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密度探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4:10:49 2
專利名稱:液體密度探測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工業生產領域,對液體或混有固體顆粒的懸浮液體進行密度監測的液體密度探測儀。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生產領域裡用來監測液體密度的儀器很多,如γ射線密度儀、微波密度儀、電容式密度儀等,它們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但是,它們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正是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它們在廣泛應用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γ射線密度儀不僅價格高昂,同時還存在著安全與防護問題。如果安裝使用不當,γ射線一旦向外滲漏,將會對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對於微波密度儀和電容式密度儀,雖說不存在安全與防護問題,但是它們對於環境要求較為嚴格,因此,檢測精度不能得到保證,尤其是在測量那些具有分層特性的懸浮液的密度時,其精度較差。至於有些特殊應用場合,例如在濃縮機的運行過程中,要想同時監測出沉降過程中的清水層、沉降層、壓縮層的各區域密度,採用上述傳統的密度監測儀是完全不可能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可以克服上述傳統密度監測儀之不足,提供一種液體密度探測儀。它不僅能對一般液體密度監測,同時也可以對特殊混合液,如可溶性電解液,或是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混合液進行密度監測。尤其在特殊領域——濃縮機的運行過程中,對濃縮池內不同深度的液體密度進行連續性監測,為濃縮機實現智能化運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液體密度探測儀包括吊架、彈簧減震器、傳感器、連接架、提升機構、牽引繩、探球、PLC可編程控制器等,所述彈簧減震器的兩端分別連接吊架、傳感器,傳感器通過連接架與提升機構連接,提升機構通過牽引繩連接探球;傳感器和光或電計數器分別與PLC可編程控制器相連接。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PLC可編程控制器參與系統的管理,使得該密度探測儀不僅實現了智能化,同時,還擴展了應用領域,特別是由於本實用新型設置了提升機構,為能在同一容器內實現對不同深度懸浮液的密度進行連續探測提供了結構性的保證。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於金屬礦洗選、非金屬礦洗選、水煤漿製備、造紙、化工、食品加工以及在重介選礦過程中的中介製備等領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吊架,2、彈簧減震器,3、傳感器,4、連接架,5、提升機構,6、牽引繩,7、探球,8、PLC可編程控制器,9、光或電計數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吊架1、彈簧減震器2、傳感器3、連接架4、提升機構5、牽引繩6、探球7、PLC可編程控制器8、光或電計數器9。
所述吊架1是金屬結構件,它承載著所有機械部分的重量;所述彈簧減震器2是一個拉伸彈簧,用來消除由於機械運動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震動;所述傳感器3為一種靈敏度極高的拉力傳感器,可有效地把感受到的力轉變成電信號傳輸給PLC可編程控制器;所述連接架4是金屬結構件,可將拉力傳感器與提升機構5有效地連接成一個整體;所述提升機構5是一個可以讓探球7按照要求或是程序指令迅速達到規定位置的裝置;所述探球7是一個用特定材質製造而成的球體,其重量和體積必須嚴格加以控制;所述PLC可編程控制器8是智能化儀表,通過事先設計好的軟體,實現智能化操作;所述光或電計數器9是用來監測探球7運行位置的。
在吊架1的下面用螺釘連接著一個彈簧減震器2,彈簧減震器2的另一端與傳感器3的一端相連。在傳感器的另一端安裝著一個連接架4,其下方是提升機構5。
牽引繩6的兩端分別與提升機構5和探球7相連接,其長度根據被測對象深度以及探測方式所確定。傳感器3所探測到的電信號會實時傳送給PLC可編程控制器8,經過運算、存儲以及顯示數值。光或電計數器9的設置是專門用來記錄探球7上下運行所在的深度。這樣便可以通過PLC的數字顯示屏,了解到不同液位深度的不同密度值。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密度探測儀,包括吊架(1)、彈簧減震器(2)、傳感器(3)、連接架(4)、提升機構(5)、牽引繩(6)、探球7、PLC可編程控制器(8)等,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減震器(2)的兩端分別連接吊架(1)、傳感器(3),傳感器(3)通過連接架(4)與提升機構(5)連接,提升機構(5)通過牽引繩(6)連接探球(7);傳感器(3)和光或電計數器(9)分別與PLC可編程控制器(8)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體密度探測儀,包括機械和電子兩大部分,所述機械部分是由支架、減震器、傳感器、提升機構、浮球以及牽引繩組成;所述電子部分包括PLC可編程控制器、電子電路、相關電氣元件等;這兩部分,通過系統軟體有機的結合成為一個機電一體化的產品。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對一般液體密度監測,同時也可以對特殊混合液,如可溶性電解液,或是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混合液進行密度監測,尤其可對濃縮池內不同深度的液體密度進行連續性監測,可廣泛應用於金屬礦洗選、非金屬礦洗選、水煤漿製備、造紙、化工、食品加工以及在重介選礦過程中的中介製備等領域。
文檔編號G01N15/06GK2906596SQ200620007149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30日
發明者鬱士剛 申請人:鬱士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