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屏手機保護套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5:40:15
觸屏手機保護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觸屏手機保護套,用於保護具有觸屏的手機以及在不打開觸屏手機保護套的情況下能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手機保護套包括用於固定手機的殼體及連接於殼體的一側且用於保護觸屏的翻蓋,翻蓋的上部開設有通孔,翻蓋的下部開設有凹槽,凹槽凹向觸屏,翻蓋於凹槽處具有面對觸屏的內表面,內表面上貼設有導電布,導電布於翻蓋蓋合時貼合於觸屏上,通孔與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適應,凹槽與觸屏的觸發區域相適應。把手機放置於殼體中併合上翻蓋,使得手機得到保護,在不打開翻蓋的情況下,通過觸摸凹槽即可觸發手機以完成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並且觸屏的通話信息能通過通孔顯示出來,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觸屏手機保護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移動通信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屏手機保護套。
【背景技術】
[0002]如今,觸屏手機在手機市場大行其道。觸屏具有信息顯示與輸入控制信號的功能,能給使用者帶來視覺的享受與使用的便利。觸屏手機保護套,為觸屏手機起保護作用,所設計及生產出來的外套。
[0003]然而,採用現有的摺疊式觸屏手機保護套,把觸屏手機與保護套裝配好後,在需要接聽手機來電時,必須打開手機保護蓋以觸摸手機的屏幕相應區域,才能接聽手機來電,而且在需要結束手機通話時,也必須讓手機保護蓋處於打開狀態,觸摸手機的屏幕相應區域,才能結束手機通話。可見,採用現有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在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之前均必須讓手機保護蓋處於打開狀態,操作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保護具有觸屏的手機以及在不打開翻蓋的情況下通過觸摸翻蓋讓設置在翻蓋背面的導電布產生導靜電作用即可觸發手機工作的觸屏手機保護套,旨在解決使用現有觸屏手機保護套在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之前均必須讓翻蓋處於打開狀態以觸發手機的操作麻煩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觸屏手機保護套,用於保護具有觸屏的手機以及在不打開觸屏手機保護套的情況下能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所述手機保護套包括用於固定所述手機的殼體及連接於所述殼體的一側且用於保護所述觸屏的翻蓋,所述翻蓋的上部開設有通孔,所述翻蓋的下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凹向所述觸屏,所述翻蓋於所述凹槽處具有面對所述觸屏的內表面,所述內表面上貼設有由導靜電材料製成的且在不打開所述翻蓋的情況下能讓人體與所述觸屏導靜電以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的導電布,所述導電布於所述翻蓋蓋合時貼合於所述觸屏上,所述通孔與所述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適應,所述凹槽與所述觸屏的觸發區域相適應。
[0006]進一步地,所述翻蓋的一側連接有貼蓋,所述貼蓋與所述殼體相貼合形成殼組件,所述殼組件與所述翻蓋上設置有用於分開或閉合所述殼組件與所述翻蓋的殼蓋連接裝置。
[0007]進一步地,所述殼蓋連接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翻蓋上的磁性金屬片以及設置於所述殼組件上且與所述磁性金屬片配合的磁鐵片。
[0008]進一步地,所述殼組件的上端與下端均開設有與所述手機配合的通槽。
[0009]進一步地,所述殼組件與所述翻蓋上開設有與所述手機配合的通孔組。
[0010]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組包括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攝像頭孔、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第一揚聲器孔、開設於所述翻蓋上的第二揚聲器孔、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電源按鈕孔及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音量按鈕孔。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揚聲器孔為在寬度方向上並排設置的至少二腰形孔。[0012]進一步地,所述手機具有背面,所述殼組件與所述手機的背面相抵的端面的形狀與所述手機的背面的形狀一致。
[0013]進一步地,所述殼體上開設有卡槽。
[0014]進一步地,所述翻蓋的正向投影面覆蓋所述觸屏的正向投影面。
