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多用爐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2:21:19 1
專利名稱:高效多用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多用爐,主要供家庭炊事、沐浴和採暖之用。
現有多用爐,其加熱冷水的水套設於爐瓦的外圍。其不足之處在於加熱冷水和炊用時的熱效率不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高效多用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本實用新型由爐身、爐蓋、換熱機構、鉸鏈、密封墊、手把和保溫層組成,裝於爐蓋中央的換熱機構外層為圓環筒形外腔,外腔內從下至上依次有含環翅片的圓板腔、與外腔連通的環腔、圓板腔、與外腔連通的環腔、圓板腔和與外腔連通的環腔,外腔內各腔之間有通道連通,含環翅片圓板腔中心有進水管,頂層圓環腔外緣有出水管,換熱機構外圍和上部有保溫層,上層圓板腔上和頂層環腔中有封火蓋,封火蓋上部有可調封火蓋,爐蓋和爐身相接處有鉸鏈,鉸鏈對面有手把。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2為
圖1的A-A剖面圖;圖3為
圖1的B向視圖;圖4為
圖1的D向視圖;圖5為
圖1的C向視圖,圖中只表示出爐箅的形狀;
圖6為圖7的E-E局部放大圖,只表示出通道34的形狀;圖7為大型爐中採用的換熱機構和水套的結構圖。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爐身18與現有蜂窩煤爐相似,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徵是在爐身上設有可轉動的爐蓋14和裝於爐蓋中央的換熱機構1。換熱機構外層為圓環筒形外腔12;燃煤(蜂窩煤)20上面有多圈(本實施例為三圈)翅片腔5,其作用是加大換熱面積以提高熱效率;位於翅片腔5上部並與翅片腔連通的底層圓板腔6;圓板腔6上部通過兩條通道7(見圖2和
圖1)與底層環腔8連通,環腔8外圓與外腔12連通;以後依次是環腔8上部由兩條通道7與中層圓板腔9連通;圓板腔9上部由兩條通道7與中層環腔10連通,腔10外圓與外腔12連通;腔10上部由兩條通道7與上層圓板腔11連通;腔11上部由兩條通通7與頂層圓環腔13連通,腔13外圓與外腔12連通。腔6中心有進水管27的管口,管27從腔6外緣引出至爐外並與進水軟管相連接。腔13外緣連接有出水管28,管28引出至爐外並與排出水管相連接。
來自爐身18中央燃煤20的熱源(火焰和熱氣流),首先加熱腔5和腔6,餘熱源從腔6外隙繞經腔6上隙、腔8中通道、腔8上隙、腔9外隙、腔9上隙、腔10中通道、腔10上隙和腔11外隙而進入腔11的上隙,以對換熱機構各腔內的水進行加熱。來自燃煤的熱源,在無任何外逸的情況下全部用於加熱換熱機構內的水,如果到達腔11上隙的熱氣流溫度仍較高,還可在該換熱機構上再增設多排換熱環腔和板腔,以進一步利用熱氣流的餘熱,直至排出的熱氣流的溫度不高為止,從而保證了對熱源的熱利用是最充分的。換熱機構外圍和上部有爐蓋保溫層15,可防止外腔12和腔13的熱散失。其次,由於燃煤20外圍除有保溫的爐瓦21外,還增設有爐身保溫層19,這樣,保證了從燃煤外圍散失的熱量達到最少。綜合上述諸點,使本實用新型的熱效率達到了很理想的程度。
封火蓋3位於腔11上部和腔13的中央;可調封火蓋2位於腔13上面和爐蓋14上部的中孔內,蓋3和蓋2可以進一步提高對熱源的利用並調節憋火的程度。蓋3外緣與腔13內環間的空隙已很小,通過此空隙外逸的熱氣流就很小,為了進一步憋火以提高熱效率,參見圖4和
圖1,可將蓋板24繞螺栓26旋轉,直至將排煙孔25全部堵封住為止。爐蓋頂有蓋板29,煙由排煙筒14排出。為保證密封,於爐蓋和爐身交接處設密封墊16。由於現有爐箅排灰不暢而導致爐火欠旺和操作麻煩,本實用新採用U形承煤架23以取代現有爐箅,效果良好。
加熱後的熱水經出水管28流至使用點,如水暖氣片、沐浴用和炊事用等。
當需要直接用燃煤20來進行炊事或其它用途時,可手持手把22將爐蓋14連同換熱機構1和保溫層15繞鉸鏈17旋轉開,這樣就可置炊具於爐身上,直接進行炊事或其它用途。
爐身和爐蓋的外形,單爐膛時有圓形和方形兩種,當需用熱源大而單爐膛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將多爐膛的長方形爐身和爐蓋組成多爐膛高效多用爐,每臺爐膛上裝一個換熱機構。
當用大型爐和塊煤39時,參見圖7,換熱機構30由內腔32、外腔33、通道34和環腔35-38組成,內腔為位於中央的圓筒,內腔中心為熱源通道和加煤孔道,底環腔37和兩條中環腔36與內腔32連通,外腔33為位於外圍的圓筒,頂環腔38和兩條中環腔35與外腔33連通,內腔通過兩條圓筒形通道34(見圖6和圖7)與頂環腔38連通,外腔通過兩條圓筒形通道34與底環腔37連通。大型爐火力旺,在爐瓦和保溫層之間加水套31,與水套相連的進、排水管圖上未示出,來自水套的熱水可供應用。
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熱效率高;用途多,可用於炊事、沐浴和採暖。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多用煤,包括爐身和保溫層,其特徵在於,由爐蓋、換熱機構、鉸鏈、密封墊和手把組成,裝於爐蓋中央的換熱機構外層為圓環筒形外腔,外腔內從下至上依次有含環翅片的圓板腔、與外腔連通的環腔、圓板腔、與外腔連通的環腔、圓板腔和與外腔連通的環腔,外腔內各腔之間有通道連通,含環翅片圓板腔中心有進水管,頂層圓環腔外緣有出水管,換熱機構外圍和上部有保溫層,上層圓板腔上和頂層環腔中有封火蓋,封火蓋上部有可調封火蓋,爐蓋和爐身相接處有鉸鏈,鉸鏈對面有手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用爐,其特徵在於,由外腔、內腔、通道和環腔組成,內腔為位於中央的圓筒,各有三條環腔分別與內腔和外腔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用爐,其特徵在於,爐箅為U形承煤架。
專利摘要高效多用爐由爐身、爐蓋、換熱機構、鉸鏈、密封墊、手把和保溫層組成,裝於爐蓋中央的換熱機構外層為圓筒形外腔,外腔內從下至上依次有含環翅片的圓板腔、環腔、圓板腔、環腔、圓板腔和環腔,含環翅片圓板腔中心有進水管、頂層圓環腔外緣有出水管,上層圓板腔上部有封火蓋和可調封火蓋,爐蓋和爐身相接處有鉸鏈,鉸鏈對面有手把。熱效率高,用途多。
文檔編號F24B1/183GK2183506SQ9420029
公開日1994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10日
發明者田繼章 申請人:田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