板95,環設在在所述壁體60周圍的上樞接板64和下樞接板67分別與所述右壁板95和左壁板94樞接,所述上樞接板64由與所述壁體60連接的壓簧65作用而向上偏斜並與所述壁體60的左端面的凹槽契合,所述下樞接板67由與所述壁體60連接的拉簧66作用而向上偏斜並與所述壁體60的右端面的凹槽契合,由此,所述磨具61能夠向下運動對固定在四號馬達22上的金屬管1進行除鏽,並且能夠使得所述壁體60的來自所述金屬管1的反向力由上樞接板64和下樞接板67相抵,,所述立柱(91)底端對稱固定設置有滑塊2,所述滑塊2在工作檯93上的滑槽內移動,所述立柱91下端面固設有底座3,所述工作檯93前後方向上對稱設置有固定塊931用以轉動配合安裝螺杆31,所述螺杆31貫穿底座3,所述螺杆31與三號馬達932轉動連接並由三號馬達932驅動使得所述底座3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並帶動除鏽機整體前後運動,所述磨具61兩側對稱設置有吸塵裝置9用以吸收除鏽過程中產生的飛屑。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除鏽機為除管狀金屬件表面鏽跡。
由於利用兩個樞接板對磨具的兩側進行固定,因此能夠避免金屬管產生的反向力導致的移位,並且能避免震動對機器內部零件造成的磨損。而且本除鏽機的磨具可以向下運動,不影響正常工作。該裝置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明確,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總體精神以及構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對於以上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其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方案以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