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落膠塞固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3:50:55 4
專利名稱:速落膠塞固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速落膠塞固井裝置屬於石油機械領域,是油井在固井時使用的專用設備。
當前通用的固井裝置主要由中心體、上蓋、下接頭、三通閥、導管、加壓口、膠塞以及用於落下膠塞的螺杆、螺母機構組成。管狀的中心體上端有螺紋用於連接上蓋,下端有錐管螺紋用於連接井口,中心體外壁的下部焊接著下接頭、三通閥和螺母座,上部焊接著加壓口,三通閥通過導管與加壓口相通。在中心體的內腔,橫向安裝著一個支柱,支柱的另一端加工成螺杆,與螺母座內的螺母配合,膠塞支撐在支柱的上方。固井時,旋轉螺母使支柱沿軸向移動,從中心體的內腔中退出,膠塞便落下,打開三通閥,使液體經導管、加壓口進入中心體內腔,將膠塞壓入井底。在固井過程中,由於中心體內腔的水泥漿壓力很大,向螺杆螺母間隙中洩漏,往往造成螺母旋轉困難,甚至卡死。在高壓條件下,排除故障既困難又危險,如故障排除不及時,水泥漿凝固,還會造成油井報廢。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於改進現有裝置,提高落下膠塞的可靠性和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由上蓋、膠塞、中心體組成,其特徵是,轉軸下端的正多邊形內孔,套入吊杆頂端的正多邊形稜柱,吊杆上部固定著星形盤,下部固定著膠塞,星形盤吊裝在上蓋下端,保險板固定在轉軸上部,定位釘位於保險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速落膠塞固井裝置去除了現裝置在落下膠塞的技術中採用的螺杆、螺母機構,從而免除了由此產生的缺陷。採用本裝置固井,只需將轉軸旋轉60°,膠塞便可落下,提高了可靠性和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軸向剖視圖。
圖2是沿
圖1A-A線的剖視圖。
上蓋1內孔的下部有一環形槽,從下端面至環形槽開通三個均布的缺口,使環形槽內形成三個支撐臺。轉軸3安裝在上蓋1的孔中,保險板5通過圓螺母固定在轉軸3上部,定位釘4位於保險板5上,兩個限位擋塊2位於上蓋1的上端面。膠塞9的中心為一通孔,通過螺母11固定在吊杆8的下部,星形盤6固定在吊杆8的上部,構成一組件。安裝膠塞時,將轉軸3順時針旋轉到保險板5與限位擋塊2接觸的位置,將吊杆8頂端的六方頭插入轉軸3下端的內六方孔中,與此同時,星形盤6的三個均布的凸起部分從上蓋1下端的三個缺口進入環形槽。再將轉軸3逆時針方向旋轉,由它帶動吊杆8連同星形盤6一同旋轉,當保險板5與限位擋塊2接觸時,轉軸3轉動60°,此時星形盤6轉到了上蓋1環形槽內的三個支撐臺上,最後旋緊定位釘4,將其端頭插入上蓋1上端面的定位孔中,再將上蓋1旋緊到中心體10的上端。固井時,先將定位釘4從定位孔中旋出,再將轉軸3順時針旋轉到保險板5與限位擋塊2接觸,由轉軸3帶動吊杆8連同星形盤6一同旋轉,使星形盤6從上蓋1下端環形槽的支撐臺上脫離,沿開通的缺口落下。
上接頭7用作深井固井時注入隔離材料。中心體10、下接頭12、三通閥13、導管14、加壓口15均保留原有結構,用於注入水泥漿、洗井液和壓下膠塞。
本實用新型因保留了現有裝置的主要結構,在整體上與現有裝置有著相同的技術要求,所以,由原生產廠家進行生產或對現有裝置進行改裝,都將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途徑。
權利要求1.一種屬於石油機械領域的速落膠塞固井裝置,主要由上蓋1、膠塞9、中心體10組成,其特徵在於轉軸3下端的正多邊形內孔,套入吊杆8頂端的正多邊形稜柱,吊杆8上部固定著星形盤6,下部固定著膠塞9,星形盤6吊裝在上蓋1下端,保險板5固定在轉軸3上部,定位釘4位於保險板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石油井的速落膠塞固井裝置,它是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其特徵是轉軸下端的正多邊形內孔,套入吊杆頂端的正多邊形稜柱,吊杆上部固定著星形盤,下部固定著膠塞,星形盤吊裝在上蓋下端,保險板固定在轉軸上部,定位釘位於保險板上。因為去除了現有技術中採用的螺杆、螺母機構,從而免除了螺母旋轉困難甚至卡死的缺陷,用其固井,只需旋轉60°膠塞組件便從支撐臺上脫離,沿開通的缺口落下,吊裝牢穩,下落可靠。
文檔編號E21B33/13GK2210247SQ94212020
公開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16日
發明者張衍昌 申請人:張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