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姓氏的起源(中華姓氏聶姓)
2023-10-15 08:20:51 1
聶姓中華姓氏之一。 現行較常見姓氏,分布很廣,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地均有分布。漢、藏、苗白、回、土家、布依等多個民族有此姓。
戰國時韓有聶政,唐代有詩人聶夷中,清代有聶士成。
古有地名聶北,春秋時屬邢國(在今山東茌平西)。邢國滅後屬齊,居者亦以地名為氏。
西周前期,周康王姬釗賜封地聶北予呂衡,位置與邢、衛、齊三國交界。因為領土不大,領主又在衛國為官,因而沒有建國,也不屬任何一國。
西周后期,被邢國吞併。東周春秋後期,衛滅邢,併入衛國領地,與晉、齊兩國交界。
東周戰國時期,先後淪為魏國、齊國領地。
姓氏起源起源一
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衛國大夫(一說楚國大夫)食採於聶(今河南省濮陽),子孫以地為氏。
起源二
出自姜姓。據《姓氏急就篇注》所載,春秋時齊國丁公封其支庶子孫於聶城(今山東省茌平縣西,一說河南清豐縣北)為齊國附庸,稱聶國。後世子孫以國為氏。
起源三
古有地名聶北,春秋時屬邢國(今山東省茌平西),亡後屬齊,居者以地為氏。
起源四
出自他族有聶姓或改聶姓:宋時猶太人入中國,在元、明時採用漢姓,其中有聶姓。
遷徙分布西周后期,聊城、德州、濟南、泰安、濟寧分較多。
東周末至秦代,邯鄲、安陽、濮陽較多分布。
漢代,往河南、山西兩省較多分布。
北宋時期,約有9萬人,排宋朝百家姓127位,主要分布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南。其中在安徽最為集中,佔總聶姓人口28%。
南宋時期,北方多戰亂,江西、安徽、江蘇較多分布。
元代,逐有往湖北、湖南兩省遷徙趨勢。
明代,約有18萬人,排明朝百家姓94位,逐有往廣東、雲南兩省遷徙趨勢。但總體集中在江西,佔總聶姓人口近69%。
清代,因為清初四川人口大幅消減,跟隨「湖廣填四川「的人群,向重慶江津、四川遂寧遷徙的較多。
當代,約有140萬,佔全國人口0.11%,排共和國百家姓122位,主要分布湖南、江西、貴州、遼寧、安徽、河北、四川。其中湖南最為集中,佔總聶姓人口10%。
姓氏名人聶政:戰國時俠客,韓國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耳:民國雲南省玉溪市作曲家,譜《賣報歌》《義勇軍進行曲》
聶榮臻:共和國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開國元帥,曾任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著《聶榮臻回憶錄》
聶遠:出生貴州,內地男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