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管路檢測傳感器的臨時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8:45:4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鍋爐管路測溫的輔助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鍋爐管路檢測傳感器的臨時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鍋爐使用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需要再管路上設置一些傳感器來檢測不同的參數,但是這些傳感器的安裝卻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存在安裝、拆卸和更換難的問題,有些則存在調整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鍋爐管路檢測傳感器的臨時固定裝置,其目的是解決以往所存在的問題。
技術方案:
一種鍋爐管路檢測傳感器的臨時固定裝置,該臨時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卡和與固定卡連接的傳感器固定架;固定卡包括兩個卡臂, 兩個卡臂的一端通過轉軸活動連接,另一端形成開口結構,兩個卡臂的上端靠近轉軸的位置通過拉緊彈簧連接;傳感器固定架包括殼體、拉杆、傳動齒輪和傳感器夾,傳動齒輪設置在殼體內,拉杆的上端穿過殼體的上端,拉杆的上端設置有螺紋並通過該螺紋與殼體之間形成螺紋配合,拉杆的下端伸進殼體內, 拉杆的下端設置有與傳動齒輪嚙合的齒條,傳感器夾設置在殼體的一側,殼體的另一側與轉軸連接,傳感器夾為由兩片活動片構成的V形合頁結構,該合頁結構的封閉端伸進殼體的限位條形孔內並能在該條形孔做上下移動,該合頁結構伸進殼體內的部分也設置有與傳動齒輪嚙合的齒條。
殼體為能沿轉軸旋轉的結構。
該臨時固定裝置還包括一個副固定卡和與固定卡連接的副傳感器固定架;副固定卡的結構與固定卡結構相同,而副傳感器固定架包括副殼體和副傳感器夾,副殼體的結構與殼體相同,副傳感器夾的結構與傳感器夾的結構相同,副傳感器夾設置在副殼體的一側的條形孔內,副殼體的另一側與副固定卡的轉軸連接,副傳感器夾的開口與傳感器夾的開口相對設置。殼體與副殼體之間設置有橫向限位杆。
副殼體為能沿副固定卡的轉軸旋轉的結構
條形孔為上大下小的結構,條形孔的下端為延伸出殼體底端的開口結構,在防止傳感器夾及副傳感器夾的頂端設置有防止其從條形孔底部滑落的卡。
所述的V形合頁結構為V形彈片。
傳感器夾及副傳感器夾的兩片活動片的開口端設置有向開口兩側橫向延伸的兩個橫向包裹爪,在兩個橫向包裹爪的前端設置有防脫落倒鉤。
防脫落倒鉤為向內扣的結構。
在兩個卡臂的底端為與管路外壁相適應的弧形,在兩個卡臂的底端設置有向內扣的倒刺,倒刺與卡臂的底端之間通過扭簧連接,使得卡臂夾住管路時,倒刺鉤住管路的底面。
優點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鍋爐管路檢測傳感器的臨時固定裝置,該裝置使用時,將傳感器夾在傳感器夾上,然後通過旋擰拉杆來調整傳感器的上下位置,而在傳感器夾下降的過程中,隨著條形孔的逐漸變小,傳感器夾逐漸夾緊傳感器,直至完全握住傳感器為止,其安裝和使用方便,拆卸更換從傳感器時也很方便,利於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副固定卡和副傳感器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傳感器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條形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鍋爐管路檢測傳感器的臨時固定裝置,該臨時固定裝置包括一個固定卡和與一個固定卡連接的傳感器固定架;固定卡包括兩個卡臂1, 兩個卡臂1的一端通過轉軸2活動連接,另一端形成可開可合的開口結構,兩個卡臂1的上端靠近轉軸2的位置通過拉緊彈簧3連接;傳感器固定架包括殼體4、拉杆5、傳動齒輪6和傳感器夾7,傳動齒輪6設置在殼體4內,拉杆5的上端穿過殼體4的上端,拉杆5的上端設置有螺紋並通過該螺紋與殼體4之間形成螺紋配合,拉杆5的下部伸進殼體4內, 拉杆5的下部設置有與傳動齒輪6嚙合的齒條,傳感器夾7設置在殼體4的一側,殼體4的另一側與轉軸2連接,傳感器夾7為由兩片活動片構成的V形合頁結構,該合頁結構的封閉端伸進殼體4的限位條形孔14內並能在該條形孔14做上下移動,該合頁結構伸進殼體4內的部分也設置有與傳動齒輪6嚙合的齒條。
殼體4為能沿轉軸2旋轉的結構。
該臨時固定裝置還包括一個副固定卡和與固定卡連接的副傳感器固定架;副固定卡的結構與固定卡結構相同,而副傳感器固定架包括副殼體8和副傳感器夾9,副殼體的結構與殼體相同,副傳感器夾的結構與傳感器夾的結構相同,副傳感器夾設置在副殼體的一側的條形孔內,副殼體的另一側與副固定卡的轉軸10連接,副傳感器夾的開口與傳感器夾7的開口相對設置。殼體4與副殼體之間設置有橫向限位杆。該橫向限位杆為可拆卸的結構,該橫向限位杆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殼體4與副殼體之間相對分離或相向移動影響夾緊效果。
副殼體為能沿副固定卡的轉軸旋轉的結構
條形孔為上大下小的結構,條形孔的下端為延伸出殼體底端的開口結構,在防止傳感器夾7及副傳感器夾9的頂端設置有防止其從條形孔底部滑落的卡。
所述的V形合頁結構為V形彈片。
傳感器夾及副傳感器夾的兩片活動片的開口端設置有向開口兩側橫向延伸的兩個橫向包裹爪11,在兩個橫向包裹爪11的前端設置有防脫落倒鉤12。
防脫落倒鉤12為向內扣的結構。使用時,隨著傳感器夾7的夾緊,防脫落倒鉤12鉤住傳感器兩側。
在兩個卡臂1的底端為與管路外壁相適應的形狀,在兩個卡臂1的底端設置有向內扣的倒刺13,倒刺13與卡臂1的底端之間通過扭簧連接,使得卡臂1夾住管路時,倒刺13鉤住管路的底面。兩個卡臂1的下部為波形或弧形,弧形以適應圓形管路,而波形在增加摩擦力的同時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管路形狀,例如方管。
該裝置使用時,將傳感器夾在傳感器夾7和副傳感器夾9之間,然後打開兩個卡臂1將其卡在管道處,掰開倒刺13,使得倒刺13鉤住管路的底面固定。
通過旋擰拉杆5使得旋擰拉杆上升進而調整傳感器夾7和副傳感器夾9的下降,直至調整傳感器的高度直至合適的位置,而在傳感器夾7和副傳感器夾9下降的過程中,傳感器夾7和副傳感器夾9逐漸的夾緊,進而完成對傳感器的固定,在此過程中副傳感器夾9實際就是起到一個隨著傳感器動作的從動構件。而當需要將傳感器傾斜著壓在管路表面時,則只需要旋轉殼體4和副殼體8,然後將其下調至壓緊管路表面即可。拆卸時,反向旋擰拉杆5使傳感器上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