[0015]為了保護具有觸屏的手機以及在不打開觸屏手機保護套的情況下能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包括殼體及翻蓋,把手機放置於殼體中併合上翻蓋,使得手機得到保護,翻蓋開設有通孔與凹槽,凹槽內設置有由導靜電材料製成的且在不打開翻蓋的情況下能讓人體與觸屏導靜電的導電布,通孔與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適應,凹槽與觸屏的觸發區域相適應,在不打開翻蓋的情況下,通過觸摸凹槽即可觸發手機以完成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並且觸屏的通話信息能通過通孔顯示出來,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觸屏手機保護套處於打開狀態時的正視圖。
[0017]圖2是圖1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後視圖。
[0018]圖3是圖1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右視圖。
[0019]圖4是圖1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左視圖。
[0020]圖5是圖1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俯視圖。
[0021]圖6是圖1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仰視圖。
[0022]圖7是圖1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沿線A-A的剖視圖。
[0023]圖8是圖7的觸屏手機保護套的圓圈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5]請參閱圖1、圖2和圖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屏手機保護套,用於保護具有觸屏的手機(圖中未示)以及在不打開觸屏手機保護套的情況下能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所述手機保護套包括用於固定所述手機的殼體11及連接於所述殼體11的一側且用於保護所述觸屏的翻蓋20。
[0026]所述翻蓋20的上部開設有通孔21,所述翻蓋20的下部開設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凹向所述觸屏,所述翻蓋20於所述凹槽22處具有面對所述觸屏的內表面H,所述內表面H上貼設有由導靜電材料製成的且在不打開所述翻蓋20的情況下能讓人體與所述觸屏導靜電以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的導電布23。在翻蓋20與手機的觸屏蓋合時,凹槽22能讓人體與觸屏充分接近,增加導電布23的觸發靈敏度。
[0027]導電布材料是在聚酯纖維上,先電鍍上金屬鎳,在鎳上再電鍍上高導電性的銅層,在銅層上再電鍍上防氧化機防腐蝕的鎳金屬,銅和鎳結合提供了極佳的導電性和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導電布材料的技術指標如下:
[0028]導電布Cu/Ni (銅/鎳);
[0029]表面電阻〈0.08 Ω /ASTM-D-991 (橡膠特性-導電及抗靜電製品體積電阻係數試驗方法);
[0030]壓縮永久形變<20%/ASTM-D_3574 (軟質多孔材料-扁結合的及模製的聚氨酯泡沫的標準試驗方法);
[0031]導電布撕裂強度(橫/縱)15/11NJISL1096 ( 一般織物試驗方法);
[0032]使用溫度_40°C?85°C ;
[0033]阻燃等級PassUL (阻燃材料標準及測試方法)。
[0034]所述通孔21與所述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適應,該相適應是指通孔21與所述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互覆蓋,在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過程中,觸屏的通話信息能通過通孔21顯示出來。
[0035]所述凹槽22與所述觸屏的觸發區域相適應,該相適應是指凹槽22與所述觸屏的觸發區域相互覆蓋,需要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時,不打開翻蓋20而通過觸發凹槽22讓導電布23產生導靜電作用從而觸發觸屏的觸發區域。
[003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觸屏手機保護套包括殼體11及翻蓋20,把手機放置於殼體11中併合上翻蓋20,使得手機得到保護,翻蓋20開設有通孔21與凹槽22,凹槽22內設置有由導靜電材料製成的且在不打開翻蓋20的情況下能讓人體與觸屏導靜電以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的導電布23,通孔21與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適應,凹槽22與觸屏的觸發區域相適應,在不打開翻蓋20的情況下,需要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時,通過觸摸凹槽22即可觸發手機工作,並且觸屏的通話信息能通過通孔21顯示出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在不打開翻蓋20的情況下即可完成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操作方便。
[0037]進一步地,所述翻蓋20的一側連接有貼蓋12,所述貼蓋12與所述殼體11相貼合形成殼組件10,所述殼組件10與所述翻蓋20上設置有用於分開或閉合所述殼組件10與所述翻蓋20的殼蓋連接裝置30。殼蓋連接裝置30在閉合時,手機被保護於觸屏手機保護套內;殼蓋連接裝置30在分開時,手機的觸屏完全暴露。
