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
2023-10-06 04:59:24
專利名稱: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的再生方法。其處理盒包括感光鼓、充電輥、顯 影輥、送粉輥、出粉刀、混粉輥、送粉架、碳粉倉,它通過顯影輥把碳粉倉中容納的碳粉按照 預設布局敷設於感光鼓表面的靜電潛像區域,使靜電潛像轉換成由碳粉之類顯影劑所顯示 的可視化圖像。
背景技術:
影像形成裝置通常包括複印機、雷射印表機、傳真機、色帶印表機以及LED印表機 等多種機型。在雷射掃描或雷射照排形式的影像形成裝置中,碳粉是實現圖 光 電 圖轉換的最終成像介質。顯影輥就設置於感光鼓附近,以便於碳粉躍過顯影輥和感光鼓之 間的極小間隙後在感光鼓上形成影像。由顯影輥轉運的碳粉來自碳粉倉。碳粉倉的儲粉量 受倉體額定容積的限制,因此,碳粉倉中的碳粉用盡後須要予以補充,或者對盛載碳粉的處 理盒整體進行回收,才能再次發揮處理盒其它部件例如感光鼓、充電輥、顯影輥、送粉輥、出 粉刀、送粉架、碳粉倉和載體倉等的未盡功效。作為雷射影像形成裝置的一類,雷射印表機的主要功能塊包括雷射掃描單元、光 電轉換單元、充電單元、顯影單元、轉印單元和定影單元。雷射掃描單元的主要構件是雷射發生器和由稜鏡、透鏡等光學元件構成的光線反 射透射系統。光電轉換單元的主要構件是感光鼓。充電單元主要包括正電荷柵控式電暈充電輥或其它形式的充電輥。顯影單元由用於儲存碳粉的儲粉室、顯影室和顯影輥構成。顯影輥、送粉輥、出粉 刀就設置於顯影室內。送粉架和碳粉倉共同構成儲粉室。轉印單元主要包括轉印輥。定影單元由加熱輥和加壓輥構成。常見的處理盒或碳粉盒通常包括光電轉換單元、充電單元、顯影單元等幾個承擔 光 電 圖轉換功能的功能塊,此種構造方式一股得到多功能集成型的處理盒或碳粉 盒。也有採用區分不同功能進行不同布局的方式,將光電轉換單元、充電單元直接設置於激 光印表機主機上,而處理盒則僅包括顯影單元,此種構造方式僅能得到僅可實施單一顯影 功能的處理盒,此類單一功能處理盒與雷射印表機主機之間則以總成裝配的形式完成兩者 之間的匹配。在處理盒裝入雷射印表機的使用狀態下,感光鼓表面由充電輥均勻地充電。雷射 掃描器向感光鼓發射含有圖像信息並且經過調製的雷射束,經雷射照射後在感光鼓表面形 成分布不同的靜電壓圖,亦即與待覆製圖像對應的靜電潛像。之後,來自顯影輥的碳粉轉而 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上,覆蓋靜電潛像後把其轉換成可以肉眼觀察的可視圖像。隨著感光鼓 的旋轉,由碳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視圖像換位至轉印輥所在的位置。經轉印輥轉印電
3壓的作用,將可視圖像形式的碳粉轉印至紙張等記錄介質表面上,隨後經加熱輥和加壓輥 對記錄介質上的可視圖像進行加熱加壓後,將碳粉形成的可視圖像永久地固化於記錄介質 上。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基本的成像工作流程,該流程反覆循環運轉的結果,就可以得到所需 的圖像。在前述工作流程中,在感光鼓表面形成靜電潛像之前,感光鼓300表面須由充電 輥400均勻地布設一層負電荷,如圖1所示。正如上文所描述的,對於多功能集成型的處理盒或者單一功能型處理盒,在經過 以其碳粉容量為額定壽命的若干個工作周期之後,其各種組成部件都會產生相應的磨損或 者毀傷,若要發揮其他組成部件的剩餘功能,則應當對受損部件進行檢測、回收或者更換。 參見圖2、3,示出了現有雷射印表機處理盒中使用的充電輥的橫截面構造狀態。圖2示出 的充電輥100的橫截面結構包括金屬芯軸101、絕緣層102、過渡層103和導電層104。圖3 示出的充電輥200的橫截面結構包括金屬芯軸201、絕緣層202和導電層203。兩種充電輥 的絕緣層102或絕緣層202 —股都使用發泡海綿作為原材料。兩種充電輥的導電層104或 導電層203通常都以導電橡膠作為原材料。前述充電輥100或者充電輥200在經過一個工 作周期或幾個工作周期的使用後,其導電層104或導電層203通常會因為磨損而出現明顯 的開裂、孔洞,或者出現導電性能急劇下降,以致列印圖象時稿面出現黑塊、黑條的現象,此 外,其絕緣層102或絕緣層202也相應地會被填入一部分碳粉,影響其絕緣性能,或因填入 絕緣層102或絕緣層202的碳粉向周圍彌散而導致列印圖象時稿面出現底灰。因此,回收 過程應以恢復充電輥的導電性能和消除導致底灰的碳粉為主要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處理盒之充電輥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 藝過程簡單,經再生處理後可恢復其導電性能以及可消除列印底灰的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 電輥的再生方法。為達至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取了具有針對性的再生方法。該再生方法涉及的 充電輥已經過至少一個對應於處理盒內容碳粉的工作周期,該充電輥的橫截面結構至少包 括金屬芯軸、包覆於金屬芯軸上的絕緣層和包覆於絕緣層的上導電層。該再生方法包括以 下順序工藝步驟(1)除去絕緣層外周面上的各包覆層;(2)採用高壓氣流對絕緣層進行吹 洗。