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論語讀後感
2023-10-15 19:03:19 1
論語是一本教育我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懂得做人的中華文化經典的一本書。下面是論語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小學生論語讀後感一:
《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說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小學生論語讀後感二:
一、「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書上的解釋是:「孔子杜絕了四種缺點:不憑空猜測意料;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以自我為中心,自高自大。」這一句給我的警醒最深刻。我性格豪爽,雖是一介女流,但自詡有男子氣概,加之平時說話做事都以道德尺度衡量,難免固執己見,自恃過高。想想孔子的這一句,自慚形穢。也許我看到的並不一定都是事實呢?孔子這樣的智者都杜絕的四種缺點,我還有什麼樣的理由不檢討自己呢?2017年我將努力提升性格素養,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孔子「仁」的思想一直是後人深深折服的,我也不例外。問仁這一句後面的小故事非常有力地說明了孔子的仁愛思想。一天,子路、子貢、顏回陪孔子出遊。看到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大片良田荒蕪,孔子讓三位弟子分別談談看法。子路說,願擔當保家衛國的重任,率軍衝鋒陷陣;子貢說,願到兩軍陣前遊說,坦陳厲害,讓兩軍退兵;顏回說,願有賢君,我盡力輔佐,教化民眾,強大國家,睦鄰友好,永遠沒有戰爭。孔子評價子路是「一員猛將」,子貢是「雄辯的外交家」,但是孔子認為只有顏回最準確地領會了儒家的仁愛思想。
讀了孔子對三位弟子的評價,反思自己,覺得我就像子路一樣,雖有勇,但無謀。今後好好好學會用腦子說話,而不是用嘴巴說話,「一員猛將」,雖然也許會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卻不能阻止戰爭,帶來真正的和平。要向顏回學習啊!
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是最喜歡的一句,一直作為我行為的準則。教育子女,我告訴自己:身教重於言傳,時時刻刻以身作則。在學校,作為管理者,一言一行都十分注意,不僅做學生的示範,還努力成為教師們的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師範時印象最深的對師者的基本要求,我一直嚴守。今天,每每讀來孔子的這句話,都憶起當初選擇做教師時的「最初的夢想」,做一名言行舉止受人尊敬的好老師。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將孔子這句話最為為師者的行為準則。
四、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汙而不能和諧。」這句話給管理者的啟發是,雖然不一定是志趣相投的人,甚至黨派、立場不同的人,只要在同一戰壕,目標相同,君子之交,大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可以和諧相處,甚至創造出「天下大同」的和諧社會。
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與弟子們在陳國斷了糧食,跟隨他的人都餓壞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一臉怒氣地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厄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厄的時候也能保持自己的節操,小人在困厄時就不能約束自己而胡作非為了。」越來越發現我的性格和子路很像,都是耿直得可以。其實,孔子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困厄的時候,傷心、煩惱、鬱悶、痛苦、困難、挫折等等情境下都適用。君子在任何時候由於自身素養高,能夠時時檢視自己,經歷自我反思的過程,遇事往往先想想自身是否有問題,這樣自制力特別強,就不會做出格的事情。沉穩、淡定、低調的為人,是特別值得我這樣的人學習的。
2017,新的一年,從改造自身開始,努力修養,成就更好的師者。
小學生論語讀後感三:
暑假到了,老師讓買《論語》這本書。我問媽媽:「《論語》這本書是什麼呀」?媽媽說:「你讀了就知道了」。我就認真的讀起這本書。
這本書是在思想家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書中告訴我們要幫助別人、要尊老愛幼。還告訴我們了許多知識、學習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歡的是「不恥下問」這句話,因為我們有不懂的知識和問題都要問問同學和家長,不能放在心裡一直不說。
以後我在學習中有不會的題就問問同學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