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臭氧發生管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6:15:40 2
專利名稱:微型臭氧發生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臭氧發生管,尤其是指一種微型臭氧發生管。
目前,普通臭氧發生管的體積比較大,它們的臭氧產生量在200mg/h以上。但是在某些地方,只需每小時幾十毫克的臭氧發生量,而且要求體積小。並且,產生臭氧目前運用得最普遍的技術是在內外兩個管狀電極之間的間隙中通過電暈放電,電解在間隙中流過的空氣產生臭氧。內外兩個電極若是金屬材料(如不鏽鋼),在產生臭氧的同時也有可能衍生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人們極不期望有的副產物,因為氮氧化物有致癌之說。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微型臭氧發生管,它體積小,又幾乎不衍生氮氧化物。
為完成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採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微型臭氧發生管,玻璃管外壁上鍍有金屬膜或箍上金屬片作為外電極,一根不鏽鋼絲披上玻璃或陶瓷作為內電極,兩電極用上蓋和下蓋作同軸裝配,兩電極之間隔著兩層介電質並形成均勻的間隙。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一根不鏽鋼絲作電極,使臭氧發生管的體積大大縮小。在兩層介電質之間的間隙裡進行電暈放電產生臭氧,因而幾乎無氮氧化物產生。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及其產生的有益效果再作描述。
附
圖1是本實施例的正面剖視圖。
附圖2是附
圖1的左視示意圖。
如附
圖1和2所示,玻璃管1外壁上鍍上導電膜或箍上金屬片5作為外電極,內電極2是一根不鏽鋼絲披上玻璃或陶瓷6,兩電極用上蓋3和下蓋4作同軸裝配,兩電極之間隔著兩層介電質(玻璃或陶瓷)並形成均勻的間隙7。在內外電極接上高頻高壓電源時,在間隙7內產生電暈放電,用氣泵將空氣從通氣孔8泵進通過間隙7電解產生臭氧從出氣口出來,或者用風扇直接將空氣從下蓋4方向吹進流經間隙7電解產生臭氧從上蓋3的通氣孔8方向出來。上蓋3和下蓋4上均勻布通氣孔8。由於兩電極之間隔著兩層介電質(玻璃或陶瓷),因而幾乎沒有氮氧化物產生,完全可以用於受體積限制而要求無氮氧化物產生的地方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臭氧發生管,玻璃管(1)外壁上鍍上導電膜或箍上金屬片(5)作為外電極,其特徵在於內電極(2)是一根不鏽鋼絲披上玻璃或陶瓷(6),兩電極用上蓋(3)和下蓋(4)作同軸裝配,兩電極之間隔著兩層介電質並形成均勻的間隙(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臭氧發生管,其特徵在於上蓋(3)和下蓋(4)上均勻布通氣孔(8)。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臭氧發生管,玻璃管(1)外壁上鍍上導電膜或箍上金屬片(5)作為外電極,其特徵在於內電極(2)是一根不鏽鋼絲披上玻璃或陶瓷(6),兩電極用上蓋(3)和下蓋(4)作同軸裝配,兩電極之間隔著兩層介電質並形成均勻的間隙(7)。由於採用一根不鏽鋼絲作電極,使臭氧發生管的體積大大縮小。在兩層介電質之間的間隙裡進行電暈放電產生臭氧,因而幾乎無氮氧化物產生。
文檔編號C01B13/11GK2475721SQ0120915
公開日2002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14日
發明者朱漢衡, 鄭春林 申請人:朱漢衡, 鄭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