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奧林匹克之歌(把奧林匹克聖歌唱給世界聽)
2023-10-20 05:40:04 2
鄧小嵐指導孩子們學音樂。李秀芹攝
合唱團的孩子們在阜平八一學校集中訓練。李秀芹攝
來自河北阜平縣山區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用希臘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演唱《奧林匹克聖歌》。霍豔恩攝
合唱團的孩子們在開幕式前合影。保定市委宣傳部供圖
開幕式表演結束後,合唱團的孩子們乘車回到阜平。王玉國攝
「溪谷、山嶽、海洋與你相映生輝,猶如以色彩斑斕的巖石建成的神殿……」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戴著紅帽子,繫著紅圍巾,44名孩子用希臘語齊聲演唱《奧林匹克聖歌》,他們稚嫩可愛的臉龐隨著音樂輕輕搖晃。2月4日晚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當奧林匹克會旗冉冉升起時,這樣的場景震撼了整個「鳥巢」,也讓全世界為之動容。44名孩子中最大的11歲,最小的6歲,他們來自革命老區河北保定阜平縣城南莊鎮的五所鄉村小學。這支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成立也僅僅3個多月。
2021年9月,有關部門到阜平尋找喜歡唱歌的農村孩子,準備請他們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合唱奧林匹克會歌。在此之前,一位退休老人用18年時間,在城南莊鎮馬蘭村的孩子們心中埋下一粒音樂的種子。老人名叫鄧小嵐,1943年出生在阜平,後被寄養在馬蘭村鄰近的老鄉家裡。從2004年開始,退休的鄧小嵐回到馬蘭村組建了一支山村小樂隊,義務教孩子們唱歌、演奏樂器。在她的訓練和幫助下,孩子們逐漸走出大山,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也逐步獲得了社會的關注。
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後,保定市組織了一支專業的指導團隊。團隊成員除鄧小嵐外,還包括在阜平支教的北京崇文小學退休音樂特級教師付寶環、保定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張紅玉、阜平中學音樂教師蘇志豔等十多人。他們從城南莊鎮石猴、井溝、馬蘭、八一等五所小學選拔出44名孩子,組建了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
奧林匹克會歌音域寬、旋律複雜、變化音多,並且是無伴奏合唱。在三四個月的時間裡達到演出水平,難度可想而知。基於孩子們的年齡和性格特點,指導團隊沒有按照以往「發聲、拓展音域、統一音色、學會音準」等要求進行訓練。每周訓練6天,每天訓練5.5個小時,其餘時間進行文化課學習——這是合唱團在阜平八一學校集中訓練時的時間分配。
「孩子們訓練,絕不能每天8個小時、10個小時地搞『時間戰術』,死記硬背也不行,這樣孩子們的表情會很木訥,學起來沒興趣。」指導老師、保定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呂莉介紹,為更好地達到效果,老師們設置了一整套遊戲,將專業課程變成「遊戲模式」。
在整首歌兩個聲部學完後,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希臘語教師秦燁臻帶著學生林嘉濠趕到阜平,花了10天時間教孩子們學希臘語。孩子們此前沒接觸過希臘語,再加上唱歌的音調,兩者結合起來挑戰很大。得知此事後,鄧小嵐反覆琢磨「妙招」。她建議將希臘語歌詞按照國際音標的發音進行標註,儘量把它拼音化,果然效果顯著。
2021年12月30日,老師們給冬奧組委發送了最新的表演錄像,得到一致表揚——合唱團達到了音準準確、節奏統一、音色動人的演唱效果。今年1月3日,合唱團結束在阜平八一學校近3個月的集中訓練,赴京開展封閉訓練。
1月31日,農曆除夕,孩子們在北京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當天晚上,他們與家鄉的父母通了視頻電話。合唱團成員李欣然的爸爸李彥偉給孩子們鼓勁兒:「上臺的時候別緊張,要自信!」
2月4日晚,在搬遷後的馬蘭新村,村民席金海在電視屏幕上努力尋找女兒席慶茹的身影。席慶茹原本就是馬蘭小樂隊的成員,一直跟著鄧小嵐學習音樂。「『鳥巢』很美,世界很大,我很自豪……」完美結束演出,從北京回到家鄉的席慶茹說。
城南莊鎮距離北京300公裡,但這次參加開幕式,很多孩子還是第一次來到北京。6歲的韓舒心是合唱團裡年齡最小的成員,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跟著奶奶生活。以前,她最大的願望是到保定坐大汽車。在「鳥巢」參加完開幕式後,她說:「北京的樓很高,房子很漂亮,我要趕快長大。」
(本報記者 陳元秋 耿建擴)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