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離梁溪區最遠的區在哪裡(無錫名字的由來)
2023-10-14 18:42:30 2
「無錫」這個地方最早是沒有名字的,在泰伯到來之前,這裡大約叫「荊蠻」,泛指未開化之地。泰伯來了之後來給它叫「勾吳」,但是吳也是泛指,包括今天的蘇南全部地區,所以無錫還是 等於沒有名字。
「無錫」這一名字具體的出現,是在西漢初年。
在無錫廣為流傳的這種說法是,西周、秦朝期間無錫的錫山出產「錫」這種金屬,到漢朝時錫挖完了,於是取名為「無錫」。但是到了新朝王莽的時候,據說無錫錫山又有「錫礦」出現,於是又再改縣名為「有錫」。但很快到了東漢初年,劉莊又改「有錫縣」為無錫縣。
無錫錫山風景區
這一說法最早見於唐朝茶聖陸羽的《惠山寺記》:「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至漢方盡,故創無錫縣,屬會稽。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孝順帝更為無錫縣,屬吳郡。」
惠山寺
無錫歷代的地方志都沿用這一說法,但是這個大家都信以為真的說法,並沒有科學的依據。地質學專家們說,從對無錫的地質結構的分析結果來看,無錫地區包括錫山幾乎沒有生成錫礦的可能;但在20世紀的50、60年代,無錫地區依然能夠找到鉛鋅礦(非在錫山)。
因為鉛和錫的外表非常相像,所以古代無錫人在「錫山」開採出來的金屬礦物質很有可能是鉛而不是錫。因此叫「無錫」其實更應該是叫「無鉛」才對。
其次無錫名字的來歷,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一個古越語地名。「無」是發語詞無實際意義,至於「錫」字因為古越語的消亡,也已經無從考證其本來的意思了。語言學家們認為,「無錫」和江浙地區其它許多地名,如「夫椒」、「餘杭」、「姑蘇」等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冠首字雖然寫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際意義。
這個說法,貌似有點歷史虛無主義的味道了。
不過無錫還有一個民間傳說很有意思,說是無錫因為地處長江以南冬季氣溫高,自古以來就很少下雪,所以當地百姓很早的時候就把無錫叫「無雪」,因為在無錫本地方言中,「無雪」和「無錫」的發音相同,所以「無雪」就慢慢演變成了「無錫」。
無錫,無雪?
據歷史學家們研究,無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源於楚國春申君黃歇所說「立無錫塘,治無錫湖」,但這仍然是傳說,並沒有歷史史料來證明此事。
西漢設立的會稽郡,共有26個縣,無錫縣是其中之一,正式記載在東漢班固、班昭兄妹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於是後代無錫地方志均明確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始置無錫縣。
說到底,是劉邦正式給了無錫這個 名字
漢書地理志
無錫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他們自己更喜歡叫「無錫」而不是「有錫」,這也是有佐證的。在東漢孝順帝(明帝劉莊)時期,有一樵夫在無錫錫山上看見一石碑上寫道:「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
石碑在無錫城中公園裡
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無錫有錫礦、不斷地製造兵器,那麼天下就會有戰爭紛擾不斷;當無錫的錫礦挖盡不再能夠製造武器,那天下就太平了。
這其實是對天下太平的一種樸素的美好願望。信奉佛教的漢明帝(孝順帝)劉莊深以為然,遂再次將王莽改成的「有錫縣」再改回為「無錫縣」,隸屬於吳郡。
劉莊讓無錫的名字穩定了下來
於是從東漢明帝開始,無錫的叫法就固定了下來。
除了「無錫」和「有錫」的名字外,無錫另外還有「勾吳」、「梁溪」、「西神」、「震澤」、「金匱」等等名字。
無錫市梁溪河
「勾吳」其實是國名,是泰伯來到無錫梅裡後對所建梅裡城的叫法;「梁溪」的叫法是為無錫的母親河「梁溪」河而得名;惠山以前又叫「西神山」,所以也有人把無錫叫西神;「震澤」其實就是太湖;雍正二年(1724年),清朝把無錫縣分成了無錫、金匱兩縣,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清朝被推翻,無錫、金匱兩縣合併再改回了無錫縣,因為這個原故,無錫又有了金匱的別稱。
以前無錫一直是個縣,現在也不過是個地級市,但是聰明勤勞的無錫人民,硬是把無錫市建設成了在中國主要城市GDP排名中第14的強大的存在,超過了諸多的強大的省會城市。
無錫還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是蘇錫常城市群的核心,它北倚長江、南濱太湖,被譽為「太湖明珠」,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無錫段是大運河最精華的那一段,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無錫還是中國人均GDP第一的城市,是中國著名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
無錫城市風景線
好了,現在大家都明白了無錫的名字久遠的歷史來歷了嗎?在諸多的無錫名字中,你覺得哪個好?無錫要不要再改一下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