該高壓氣流分散流過絕緣層的各個毛細孔;(3)在絕緣層外周面上包覆至少包括新導 電層的原有各功能層。其中,各功能層裝配完畢後,新導電層的外周面處於裸露狀態。前述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在實施步驟⑴之後至步驟⑵之前,於 絕緣層徑向外表面上包覆氣密層,高壓氣流經由絕緣層的軸向一端沿絕緣層軸向分散流過 絕緣層的各個毛細孔。本發明的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針對充電輥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導 電性能下降和列印底灰的問題,採用高壓氣流清洗其絕緣層並更換導電層的措施後,可以 有效地恢復其導電性能,同時消除列印圖象時由充電輥中填充碳粉所引起的稿面出現底灰 的現象。本發明再生方法工藝步驟簡單易行,用於回收處理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可實 現規模化生產,且再生產品的品質優良,具有高效和成本低廉的特點。
圖1現有雷射成像處理盒之感光鼓充電過程示意圖。圖2現有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剖視圖一。圖3現有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剖視圖二。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參見圖2、3,分別示出適用於本發明再生方法的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兩種充電輥的 橫截面剖視圖。圖2示出的充電輥100的橫截面結構包括金屬芯軸101、絕緣層102、過渡層103 和導電層104。圖3示出的充電輥200的橫截面結構包括金屬芯軸201、絕緣層202和導電 層203。兩種充電輥的絕緣層102或絕緣層202 —股都使用發泡海綿作為原材料。兩種充 電輥的導電層104或導電層203通常都以導電橡膠作為原材料。對於圖2、3分別示出的充電輥100、充電輥200,在其已經過至少一個對應於處理 盒內容碳粉的工作周期後,採用包括以下順序工藝步驟的再生方法使其恢復導電性能。對於圖3所示充電輥200,首先,將導電層203從絕緣層202上除去。其次,採用高壓氣流對絕緣層202進行吹洗。在進行該吹洗工序前,於絕緣層202 的徑向外表面上包覆不漏氣的氣密層,然後利用高壓氣流經由絕緣層202軸向一端沿著絕 緣層202軸向分散流過絕緣層202的各個毛細孔的形式進行吹洗。最後,在吹洗絕緣層202之後,去除絕緣層202徑向外表面上包覆的氣密層,然後 於其外圓周面上包覆新的導電層,即可完成充電輥200的再生。對於圖2所示的充電輥100,首先,將導電層104和過渡層103從絕緣層102上除去。其次,採用高壓氣流對絕緣層102進行吹洗。在進行該吹洗工序前,於絕緣層102 的徑向外表面上包覆不漏氣的氣密層,然後利用高壓氣流經由絕緣層102軸向一端沿著絕 緣層102軸向分散流過絕緣層102的各個毛細孔的形式進行吹洗。最後,在吹洗絕緣層102之後,去除絕緣層102徑向外表面上包覆的氣密層,然後 於其外圓周面上依次包覆新的過渡層和導電層,即可完成充電輥200的再生。
權利要求
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所述充電輥已經過至少一個對應於所述處理盒內容碳粉的工作周期,所述充電輥的橫截面結構至少包括金屬芯軸、包覆於所述金屬芯軸上的絕緣層和包覆於所述絕緣層上的導電層,所述再生方法包括以下順序工藝步驟(1)除去所述絕緣層外周面上的各包覆層;(2)採用高壓氣流對所述絕緣層進行吹洗,所述高壓氣流分散流過所述絕緣層的各個毛細孔;(3)在所述絕緣層外周面上包覆至少包括新導電層的原有各功能層,所述新導電層的外周面處於裸露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再生方法,其特徵是,在實施步驟(1) 之後至步驟(2)之前,於所述絕緣層徑向外表面上包覆氣密層,所述高壓氣流經由所述絕 緣層的軸向一端沿所述絕緣層軸向分散流過所述絕緣層的各個毛細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雷射成像處理盒之充電輥的再生方法,其充電輥已經過至少一個工作周期,該充電輥的橫截面結構至少包括芯軸、包覆於芯軸上的絕緣層和包覆於絕緣層上的導電層。該再生方法包括以下順序工藝步驟(1)除去絕緣層外周面上的各包覆層;(2)採用高壓氣流對絕緣層進行吹洗,該高壓氣流分散流過絕緣層的各個毛細孔;(3)在絕緣層外周面上包覆至少包括新導電層的原有各功能層。其中,新導電層的外周面處於裸露狀態。該方法簡單易行,具有高效和成本低廉的特點,利用它可有效地恢復充電輥的導電性能,並同時消除列印圖象時有充電輥所致稿面出現底灰的現象,其所得再生產品的品質優良。
文檔編號G03G21/18GK101893840SQ20101019787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1日
發明者謝豔, 鄧春華 申請人:珠海天威飛馬列印耗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