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8:36:45
專利名稱: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剩餘生產物的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發達國家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產業化已非常成熟;生物質燃料的應用 也非常廣闊,用量巨大。在我國,除利用農作物剩餘物生產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在農業主 產區有一些規模外,林木生物質成型燃料還幾乎是空白。20世紀80年代末,陝西武功輕 工機械廠和江蘇東海糧油機械廠等一些企業生產過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的螺杆擠壓機, 原料以稻殼、鋸末為主。由於材質和熱處理等不過關,螺杆在高壓高溫作用下磨損嚴重 一般工作5-6小時螺杆的螺紋就磨光了,維修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螺杆擠壓設備由於材質和熱處理等不過關,螺杆在高壓 高溫作用下磨損嚴重以及拆卸維修麻煩等缺點,提供了一種將擠壓設備安裝在秸稈擠壓 管內,通過螺母帶動絲杆,從而實現對燃料進行固化擠壓作用,具有磨損小,拆卸維修 方便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包括動力源、基座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的兩個秸稈擠壓管, 秸稈擠壓管內設有絲杆和螺母,絲杆的兩個外端設有秸稈擠壓活塞,螺母設有大齒輪, 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小齒輪設在傳動軸上,傳動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螺母 設置在秸稈擠壓管內,絲杆又設置在螺母內,因此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秸稈擠壓活塞 外部接觸的秸稈等材料不會進入螺母以及螺母與絲杆之間,避免因雜質過多而造成的絲 杆過渡磨損,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所述的動力源為電機,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皮帶輪,皮帶輪與傳動 軸相連。電機通過皮帶輪帶動傳動軸,傳動軸有通過齒輪帶動螺母轉動,螺母轉動時, 帶動設置在螺母中的絲杆左右運動,從而實現秸稈擠壓活塞左右運動。作為優選,所述的秸稈擠壓管兩端還設置有秸稈擋板。當秸稈擠壓活塞向右運 動時,將添加在秸稈擠壓管內的秸稈等原材料往右擠壓,由於秸稈擋板的阻擋作用,秸 稈等材料被夯實,從而完成了秸稈的擠壓工作。作為優選,所述的秸稈擠壓管上方設有壓料裝置,所述的壓料裝置包括壓料 板,壓料板與連接絲杆連接,連接絲杆與傳動杆相連。當秸稈等原材料放入秸稈擠壓管 時,由於部分秸稈仍然會在秸稈擠壓管的外部,因此,通過壓料裝置將秸稈向下夯實。作為優選,所述的秸稈擠壓管截面為圓形,秸稈擠壓活塞也為圓形。秸稈擠壓 管截面為圓形時,擠壓成型後的秸稈材料為圓盤型,方便存儲與運輸。作為優選,所述的秸稈擠壓管截面為矩形,秸稈擠壓活塞也為矩形。秸稈擠壓管截面為方形時,擠壓成型後的秸稈材料為方型,方便存儲與運輸。作為優選,還包括控制皮帶輪正轉與反轉的電磁換向閥。通過設置電磁換向閥 控制皮帶輪的轉向,從而改變傳動軸的轉向,進而改變螺母的轉向,最終改變絲杆的運 動方向。實現絲杆左右往復運動。本發明將擠壓設備安裝在秸稈擠壓管內,通過螺母帶動絲杆,從而實現對燃料 進行固化擠壓作用,利用電磁換向閥實現絲杆的左右往復運動,配置了壓料裝置在豎直 方向對秸稈進行夯實,具有磨損小,拆卸維修方便的優點。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一基座、2—傳動軸、3 —螺母、4一絲杆、5—秸稈擠壓管、6—壓料裝 置、7—秸稈擠壓管、8—皮帶輪、21—小齒輪、31—大齒輪、41 一秸稈擠壓活塞、42— 秸稈擠壓活塞、51—秸稈擋板、52—秸稈擋板、61—壓料板、62—傳動杆、63—連接絲 杆。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如圖1所示,包括動力源、基座1以及設置在基座1上的兩 個秸稈擠壓管5、7,秸稈擠壓管5、7內設有絲杆4和螺母3,絲杆4的兩個外端設有秸 稈擠壓活塞41、42,螺母3設有大齒輪31,大齒輪31與小齒輪21嚙合,小齒輪21設在 傳動軸2上,傳動軸2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螺母3設置在秸稈擠壓管5、7內, 絲杆4又設置在螺母3內,因此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秸稈擠壓活塞41、42外部接觸的 秸稈等材料不會進入螺母3以及螺母3與絲杆4之間,避免因雜質過多而造成的絲杆4過 渡磨損,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動力源為電機,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皮帶輪8,皮帶輪8與傳動軸2相連。電機 通過皮帶輪8帶動傳動軸2,傳動軸2有通過齒輪帶動螺母3轉動,螺母3轉動時,帶動 設置在螺母3中的絲杆4左右運動,從而實現秸稈擠壓活塞41、42左右運動。秸稈擠壓管5、7兩端還設置有秸稈擋板51、52。當秸稈擠壓活塞41向右運動 時,將添加在秸稈擠壓管5內的秸稈等原材料往右擠壓,由於秸稈擋板的阻擋作用,秸 稈等材料被夯實,從而完成了秸稈的擠壓工作。秸稈擠壓管5、7上方設有壓料裝置6,所述的壓料裝置6包括壓料板61,壓料 板61與連接絲杆63連接,連接絲杆63與傳動杆62相連。當秸稈等原材料放入秸稈擠 壓管5時,由於部分秸稈仍然會在秸稈擠壓管5的外部,因此,通過壓料裝置6將秸稈向 下夯實。秸稈擠壓管5、7截面為圓形,秸稈擠壓活塞41、42也為圓形。秸稈擠壓管5、
