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3:40:40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治療酒渣鼻的中藥。
背景技術:
酒渣鼻是一種發生於面部中央的慢性皮膚炎症。早期表現為在顏面中部發生瀰漫性暗紅色斑片,伴發丘疹、膿皰和毛細血管擴張,晚期出現鼻贅。本病常並發脂溢性皮炎。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毛囊蟲感染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嗜酒、辛辣食物、高溫及寒冷刺激、消化、內分泌障等也可促發本病。服用內服藥物,如滅滴靈,四環素,甲硝唑等,一般此類長時間口服藥物副作用大。電解治療適用於小面積的毛細血管擴張,冷凍適用於增生期;但都容易留下疤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且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特點。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川芎40克、紅花50克、陳皮60克、地膚子45克、百部60克、土茯苓30克、黃柏50克。上述中藥成分中,川芎辛、溫,入肝、膽經,行氣開鬱,有祛風燥溼、活血止痛的功效,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痺筋攣、經閉、難產、產後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紅花性溫、味辛,活血通徑、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打損傷。陳皮溫、 辛、苦,歸脾、肺經,用於溼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洩瀉、痰多咳嗽等症,陳皮苦溫燥溼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溼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症。地膚子性寒、味辛、苦,清熱利溼、 祛風止癢,用於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溼疹、皮膚瘙癢。百部甘、苦、微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於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土茯苓甘淡、平,歸肝經、胃經、脾經,解毒,除溼,利關節.主治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療瘡、癰腫、瘰癧。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 溼疹瘙癢。配製及服用方法取上述原料藥洗淨去雜,晾乾,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3小時,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加總藥材5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取煎液,濾過。本發明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特點。有效率70%,治癒率 65%。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川芎 40克、紅花50克、陳皮60克、地膚子45克、百部60克、土茯苓30克、黃柏50克。取上述原料藥洗淨去雜,晾乾,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3小時,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加總藥材 5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取煎液,濾過。
典型病例1、管XX,女、30歲,患酒渣鼻5年,經服用中藥2周痊癒。2、宋XX,男,60歲,患酒渣鼻10年,經服用中藥3周痊癒。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川芎40克、紅花 50克、陳皮60克、地膚子45克、百部60克、土茯苓30克、黃柏50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酒渣鼻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川芎40克、紅花50克、陳皮60克、地膚子45克、百部60克、土茯苓30克、黃柏50克。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特點。有效率70%,治癒率65%。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2343057SQ20101024279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7日
發明者豐建萍 申請人:豐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