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4:36:30 1
專利名稱: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濾水器具,具體的是一種用濾膜、活性炭、多種礦物質過濾水
並進行保健功能化處理的濾水器。
背景技術:
隨著水資源的短缺和汙染,人們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資源越來越少,人們在改善 環境的情況下,也在想盡辦法來改善水質,如生產各種淨水機對自來水進行處理,使水的質 量達到人們飲用的標準,都具有不同的效果。但這種處理方法處理後的水中對人體有益的 礦物質也在處理中流失了,因此人們也提出了一些含礦物質的濾水器,但還需要進行改進, 使其結構更為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種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該 濾水器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成本低、過濾效果好,使水增加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設 有過濾腔體,每個過濾腔體設有外殼,腔體內設有過濾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腔體為三 個腔體,即過濾腔體A、 B、 C,過濾腔體A的外殼內設有管形過濾膜;過濾腔體B的外殼內設 有空心活性炭棒,過濾腔體C的外殼內設有筒形過濾層組;另外設有進水管與過濾腔體A的 過濾膜外腔連通,過濾膜內腔通過連通管與過濾腔體B中的活性炭棒的外腔連通,所述活 性炭棒的內腔端通過連通管與過濾腔體C的過濾層組外腔連通,過濾層組的內腔通過連通 管與出水管連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完善和實施的補充方案是 所述過濾層組由託瑪琳球層、麥飯石層、錳砂層構成。 所述過濾腔體A、 B、 C固定設置在一個底座上。 所述過濾腔體外殼、管形過濾膜、筒形過濾層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多稜柱形、多 面體形。 本實用新型採用活性炭棒、過濾層組、過濾膜對自來水進行處理,過濾膜能有效的 除去水中含有的泥沙、固體顆粒等雜物;過濾層組中的託瑪琳球、麥飯石、錳砂能有效的補 充水中對人體有用的礦物質;活性炭棒能有效的吸附水中含有的有毒物質如磷、硫化合物 等。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完善,水的淨化和保健功能化效果非常好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0012] 實施例參見附圖,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設有過濾腔體,每個過濾腔體設有 外殼,腔體內設有過濾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腔體為三個腔體,即過濾腔體A1、 B2、 C3, 過濾腔體Al的外殼l. 1內設有管形過濾膜1.2;過濾腔體B2的外殼2. 1內設有空心活性 炭棒2. 2,過濾腔體C3的外殼3. 1內設有筒形過濾層組3. 2 ;另外設有進水管4與過濾腔體 A的過濾膜外腔連通,過濾膜內腔通過連通管1. 3與過濾腔體B中的活性炭棒的外腔連通, 所述活性炭棒的內腔端通過連通管2. 3與過濾腔體C的過濾層組外腔連通,過濾層組的內 腔通過連通管3. 3與出水管5連通。所述過濾層組由託瑪琳球層、麥飯石層、錳砂層構成。 所述過濾腔體A、B、C固定設置在一個底座6上。所述過濾腔體外殼、管形過濾膜、筒形過濾 層的形狀為圓形。 本實施例經試用效果非常好。
權利要求一種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設有過濾腔體,每個過濾腔體設有外殼,腔體內設有過濾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腔體為三個腔體,即過濾腔體A、B、C(1、2、3),過濾腔體A(1)的外殼(1.1)內設有管形過濾膜(1.2);過濾腔體B(2)的外殼(2.1)內設有空心活性炭棒(2.2),過濾腔體C(3)的外殼(3.1)內設有筒形過濾層組(3.2);另外設有進水管(4)與過濾腔體A的過濾膜外腔連通,過濾膜內腔通過連通管(1.3)與過濾腔體B中的活性炭棒的外腔連通,所述活性炭棒的內腔端通過連通管(2.3)與過濾腔體C的過濾層組外腔連通,過濾層組的內腔通過連通管(3.3)與出水管(5)連通。
2. 根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層組由託瑪琳球層、麥飯石 層、錳砂層構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腔體A、 B、 C固定設置在 一個底座(6)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腔體外殼、管形過濾膜、 筒形過濾層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多稜柱形、多面體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體多層過濾礦化濾水器,設有過濾腔體,每個過濾腔體設有外殼,腔體內設有過濾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腔體為三個腔體,即過濾腔體A、B、C,過濾腔體A的外殼內設有管形過濾膜;過濾腔體B的外殼內設有空心活性炭棒,過濾腔體C的外殼內設有筒形過濾層組;另外設有進水管與過濾腔體A的過濾膜外腔連通,過濾膜內腔通過連通管與過濾腔體B中的活性炭棒的外腔連通,所述活性炭棒的內腔端通過連通管與過濾腔體C的過濾層組外腔連通,過濾層組的內腔通過連通管與出水管連通。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對飲用水過濾,具有結構新穎,淨水效率高,水中能保留更多的礦物質的優點。
文檔編號B01D15/00GK201492995SQ20092017520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日
發明者劉濤, 蘇世友, 蘇偉, 訾年龍 申請人:蘇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