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架式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3:38:40 3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立架式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製造過程中,拾取設備通常是自動化生產線的必備的,不僅能夠降低人工勞動力,提高自動化程度,還大大提高了效率。但現在的拾取機構大多是採用橫向和豎向的兩個氣缸來配合完成,不僅動作過程較慢、效率低,不易控制,結構複雜,造成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架式夾持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立架式夾持裝置,包括兩個立柱、裝於兩立柱上的橫梁、裝於橫梁上的夾持機構;夾持機構包括立板、裝於立板下部的兩個相對設置的夾臂、裝於立板上部的驅動塊;驅動塊沿立板上下滑動設置,立板上設有位於驅動塊兩側的導向板,驅動塊的上端連接有氣缸;兩個夾臂的中部鉸接於立板,且兩夾臂相背離側分別與立板的兩側之間連接有彈簧;兩個夾臂的上端呈圓弧狀,驅動塊的下端伸入兩夾臂之間,且驅動塊的下端兩側具有與夾臂上端圓弧對應的楔形面;夾持機構沿橫梁滑動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橫梁上設有電機和與電機連接的絲槓螺母機構,絲槓螺母機構中的螺母與立板固定連接;橫梁上設有橫向滑軌,立板與橫向滑軌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夾臂呈彎弧狀,且彎弧開口相對。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固定於立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驅動塊下行使兩夾臂繞鉸接點轉動,拉伸彈簧,兩夾臂的下端都向內轉動,距離減小,將工件夾持;驅動塊上行回位,兩夾臂在彈簧的作用下回位,夾臂下端彼此相對分開,鬆開工件,結構簡單,夾取效率高,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立架式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本發明提供的立架式夾持裝置,包括兩個立柱7、裝於兩立柱7上的橫梁8、裝於橫梁8上的夾持機構;夾持機構包括立板1、裝於立板1下部的兩個相對設置的夾臂2、裝於立板1上部的驅動塊3;驅動塊3沿立板1上下滑動設置,立板1上設有位於驅動塊3兩側的導向板4,驅動塊3的上端連接有氣缸5;兩個夾臂2的中部鉸接於立板1,且兩夾臂2相背離側分別與立板1的兩側之間連接有彈簧6;兩個夾臂2的上端呈圓弧狀,驅動塊3的下端伸入兩夾臂2之間,且驅動塊3的下端兩側具有與夾臂2上端圓弧對應的楔形面;夾持機構沿橫梁8滑動設置。
彈簧6連接在夾臂2的中上部,夾臂2的中部通過銷軸鉸接於立板1。兩個夾臂2呈彎弧狀,且彎弧開口相對,類似鉗子結構,更好的夾持工件。氣缸5固定於立板1。驅動塊3上部沿導向板4滑動,下端的豎向截面呈錐形,依靠該結構驅動兩個夾臂2相對轉動。
橫梁8上設有電機9和與電機9連接的絲槓螺母機構10,絲槓螺母機構10中的螺母與立板1固定連接;橫梁8上設有橫向滑軌,立板1與橫向滑軌滑動連接,通過電機9驅動、絲槓螺母機構10帶動立板1沿橫向滑軌橫向移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內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