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椎體皮質骨打孔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7:58:54 2
專利名稱:一種椎體皮質骨打孔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用於頸椎、腰椎植骨融合術的經椎間隙椎體打孔器,簡稱打孔器。
背景技術:
經椎間隙植骨融合術已被廣泛應用於頸前路和腰後路手術,而椎間的融合可達到重建脊柱曲度和高度、維持脊柱穩定性的目的,且保證手術的遠期效果。但一旦發生骨不融合,早期即可導致內固定失敗、臨近器官和神經損傷,而後期不完全融合所致的椎間不穩會增加植骨吸收、假關節形成的風險,因神經症狀再發而需行翻修術的風險亦會大幅增加。因此椎間植骨融合率的提高對於維持手術效果、降低併發症有著重要意義。儘管脊柱堅強內固定的應用使得植骨融合率大幅增加,但椎間融合由於接觸面相對較小,融合失敗和假關節的發生率仍可高達5% -35%。植骨塊早期血液供應和後期新生血管的長入是促進椎間植骨融合的重要因素,而植骨塊的血供主要來源於植骨床。目前主要是通過刮匙或刮刀刮部分皮質骨、顯露松質骨的方法增加植骨塊的血供,但由於器械與椎體接觸面大,術中往往因皮質骨刮除過多而導致大量出血,且長期隨訪時椎體骨折、植骨塊下沉和塌陷的概率較高。減少椎間隙內上下椎體皮質骨破壞的同時不降低植骨床的血供,是保證椎間融合率、降低術後併發症的關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既減少皮質骨破壞又可增加植骨塊血供的椎體皮質骨打孔器。前端的椎體穿刺釘I與前杆2為一體化鑄造,保證了椎體穿刺釘的強度和牢固程度,且可最大限度避免術中斷 裂的相關風險。椎體穿刺釘I為半錐體形設計,垂直面位於最前端,斜坡面位於內側,尖端銳利,保證其能穿透堅硬的椎體皮質骨。椎體穿刺釘I的半錐形設計可通過逐層緩衝而達到避免穿刺過深的目的。前杆2為由鋼質材料製成的實心杆,自前端向後端杆的直徑逐漸增加,便於打孔器前端進入椎間隙。前端把柄4和後端把柄5為塑膠一次性塑形,且可通過可拆卸螺釘3與前杆2後端連接、固定,前杆2後端直徑及釘道位置固定,便於術中更換前杆2。後端把柄5由硬質塑料製造,折形設計相當於增加了一個槓桿支點,可減輕術者的操作時所用力量.[0010]後端把柄5的外層刻以凹槽並噴塗防滑橡膠,以增加手與把柄間的摩擦力,增加器械的可控性。考慮到頸椎、腰椎椎間隙間隙的不同,該裝置可通過調整椎體穿刺釘的高度、角度及前杆的長度和直徑而設計成不同規格型號的產品,主要適用於頸前路經椎間隙植骨融合術和腰椎後路經椎間隙植骨融合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側面觀)。圖中各部位編號說明:1、椎體穿刺釘2、前杆3、可拆卸螺釘4、前端把柄5、後端把柄。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作用,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應用於頸前路經椎間隙植骨融合術的打孔器。椎體穿刺釘I的高度為2.0mm,與前杆呈90°夾角;以椎體穿刺釘I的最前緣為起點,該處前杆2的直徑為2.5mm,以確保椎體穿刺釘可達椎體後緣,避免椎體下緣靠後方的皮質骨無法打孔;起點以後的前杆直徑均勻增大,且距離起點16mm以內的直徑均小於5mm,以便於前杆進入椎間隙;與前端把柄4連接的前杆直徑和釘道的位置保持恆定,便於更換前杆。實施例2應用於腰椎後路經椎間隙植骨融合術的打孔器。椎體穿刺釘I的 高度為3.0mm,與前杆呈90°夾角;以椎體穿刺釘I的最前緣為起點,該處前杆2的直徑為3.5mm,以確保椎體穿刺釘可達椎體後緣;起點以後的前杆直徑均勻增大,且距離起點32mm以內的直徑均小於7mm,以便於前杆進入椎間隙;與前端把柄4連接的前杆直徑和釘道的位置保持恆定,便於更換前杆。兩種實例進行操作時,均需先徹底清除椎間隙內的髓核、椎體終板軟骨。於椎間隙上方的椎體下緣打孔時,椎體穿刺釘尖端向上為阻力作用點,進入椎間隙的前杆為阻力臂,進入椎間隙的前杆與椎間隙下方椎體前上緣為支點,未進入椎間隙的前杆和把柄為動力臂,手持把柄處為動力作用點,操作者用向下的力進行椎體打孔操作。對椎間隙下方的椎體上緣進行打孔時,椎體穿刺釘向上為阻力作用點,進入椎間隙的前杆為阻力臂,前杆與椎間隙上緣椎體前下緣交點為支點,未進入椎間隙的前杆和把柄為動力臂,手持把柄處為動力作用點,操作者應用向上的力進行椎體打孔操作。本設計結構簡單、設計新穎,使用時簡便、安全,且可通過調整打孔深度和打孔數量而控制對於椎體皮質骨的損傷和植骨床的血供,進而達到促進植骨癒合、減少遠期併發症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椎體皮質骨打孔器,由椎體穿刺釘、前杆、可拆卸螺釘、前端把柄和後端把柄五部分連接而成,其中椎體穿刺釘位於前杆最前端,置於椎間隙後可對頸椎或腰椎間隙上下椎體皮質骨進行逐點打孔;前杆後端有釘道,通過可拆卸螺釘與前端把柄固定,並可根據手術部位更換不同規格的前杆;前端把柄和後端把柄呈折形,便於術中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體皮質骨打孔器,其特徵是:椎體穿刺釘與前杆鑄造為一體,且兩者間角度為9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體皮質骨打孔器,其特徵是:椎體穿刺釘為半錐體形,直徑由頂端至底端逐漸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體皮質骨打孔器,其特徵是:前杆前端直徑逐漸增大,與前端把柄固定部位的直徑、長度及其上的釘道螺紋的直徑固定不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體皮質骨打孔器,其特徵是:後端把柄有淺刻槽和防滑橡膠塗層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應用於頸椎前路椎間植骨融合術或腰椎後路椎間植骨融合術的一種椎體皮質骨打孔器,可對椎間隙上下方的椎體皮質骨進行逐點打孔,以增加椎體血供、提高植骨融合率。該裝置由半錐形椎體穿刺釘、直徑逐漸增粗的前杆、兩枚可拆卸螺釘及折形把柄四部分構成,它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鑄造於前桿頭端的椎體穿刺釘對椎間隙內上下椎體皮質骨進行打孔,並可通過控制打孔數量、打孔深度調整植骨床出血量、皮質骨損傷程度。另外可通過術中更換具有不同角度、高度椎體穿刺釘的前杆而方便術中操作。
文檔編號A61B17/34GK203107229SQ20122064014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劉曉偉, 陳德玉, 王新偉, 陳宇 申請人:劉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