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讀《人類群星閃耀時》有感作文

2023-09-22 18:07:00 2

  當強烈的個人意志與歷史宿命碰撞之際,火花閃爍,那樣的時刻從此照耀著人類文明的天空。下面請閱讀《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一

  認識這本《人類群星閃耀時》,得益於王利芬老師,王老師在優米網的芬享時刻中分享了這本書,通過其中一個歷史故事《亨德爾的復活》推薦這本書,聽書裡那近乎詩一般的語言,行雲流水而又熱情四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有一種力量從我體內迸發,覺得可以做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只要我願意。

  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開始變翻到了這一片段,在此,先對本書做一個介紹,本書選取了歷史上14個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事件的瞬間,這些事件有些是由大人物來完成,而有些則是由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任務完成的歷史的瞬間。這如本書的作者茨威格所說,儘管歌德把歷史稱為「上帝神秘禮物」的作坊,但是在這作坊裡發生的,卻是許多數不勝數的無關緊要和習以為常的事情,每一樁真正的事件都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在一個民族內,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需要幾百萬人,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那些數不勝數的事件會像避雷針的尖端集中了整個大氣層氣流一樣,集中在極短的時間裡發生。看了《人類群星閃耀時》幾個片段。為茨威格寫人物的筆法傾倒,茨威格是一個集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理想主義於一身,又有點跳躍的形式記錄了歷史上某一瞬間的事情。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二

  人類處在歷史的烘爐中,除了是被動的承受者之外,也是歷史烘爐中的一尺炭,熱度多少不盡相同,當你的光亮媲美一顆星的時候,那麼你就成了歷史的推動者甚至歷史的締造者!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作者茨威格相信歷史是多數人在多數時刻寫下的是編年史,平淡無奇,但是少數人在少數時刻「群星閃耀」,卻是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他認為「雖然歷史是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它也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新的創造。」而且,「在一個民族內,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是需要有幾百萬人。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意見,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但是,這些時刻一旦出現,就「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

  這本書裡寫的偉人,體現出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高大全形象,而是或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或在某種特定環境下體現出崇高的人性,完美的品質和性格,或乾脆只有一件驚世之舉。這些人們所做之事,無論大小,作者都將其淋漓盡致的描寫,稱作「歷史特寫」。

  1792年4月25日,年輕上尉魯熱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長的邀請,為萊因軍創作一首戰歌,4月26日凌晨,《馬賽曲》誕生了。

  此篇最戲劇化之處,就是魯熱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後的平庸,他「僅僅作了一夜的詩人」。按照人類當今的評判標準,魯熱根本就不能被稱為一位純粹的偉人,可是誰能忽略《馬賽曲》對法國人民的絕對影響力?「《馬賽曲》就像長著雙翅的勝利女神奈基,在法國的所有戰場山翱翔,給無數的人帶來熱情和死亡。」

  此外,《亨德爾的復活》、《滑鐵盧的一秒鐘》、《黃金國的發現》、《越過大洋的一次通話》、《逃向蒼天》等章節都很有趣味性,其中《逃向蒼天》最有意思,講的是託爾斯泰離家出走的前前後後,偉人身上有那麼可愛的一面,這一章用的是劇本的形式,把託爾斯泰內心的痛苦掙扎寫的活靈活現。

  人類存活在世多少年?歷史的星空閃爍著幾顆人類的明星?相比如同命運辦難以抗爭的歷史的洪流,在洪流中起著中流砥柱甚至逆流巨輪作用的人類的群星,才是值得我們真正致敬的人!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後感三

  爸爸在很久以前就向我介紹過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了,但是我一直都沒有看。這次放假,老師要求我們看,而我也正好想完成看這本書的心願。於是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同時也看了一本茨威格的傳記:《觸摸人類的心靈——茨威格》。兩本書看下來我對茨威格和他筆下的人物都有了些了解,其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便是描寫託爾斯泰的《逃向蒼天》。

  這是我所讀過所有文章中唯一一篇使用劇本體裁的「人物傳記」——這也許是作者的用意——注釋、前言、後記、茨威格的傳記裡,無不提到了託爾斯泰未能完成的一個劇本,其中的主人公影射的正是託爾斯泰本人。他未完成結尾,就是因為他不知道該怎樣結束、自己該怎樣繼續生活下去。茨威格的這一篇劇本,正幫他補全了最後的一幕——從託爾斯泰本人的經歷、遭遇、波折,到離家出走,最後從容地投向死亡的懷抱,奔向了蒼天。託爾斯泰作為一位革命者,同時作為一個地位顯赫的伯爵,自然是十分矛盾和相互衝突的,而他也是對自己伯爵的貴族身份感到厭惡。不過,他的家人們都沉迷於眼前,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他八十三歲離家出走、奔向自由的結局。

  而在他做出這個決定前,曾有兩個學生拜訪過他——這兩個學生,文章中代表正是俄羅斯的所有革命者:俄羅斯的革命者,多慢是響應他的號召,行動起來的。正是這兩個學生,使他堅定了出走的覺醒。他們尖銳地指出了託爾斯泰內心的矛盾:「……您為什麼總是在口頭上誇誇其談,而不去身體力行您自己的主張呢?……」這恰好體現了革命這門的想法:尊敬他,但又不贊成他的主張。但這並不遮掩了他的偉大。雖然他的晚年是在焦慮、痛苦和矛盾中度過的,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找回了自己。

  在從前,他為別人想的太多,完全不考慮自己的感受,而最後——在那一瞬間,他又變回了從前的他,他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在他臨死前,一句話說明了他的決心與悽涼:「多少年來我一直怕死,我怕我不能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但是現在,或許死神正在這房間裡等我呢,而我卻無所畏懼地向他走去。」

  走向信仰的路上固然辛苦,而在到達了信仰後又不被人理解更加痛苦。不過,正如文章的最後一句所說的那樣:「如果他不為我們這些人去受苦受難,那麼列夫.託爾斯泰就永遠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茨威格和託爾斯泰都是一樣的,都是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戰,為自由而逝去。他們都已自己的方法奔向蒼天、逃脫這個已無自由,已不平等的世界。群星先是迎接了託爾斯泰,接著迎接了茨威格。他都已登上群星的聖殿,在天空閃耀。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