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1:32:49 2
專利名稱::新型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的製作方法本劑適用於橡膠輪胎製造過程中,膠料之間或膠料與模具之間的隔離及脫模。歷用的隔離與脫模材料,有陶土粉、滑石粉、雲母、高嶺土粉類等固體粉未,因其不便於塗敷薄層或影響下一道工序的實施,或對膠料成分有所影響,或對產品成型有影響,致使輪胎行業的隔離脫模工藝逐漸淘汰了對固體粉末材料的使用。進而使用的液體材料有礦物油、乳化油、肥皂液,由於它們對膠料有滲溶作用或對模具有腐蝕作用,或不便於塗成薄膜層,因此都不是理想的隔離脫模材料。自從以矽油作橡膠行業的隔離脫模工藝材料後,大多數輪胎工廠都使用它。直到目前國內外大多數輪胎加工過程中,膠料與膠料的隔離及膠料與模具的脫模都使用矽油。一般輪胎製造的工藝書籍都普遍記戴著以矽油作為隔離脫模材料。矽油的使用,其優點是隔離脫模性能好,對模具無腐蝕作用。但矽油是價格昂貴的材料。國內目前價格在每公斤35元左右,輪胎行業費用很大。使用也不便,以我國輪胎定點生產廠之一的桂林輪胎廠為例,據該廠技術科稱,該廠使用矽油的生產條件是極困難的,為了便於矽油的塗刷成膜,目前,需將矽油以有機溶劑(該廠是用汽油)稀釋,增加了稀釋工序和耗費人力、物力,由於使用有機溶劑,給車間環境帶來汙染和易燃易炸的災害因素。從實際生產狀況看,輪胎製造行業以矽油作為隔離脫模劑,並不理想。繼矽油之後,人們研究將矽油和水、乳化劑等經過機械加工,膠體磨處理,製成乳化矽油。由於以矽油和乳化劑作原料,加工機械較精密昂貴,乳化矽油只有少數廠家製造,價格在每公斤13元以上,而輪胎廠需遠途批量購進乳化矽油,耗資較大。況且乳化矽油存放六個月或衝稀後幾天,就會出現質量不穩定現象。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乳化矽油作為耗量較大的輪胎隔離脫模劑在價格、保存、使用等方面均有不便之處。本實用新技術為輪胎製造提供了一種廉價而有效的,使用安全又方便的新型輪胎隔離脫模劑。本技術的最佳實施方式是,輪胎廠可以自行配製新型隔離脫模劑,配製工藝如下新型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標準配方(重量比)褐煤蠟6份,肥皂5份,水120份。配製方法先將水加熱至沸,將肥皂溶於沸水,待完全溶化,慢慢將蠟加入,同時攪拌。至加入蠟不能再溶化為止(蠟不再溶時,會浮於水面而不分散)。冷後用雙層白布過濾二次即成。設備可用鐵鍋或鋁鍋或瓷缸。攪拌可用人工或簡易電機減速的螺旋槳攪拌。加熱可燒木柴,用蒸汽或電熱都行。設備非常簡易,人力加工用的設備工具見附圖,圖中①鐵鍋,②木質攪拌槳,③磚灶。鐵鍋容積=長×寬×高=1米×1米×1米,按說明書加工即可。使用該劑時,用毛刷沾本劑直接塗在膠料或模具內襯壁即可,也可作噴塗。該劑製造簡單,使用時其塗膜薄而均勻,隔離脫模效果優良,對膠料的成分無影響,對產品成型無影響,對膠料的加工的下一道工序實施無影響,對模具無腐蝕作用,對環境無汙染,該劑不燃無毒,使用安全、方便、可靠、此外,最突出的是價格低廉,每公斤造價0.40元,是矽油成本的八十八分之一,再則-該劑的最積極效果-輪胎廠可以自行製備,隨制隨用,不必遠途購運批量矽油而積壓資金。本技術創造的實質是在水中加肥皂作表面活性劑(本文用一般肥皂)大大降低表面張力,使褐煤蠟的微粒均勻分散到水中,形成結構穩定的液體,保持蠟的防粘性能,能夠均勻塗刷,成膜很薄,用作橡膠輪胎製造行業的隔離脫模劑,隔離脫模效果優良,對膠料無附加影響,無汙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製造又簡單,成本低廉,積極效果十分明顯。(附另可提供比褐煤蠟熔點更高的蠟或提高褐煤蠟熔點的添加劑及其他表面活性劑,但本新型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已達到優良隔離脫模效果,故不另詳述)。新型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性能指標關鍵詞表面活性劑蠟水防粘輪胎廠自行配製隔離脫模劑權利要求一種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其特徵是利用肥皂作表面活性劑使褐煤蠟均勻分散在水中將5份重量的肥皂先溶化在120份重量的水中,再將6份重量的蠟慢慢加入攪拌溶化至不能再溶為止。所得液體能夠塗刷成薄而均勻的膜,保持蠟的防粘性能,脫模效果優良,產品易制,價格低廉。可取代矽油。全文摘要本文詳盡介紹了實用新型橡膠輪胎隔離脫模劑的優越性和製造方法。該劑適用於輪胎生產過程中,膠料之間的隔離及膠料與模具的脫模,效果優良,使用方便,無汙染、安全可靠、製造簡單,成本低廉,對該技術的主要特徵和物理化學實質也作了明朗的闡述,並指出該新型輪胎隔離脫模劑比矽油優越之處,很適合輪胎廠自行製造使用。文檔編號B29C33/60GK1076399SQ92101859公開日1993年9月22日申請日期1992年3月14日優先權日1992年3月14日發明者朱建國申請人:朱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