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澱粉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7-27 11:35:41 1
一種澱粉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澱粉製造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小批量獲取澱粉的途徑通常是通過先壓碎番薯,再對番薯進行衝洗,最後對衝洗液進行靜置沉澱,最終獲得澱粉。
[0003]這種手工製造澱粉的過程效率很低,操作也非常費力,而大型的澱粉製造設備價格昂貴,導致普通個體無力承擔。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澱粉製造裝置,解決現有的澱粉小批量製造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澱粉製造裝置,包括具有內腔的機殼以及設在機殼內腔中的破碎機構、迴轉機構和接料機構,所述破碎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機殼內壁上的第一破碎輥、第二破碎輥、驅動第一破碎輥轉動的第一電機以及驅動第二破碎輥轉動的第二電機,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外周面上均分布有破碎齒,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破碎齒周期性的形成一用於番薯進入的破碎間隙,所述迴轉機構包括轉筒和驅動轉筒旋轉的驅動機構,轉筒的上端具有入口,轉筒的下端具有出口,轉筒的入口設置於破碎間隙的正下方,所述接料機構包括均具有開口的第一接料盒和第二接料盒,所述第一接料盒的底壁和第二接料盒的開口相接,第一接料盒的底壁被構造成用於過濾番薯碎渣的過濾板,所述機殼上設有水慄,所述水慄的出水口通過水管連通轉筒的入口。
[0007]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轉筒外壁上並與轉筒同心設置的第一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傳動的第二齒輪以及驅動第二齒輪轉動的驅動電機。
[0008]進一步的,所述機殼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至少部分構成圓臺形筒體,圓臺形筒體的上端開口位於破碎間隙的正下方,圓臺形筒體的上端開口的直徑大於下端開口的直徑。
[0009]進一步的,所述機殼的上部設有用於投入番薯的進料漏鬥,該進料漏鬥的下端出口設置於破碎間隙的正上方。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接料盒的底壁與機殼的底壁滑動連接,機殼上設有用於接料機構滑入或滑出機殼內腔的通道。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2]番薯通過破碎機構破碎成碎渣後進入迴轉機構的轉筒中,在轉筒的旋轉作用下番薯碎渣與水充分混合,最後落入接料機構第一接料盒,經過第一接料盒底壁的過濾,番薯碎渣的固體物被留在了第一接料盒中,而溶有澱粉的混合液則流入第二接料盒進行進一步的沉澱,這整個過程自動完成,相對於手工製造澱粉,製造效率顯著提升,並且本實用新型的部件較為簡單,製造成本低廉,售價可以使大多數普通個體能夠承擔。
【附圖說明】
[0013]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澱粉製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16]如圖1所示,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包括具有內腔11的機殼I以及設在機殼I內腔11中的破碎機構2、迴轉機構3和接料機構4,破碎機構2包括轉動連接在機殼I內壁上的第一破碎輥21、第二破碎輥22、驅動第一破碎輥21轉動的第一電機21a以及驅動第二破碎輥22轉動的第二電機22a,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的外周面上均分布有破碎齒23,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的破碎齒23周期性的形成一用於番薯進入的破碎間隙24,為了獲得較好的番薯破碎效果並且也不至於兩個破碎輥卡死,破碎間隙24的寬度設置為1cm?20cm,迴轉機構3包括轉筒31和驅動轉筒31旋轉的驅動機構32,轉筒31的上端具有入口 31a,轉筒31的下端具有出口 3 Ib,轉筒31的入口 3 Ia設置於破碎間隙24的正下方,接料機構4包括均具有開口的第一接料盒41和第二接料盒42,第一接料盒41的底壁41a和第二接料盒42的開口相接,第一接料盒41的底壁4 Ia被構造成用於過濾番薯碎渣的過濾板,機殼I上設有水慄5,水慄5的出水口通過水管51連通轉筒31的入口 31a。
[0017]為了使轉筒31較穩定快速的旋轉,驅動機構32包括固定在轉筒31外壁上並與轉筒31同心設置的第一齒輪321、與第一齒輪321嚙合傳動的第二齒輪322以及驅動第二齒輪322轉動的驅動電機323,驅動電機323固定在機殼I的內壁上,通過驅動電機323依次帶動第二齒輪322和第一齒輪321旋轉,轉筒31內的番薯碎渣和水管51噴出的水充分混合攪拌,最大程度的使番薯碎渣中的澱粉溶解至水中。