[0038]進一步地,所述殼蓋連接裝置30包括設置於所述翻蓋20上的磁性金屬片31以及設置於所述殼組件10上且與所述磁性金屬片31配合的磁鐵片32。可以理解地,磁性金屬片31可以設置在於所述殼組件10上,而磁鐵片32可以設置在於所述翻蓋20上。
[0039]可以理解地,所述殼蓋連接裝置30包括設置於所述翻蓋20與貼蓋12上的魔術貼、按鈕扣或其他方便拆裝的結構。
[0040]請參閱圖1、圖5和圖6,進一步地,所述殼組件10的上端與下端均開設有與所述手機配合的通槽13。所述通槽13為貫通於所述殼組件10的上端與下端的槽,使得在觸屏手機保護套與手機裝配好之後,避免手機的數據接口和耳機插孔與手機的數據線和耳機線發生幹涉,保證手機能正常使用。
[0041]請參閱圖1至圖4,進一步地,所述殼組件10與所述翻蓋20上開設有與所述手機配合的通孔組40。所述通孔組40用於手機的相關設備在觸屏手機保護套與手機裝配好之後仍舊能正常使用。
[0042]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組40包括開設於所述殼組件10上的攝像頭孔41、開設於所述殼組件10上的第一揚聲器孔42、開設於所述翻蓋20上的第二揚聲器孔43、開設於所述殼組件10上的電源按鈕孔44及開設於所述殼組件10上的音量按鈕孔45。所述通孔組40的各個孔的設置位置要與所使用的手機型號相適配。[004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揚聲器孔42為在寬度方向上並排設置的至少二腰形孔46。該寬度方向是指腰形孔46的長度較小的方向。在手機與觸屏手機保護套裝配好之後,在寬度方向上並排設置的至少二腰形孔46可以避免尖銳物件對第一揚聲器的破壞。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揚聲器孔42可以為若干圓形孔、矩形孔或其他形狀的孔。
[0044]進一步地,所述手機具有背面,所述殼組件10與所述手機的背面相抵的端面I的形狀與所述手機的背面的形狀一致。請參閱圖1和圖7,進一步地,所述殼體11上開設有卡槽14。與手機的背面形狀一致的殼組件10以及卡槽14能使得手機固定於所述殼組件10內部。
[0045]進一步地,所述翻蓋20的正向投影面J覆蓋所述觸屏的正向投影面,是指在正向投影方向上翻蓋20能覆蓋觸屏,使得在翻蓋20閉合時觸屏能得到保護。
[0046]所述殼組件10以及所述翻蓋20可以由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其他塑膠材料注塑成型。
[004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觸屏手機保護套,用於保護具有觸屏的手機以及在不打開觸屏手機保護套的情況下能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機保護套包括用於固定所述手機的殼體及連接於所述殼體的一側且用於保護所述觸屏的翻蓋,所述翻蓋的上部開設有通孔,所述翻蓋的下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凹向所述觸屏,所述翻蓋於所述凹槽處具有面對所述觸屏的內表面,所述內表面上貼設有由導靜電材料製成的且在不打開所述翻蓋的情況下能讓人體與所述觸屏導靜電以接聽或結束手機通話的導電布,所述導電布於所述翻蓋蓋合時貼合於所述觸屏上,所述通孔與所述觸屏的信息顯示區域相適應,所述凹槽與所述觸屏的觸發區域相適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翻蓋的一側連接有貼蓋,所述貼蓋與所述殼體相貼合形成殼組件,所述殼組件與所述翻蓋上設置有用於分開或閉合所述殼組件與所述翻蓋的殼蓋連接裝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殼蓋連接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翻蓋上的磁性金屬片以及設置於所述殼組件上且與所述磁性金屬片配合的磁鐵片。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殼組件的上端與下端均開設有與所述手機配合的通槽。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殼組件與所述翻蓋上開設有與所述手機配合的通孔組。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組包括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攝像頭孔、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第一揚聲器孔、開設於所述翻蓋上的第二揚聲器孔、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電源按鈕孔及開設於所述殼組件上的音量按鈕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揚聲器孔為在寬度方向上並排設置的至少二腰形孔。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機具有背面,所述殼組件與所述手機的背面相抵的端面的形狀與所述手機的背面的形狀一致。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開設有卡槽。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屏手機保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翻蓋的正向投影面覆蓋所述觸屏的正向投影面。
【文檔編號】H04M1/02GK203522828SQ20132063708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明者】梁肇飛 申請人:梁肇飛, 神田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