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始祖稱呼(鼻祖稱謂的由來)
2023-10-15 19:26:59 1
「鼻祖」稱謂,西漢的《漢書~楊雄傳上》做了這樣的闡釋;「鼻,始也。獸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渭之祖」,「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
鼻祖是一個漢語詞語,原意指;「遠祖之父(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在中國,孔子被稱為儒家鼻祖,姜子牙被稱為謀略鼻祖,範蠡被稱為商人鼻祖,盜蹠為強盜鼻祖等。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首創了某件事,或開闢了某個領域。那麼為何把這些創始人稱為「鼻祖」,這和「鼻」有又什麼關係?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找不到「鼻」這個字。但是通過資料文獻可以看出,古人將「自」當成「鼻」用,發「鼻」的音。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對「自」作了注釋;「自,鼻也,象鼻形。」這說明了「自」是個象形文字,本意指代鼻子。
生活中,人們在說到自己時,總喜歡指著自己的鼻子,所以「自」便有了「我」、「自己」之義,被人們用來作代詞用。進一步演申轉義,又有了「從」、「由」、「本來」、「當然」、「開始」的意思。後來,為了表義精確,人們便在「自」下面加了一個聲符,造出「鼻」字,專指鼻子。由於「自」、「鼻」本為一個字,所以「鼻」也繼承了「自」的衍生義,「鼻」也被拿來代稱創始,最開始的事物。
在古代文化形成過程中,逐漸用「鼻祖」來稱謂那些對不同領域,不同事物的發明創始人,及祖先宗族一類人,含有讚譽和敬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