[0018]為了使從破碎間隙24出來的番薯碎渣更方便的進入轉筒31中,機殼I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隔板12,隔板12至少部分構成圓臺形筒體121,圓臺形筒體121的上端開口位於破碎間隙24的正下方,圓臺形筒體121的上端開口的直徑大於下端開口的直徑,由於圓臺形筒體121的上端開口直徑較大,並且從破碎間隙24出來的番薯碎渣全部被圓臺形筒體121收集並且導入轉筒31中。
[0019]機殼I的上部設有用於投入番薯的進料漏鬥13,該進料漏鬥13的下端出口設置於破碎間隙24的正上方,這樣投入的番薯就能夠準確的滑入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之間,番薯通過破碎間隙24時,被第一破碎輥21和第二破碎輥22上的破碎齒23攪碎形成碎渣。
[0020]第二接料盒42的底壁42a與機殼I的底壁滑動連接,機殼I上設有用於接料機構滑入或滑出機殼I內腔11的通道,這樣在一次定量的番薯成為碎渣與水一同全部進入第一接料盒41後,通過拉動第二接料盒42,就可以將整個接料機構4拉出機殼I的內腔11,後續進行番薯碎渣的傾倒或者再利用,對第二接料盒42進行靜置,最終得到沉澱的澱粉,而拉出接料機構4後,操作者可以向機殼I的內腔11中再重新放入另一個空置的接料機構4,進行下一次的澱粉製造,實現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
[0021]以上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做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於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範圍。
【主權項】
1.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內腔的機殼以及設在機殼內腔中的破碎機構、迴轉機構和接料機構,所述破碎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機殼內壁上的第一破碎輥、第二破碎輥、驅動第一破碎輥轉動的第一電機以及驅動第二破碎輥轉動的第二電機,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外周面上均分布有破碎齒,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破碎齒周期性的形成一用於番薯進入的破碎間隙,所述迴轉機構包括轉筒和驅動轉筒旋轉的驅動機構,轉筒的上端具有入口,轉筒的下端具有出口,轉筒的入口設置於破碎間隙的正下方,所述接料機構包括均具有開口的第一接料盒和第二接料盒,所述第一接料盒的底壁和第二接料盒的開口相接,第一接料盒的底壁被構造成用於過濾番薯碎渣的過濾板,所述機殼上設有水慄,所述水慄的出水口通過水管連通轉筒的入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轉筒外壁上並與轉筒同心設置的第一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傳動的第二齒輪以及驅動第二齒輪轉動的驅動電機。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至少部分構成圓臺形筒體,圓臺形筒體的上端開口位於破碎間隙的正下方,圓臺形筒體的上端開口的直徑大於下端開口的直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的上部設有用於投入番薯的進料漏鬥,該進料漏鬥的下端出口設置於破碎間隙的正上方。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接料盒的底壁與機殼的底壁滑動連接,機殼上設有用於接料機構滑入或滑出機殼內腔的通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澱粉製造裝置,解決了現有的澱粉小批量製造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澱粉製造裝置,包括具有內腔的機殼以及設在機殼內腔中的破碎機構、迴轉機構和接料機構,破碎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機殼內壁上的第一破碎輥、第二破碎輥、驅動第一破碎輥轉動的第一電機以及驅動第二破碎輥轉動的第二電機,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外周面上均分布有破碎齒,第一破碎輥和第二破碎輥的破碎齒周期性的形成一用於番薯進入的破碎間隙,迴轉機構包括轉筒和驅動轉筒旋轉的驅動機構,轉筒的上端具有入口,轉筒的下端具有出口,轉筒的入口設置於破碎間隙的正下方,所述接料機構包括均具有開口的第一接料盒和第二接料盒。
【IPC分類】C08B30/02
【公開號】CN205387555
【申請號】CN201620185743
【發明人】章哲華
【申請人】章哲華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