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智能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6:16:19 2
專利名稱:起重機智能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本發明專利以一種交流接觸器為觸點的起重設備。背景資料傳統的起重機控制器是用一條1. 5m m2X8芯的電纜和一個手柄,控制 起重機的上下左右前後6個動作,因為手持的手柄上有380V的危險電壓極易對操作人造成 傷害,後來把原來的380V改成了 36V的控制,對操作人的危險解除了,但採用36V的控制提 高了線路的耗損,對36V變壓器的接線也很麻煩,提高了成本。另外,原來的起重電葫蘆的 上升和下降的極限限位用的是一種機械式的,注名稱叫電動葫蘆斷火限位器,極易發生 失靈,它的安全係數也就是百分之幾,限位器失靈以後就對電葫蘆造成產品衝頂,造成電動 葫蘆的損壞和事故,雖然我把機械式的電動葫蘆斷火限位器改為電子式的斷火限位器,但 接線也有點麻煩。
發明內容
所以我就研製了起重機智能控制器,本控制器包括兩部分一是控制 手柄,二是接收控制盒。兩者通信用0.12m m2四芯屏蔽電纜,改進後的手持手柄用的是5V 的直流電壓控制,操作簡單,使用放心。通信方式用RS232接口,波特率9600PS無奇偶校驗, 8個數據位,一個起始位,一個停止位。手持手柄根據按鍵不同的分別向接收器發送九種編 碼指令,包括開關,上下,前後,左右和報警等指令,控制器根據手持手柄發來的編碼數據指 令進行解碼,控制相應的交流接觸器吸合以使起重機執行相應的各種動作,智能控制器把 原來的機械式的電葫蘆斷火限位器和電子斷火限位器同時取代,相比之下,就更全可靠了。 節省原來的控制電纜,控制手柄,變壓器,斷火限位器,斷火杆。
圖1是控制手柄原理圖,圖2是接收控制原理圖可控矽,圖3是接收控 制盒原理圖繼電器,圖4是控制手柄方框圖,圖5是接收方框圖。工作原理手柄單片機的電源由接收器供給用按鍵開關1-8和上拉電阻1-8
的開閉向單片機的12-19發送指令,用單片機STC12C5410AD進行編碼由2、3腳向收據傳 輸塊RS202的11、12腳或者RS482的5、6腳由RS202的11、12腳或RS480的3、4腳向接收 器的單片機AT89C51的10、11腳傳輸的編碼數據進行解碼,電阻排Rl是單片機AT89C51的 上拉電阻,由單片機AT89C51的1-8腳向光電耦合器P521的1_8腳的輸入端發送指令, 電阻排R2是光電耦合器P521的上拉電阻R0-R6是可控矽的限流電阻用光電耦合器P521 的通斷控制可控矽和繼電器的開關動作控制接觸器的開關接收器和手柄的電源全部由接 收器供給,它們是在接收器用變壓器整流橋濾波電容和三端穩壓管輸出的5V直流供電手 柄和控制器的接線是用一條直徑0. 12m m2X4芯屏蔽電纜連接,它們的智能控制全部由單 片機STC12C5410AD和AT89C51的軟體程序控制,上升和下降的限位直接連在了 P521的輸 入端。
權利要求
控制手柄和接收器的連接通信電纜、隔離器。
2.連接通信用的接口MAX485或MAX202的接口方式。
3.線路中的光電耦合器。
4.接收線路的可控矽繼電器。
5.上升和下降的極限限位控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起重機智能控制器手柄單片機的電源由接收器供給用按鍵開關(1-8)的開閉向單片機的(12-19)發送指令,用單片機進行編碼由2、3向收據傳輸塊的11、12向接收器的單片機的10、11傳輸的編碼進行解碼,電阻排R1是單片機的上拉電阻,由單片機的(1-8)腳向光電耦合器的(1-8)腳的輸入端發送指令,電阻排R2是光電耦合器的上拉電阻R0-R6是可控矽的限流電阻用光電耦合器的通斷來控制可控矽開關動作,控制接觸器的開關接收器和手柄的電源全部由接收器供給,它們是在接收器用變壓器整流濾波和三端穩壓輸出的5V直流供電手柄和控制器的接線是用一條直徑0.12m m2×4芯屏蔽電纜連接,它們的智能控制全部由單片機和軟體程序控制,上升和下降的限位直接連在了P521的輸入端。
文檔編號B66C13/18GK101830398SQ20091011926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0日
發明者劉春林 申請人:劉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