7截面為圓形時,擠壓成型後的秸稈材料為圓盤型,方便存儲與運輸。還包括控制皮帶 輪8正轉與反轉的電磁換向閥。通過設置電磁換向閥控制皮帶輪8的轉向,從而改變傳 動軸2的轉向,進而改變螺母3的轉向,最終改變絲杆4的運動方向。實現絲杆4左右往復運動。實施例2
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如圖1所示,包括動力源、基座1以及設置在基座1上的兩 個秸稈擠壓管5、7,秸稈擠壓管5、7內設有絲杆4和螺母3,絲杆4的兩個外端設有秸 稈擠壓活塞41、42,螺母3設有大齒輪31,大齒輪31與小齒輪21嚙合,小齒輪21設在 傳動軸2上,傳動軸2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螺母3設置在秸稈擠壓管5、7內, 絲杆4又設置在螺母3內,因此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秸稈擠壓活塞41、42外部接觸的 秸稈等材料不會進入螺母3以及螺母3與絲杆4之間,避免因雜質過多而造成的絲杆4過 渡磨損,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動力源為電機,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皮帶輪8,皮帶輪8與傳動軸2相連。電機 通過皮帶輪8帶動傳動軸2,傳動軸2有通過齒輪帶動螺母3轉動,螺母3轉動時,帶動 設置在螺母3中的絲杆4左右運動,從而實現秸稈擠壓活塞41、42左右運動。秸稈擠壓管5、7兩端還設置有秸稈擋板51、52。當秸稈擠壓活塞41向右運動 時,將添加在秸稈擠壓管5內的秸稈等原材料往右擠壓,由於秸稈擋板的阻擋作用,秸 稈等材料被夯實,從而完成了秸稈的擠壓工作。秸稈擠壓管5、7上方設有壓料裝置6,所述的壓料裝置6包括壓料板61,壓料 板61與連接絲杆63連接,連接絲杆63與傳動杆62相連。當秸稈等原材料放入秸稈擠 壓管5時,由於部分秸稈仍然會在秸稈擠壓管5的外部,因此,通過壓料裝置6將秸稈向 下夯實。秸稈擠壓管5、7截面為矩形,秸稈擠壓活塞41、42也為矩形。秸稈擠壓管5、
7截面為方形時,擠壓成型後的秸稈材料為方型,方便存儲與運輸。還包括控制皮帶輪8 正轉與反轉的電磁換向閥。通過設置電磁換向閥控制皮帶輪8的轉向,從而改變傳動軸2 的轉向,進而改變螺母3的轉向,最終改變絲杆4的運動方向。實現絲杆4左右往復運 動。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 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包括動力源、基座(1)以及設置在基座(1)上的兩 個秸稈擠壓管(5、7),秸稈擠壓管(5、7)內設有絲杆(4)和螺母(3),絲杆(4)的兩個外端設有秸稈擠壓活塞(41、42),螺母(3)設有大齒輪(31),大齒輪 (31)與小齒輪(21)嚙合,小齒輪(21)設在傳動軸(2)上,傳動軸(2)通過傳 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動力源為電 機,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皮帶輪(8),皮帶輪(8)與傳動軸(2)相連。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秸稈擠壓管 (5、7)兩端還設置有秸稈擋板(51、5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秸稈 擠壓管(5、7)上方設有壓料裝置(6),所述的壓料裝置(6)包括壓料板(61),壓 料板(61)與連接絲杆(63)連接,連接絲杆(63)與傳動杆(62)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秸稈擠壓管 (5、7)截面為圓形,秸稈擠壓活塞(41、42)也為圓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秸稈擠壓管 (5、7)截面為矩形,秸稈擠壓活塞(41、42)也為矩形。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皮帶輪 (8)正轉與反轉的電磁換向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剩餘生產物的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秸稈發電緻密燃燒機組,包括動力源、基座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的兩個秸稈擠壓管,秸稈擠壓管內設有絲杆和螺母,絲杆的兩個外端設有秸稈擠壓活塞,螺母設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小齒輪設在傳動軸上,傳動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本發明將擠壓設備安裝在秸稈擠壓管內,通過螺母帶動絲杆,從而實現對燃料進行固化擠壓作用,利用電磁換向閥實現絲杆的左右往復運動,配置了壓料裝置在豎直方向對秸稈進行夯實,具有磨損小,拆卸維修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B30B11/22GK102019710SQ20101051247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0日
發明者孫東昶, 孫啟松, 朱忠華 申請人:浙江聖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