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閒話關帝廟對聯

2023-10-11 17:17:54 2

解放前的關帝廟,幾乎遍及全國大小城鎮及鄉村。關帝廟供奉關公。關公姓關名羽字雲長,是老少皆知的三國名將。關羽之所以得天獨厚,遍享人間香火,與歷代封建帝王對他的封賜推崇有關。關羽在世時,就被曹操表封為漢壽亭侯。死後追諡壯繆。劉宋朝又加封武安王。明萬曆年再加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到了民國更與民族英雄嶽飛合祀於武廟。對於這許多封贈,關羽是否都樂於接受?四川自貢西秦會館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

  欽崇歷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實惟知有漢:

  徽號或為侯、為王、為君、為帝。當日只不愧為臣。

  這種說法可能是對的。因為關羽確實沒有稱王稱帝的野心。而只心甘情願對劉備稱臣,一心一意效忠蜀漢。儘管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招待他,仍沒有把他留住,最後還是退贈物、懸侯印、過五關斬六將而去。

  各地關帝廟楹聯對關羽都有許多褒獎之詞。傳說關雲長「好讀《春秋》」。於是便有楹聯:

  知我者其為春秋乎?

  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志在春秋,孔聖人未見剛者。

  氣塞天地,孟夫子所謂浩然。

  由於舊時祀孔子的廟稱「文廟」,祀關羽的廟稱「武廟」,所以許多楹聯都把關羽和孔丘並提。但孔子只稱「聖」。而關羽卻「聖」而兼「神」;孔子只是儒家的祖宗,而關羽則有儒釋道「三教皈依」之說。如此講來,中國歷史上竟沒有人可與關羽匹比了。請讀楹聯:

  三教盡皈依,正直聰明,心似日懸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靈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乃聖、乃神、乃武、乃文,扶四百載承堯之運:

  自西、自東、自南、自北,如七十子服孔之心。

  先武穆而神,大漢千古,大宋千古,

  後文宣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

  聖至於神,薦馨歷千載而遙,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開自漢,崇祀值兩峰相對,有武穆在北,忠肅在南。

  帝爽有昭明,當朝諡號增崇,奉戴儀同文廟肅:

  神功無代謝,亙古山河作證,靈長遠過蔣侯奇。

  湖指杭州西湖。嶽飛墓、于謙墓皆在西子湖畔,西漢和東漢歷時四百多年,故有「扶四百載承堯之運」的說法。這些楹聯提到了好些歷史人物。又比之亙古永存的日月江河。把關羽抬到了極端的高度,褒獎之詞無以復加了。

  關羽既是聖又是神。當然不允許有人提他的缺點。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只提了一句「關剛而自矜」,便有人出來打抱不平。有一副關帝廟對聯說:

  史官擬議曰矜,誤矣,視吳魏諸人,原如無物:

  後世尊崇為帝,敢乎,論春秋大義,還是漢臣。

  雖然在為關羽辯白,卻沒有說服的力量。視「諸人」如「無物」,反而證實關羽的矜了。

  據《熙朝新語》記載,山東有庠生張大美者,崇奉關帝十分虔誠。一次,張於病中夢入關廟。見關羽穿漢代衣冠正在那裡辦理公事。關對張說:「我廟中的楹柱對聯,膚淺俚俗,甚不愜意,你與我有香火緣分,何不另外給我撰寫一副?」張生當即跪頌一聯:

  數定三分,扶漢室,削吳吞魏,辛苦備嘗,未了平生事業:

  志成一統,佐熙朝,伏寇降魔,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

  上聯比較實事求是地概括了關羽的一生,只嘆事業未成,頗含惋惜感慨之情。下聯則是要關羽似昔日精忠保佑當今熙朝,為之「降魔伏寇」。這個「夢」當然是無稽之談,對聯的作者,不過是藉此勸戒世人效法關羽,為朝廷賣命而已。

  關羽一千多年來受到人們如此景仰和敬重,除歷代封建統治者有目的的推崇外。也與他被小說美化了的事跡有關。說他不愛財,不好色,不嗜酒,光明磊落,而且膽識過人,英勇無敵。其桃園結義,誓同生死,共圖大業,成為歷代有志之士結盟的典範。他對曹操一段禮遇之恩,先是替曹操斬顏良誅文丑。後又義釋華容。這當然是喪失原則的私恩公報。但過去卻有人認為仍不失為「義士」行為。甚至有一副關帝廟長聯還這樣為之奪理:

  識者觀時,當西漢未收,昭烈尚無尺土。操雖漢賊,猶是朝臣,至一十八騎走華容,勢方窮促。而慨釋非徒報德,只緣急國計而緩奸雄,千古有誰共白:

  君子喻義,恨東吳割據,劉氏已失偏隅。權即人豪,詎應抗主,以八十一州稱敵國,罪實難逃。而拒婚豈曰驕矜,明示絕強援以尊王室,寸心只在自知。

  大概文人筆下有時難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這副對聯把義釋華容解釋為「急國計而緩奸雄」,把拒婚東吳又解釋為「絕強援以尊王室」,可算是善於強詞了。

  關公有妻室有子嗣。人們通常把關羽父子同時供奉,但也有專門建關夫人廟的,其楹聯曰:

  生何氏,沒何年。蓋弗可考矣;

  夫盡忠,子盡孝,可不謂賢乎。

  這真是「愛屋及烏」了。蓋了廟,還不知夫人的姓氏,情形近似滑稽。好在也有人考證出關夫人姓胡,和關羽結婚後,於靈帝元年五月十三日生平。發現關羽祖考大略的是康熙年間的於昌,發現的經過還是老規矩——關公顯神託夢。於昌讀書於關羽的故居「塔廟」。夢關公授「易牌」二字,醒後見浚井者得巨磚。根據磚上的文字,找到了關羽祖先的墓碑。終於弄清楚關羽的家世。這也算是一則奇聞吧。

  關羽是被神化了的,也是被歷代統治階級吹捧起來的。上面引用的有關聯語,雖然說可以窺見到不同時代不同人們心目中的關羽形象,但關羽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其實是並不怎樣了不得的。要想了解他的真貌,比較可靠的還是要去看陳壽的《三國志》。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