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融簡介 他的功績?
2023-10-15 11:54:34 1
宇文融,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長安縣)人。文融出身於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貞觀時期任過尚書右丞,其父後來任過萊州長史。可以說,宇文融的仕途是走得很順利的。
在當宰相的時候,還舉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戶部侍郎、許景先為工部侍郎,對於好幾個大人物都有引薦之恩,可惜他只在相位上當了百日就被罷免。
宇文融的功績,主要在於他對農民問題的應對。開元年間,農民問題已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廣大農民被沉重的賦役所逼,逃離原籍,有的淪為流民,到處流亡;有的成為地主的佃戶。如此一來,全國的戶籍大大減少,嚴重影響了唐朝廷的財稅收入。古代國庫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稅收,農民都沒有戶籍了,還怎麼給你交稅,你又怎麼去收稅收,宇文融看到了這個弊端,也知道皇帝為此憂愁,於是直接上書建議檢括逃戶,增加租賦收入。
這個建議,使得玄宗很開心,終於有人跟他想到一塊兒去了,還願意主動分擔這一艱巨人物,於是便命他制定檢括之法,12天之後,宇文融擬定的括戶方針及具體辦法被頒行天下。他任推勾使,依據簿籍檢括逃戶,短期內收到效果,得玄宗賞識,將他從正八品上的監察御史擢為從六品上的兵部員外郎。
當然,這只是開始,官兒大之後,權利就更大,做事就能放開手腳,之後,宇文融將括戶、括田及賦役改革結合進行,次年與玄宗商量出臺了具體措施,頒發《置勸農使詔》,申明對編戶後的流民免徵正稅,他順應廣大流民的呼聲,提出六年起科(即對新附籍客戶免徵六年賦調,輕稅入官,一年少收一千文雜徭錢)。這種實惠的政策,讓天下老幼都很開心,對其稱讚有加,特別是農民中的流民,對他十分尊敬。宇文融善於知人善任。他前後任用29名勸農判官,多是幹練人才,使括戶括田、客戶附籍和賦役改革在短時期內取得顯著成效,使編戶增加80萬戶到百萬戶,為全國戶數1/10,使稅收增加了1/10,農業生產得到發展,取得了「流戶大來」和「王田載理」的雙重效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宇文融解決了天下老百姓的生存問題,如此大功,按理說之後該平步青雲。但是他卻與當時的中書令張說頗為不和,這也和他本人的性格有關係,他經常引故舊賓客晨夕歡飲,結納朋黨;又性急多言,處事不慎,排斥不同意見,樹立的對立面較多,張說就是其中的一個,兩人互看不順眼,在朝中互相彈劾,掀起小規模的朋黨之爭,還好當時的玄宗比較英明,將兩人直接貶斥出去。
但將宇文融貶謫出去之後,朝中遇到財政困難,又沒有人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玄宗思來想去,就想把他召回來,但是這時候的宰相裴光庭不樂意了,如果宇文融回來了,那朝中還有我的立足之地嗎?裴光庭便指使御史劾宇文融的兒子貪贓受賄,致玄宗將宇文融再貶平樂縣(今廣西平樂縣)尉。這還不止,落井下石的人不少,宇文融在農業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這讓其他人頗為嫉妒,這宇文融一貶再貶,連朝中的宰相都不想讓他回來,司農少卿蔣岑舉就更不想他回來奪自己飯碗了,直接彈劾奏宇文融在汴州時貪汙官錢巨萬,落井下石,再加上一把火,使得宇文融接著被流配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亞)。接二連三地被貶,還是被彈劾被貶,那些事情都沒有啥真實可信的證據,皇帝也不信任他,他連遭打擊,身患重病,死於去崖州途中。追贈台州刺史。可憐一代兢兢業業的宰相,這讓我們也得吸取一個教訓,做事不能太尖銳,要懂得圓滑,社會太大,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