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縮式壓力衝擊錘頭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4:45:10 1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伸縮式壓力衝擊錘頭,屬於金屬工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在普通圓柱筒錘打體上配備了特殊設計的導向柱、彈簧、螺栓和止動盤等為一體的可伸縮式壓力衝擊錘頭。
背景技術:
在機械製造車間裡,人們經常使用自動捶打機對板材或原材料進行捶打,在捶打機中,錘頭是其關鍵部件,決定了整機的性能和可靠性。如今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被加工零件的種類和材料類型不斷增加,對捶打機的錘頭提出了能適應被壓物體在小尺寸範圍內變化打壓行程的功能要求。在本發明之前,大多數捶打機的錘頭是一個固定的實體塊,由於錘頭距工作檯的距離是固定的,當捶打機連續運轉打壓到過硬的物體時,會導致捶打機出現諸如傳動部件壓彎、錘頭變形或傳動皮帶打滑等狀況,嚴重時將出現安全事故。尤其當人們需要捶打機的錘頭距工作檯的距離隨被壓物體的厚度變化而變化時,傳統的固定式錘頭而無法滿足要求,為解決這一問題,也有的採用換錘頭或調打壓行程的方法解決,即先將被壓物體打壓到一定尺寸,再更換大尺寸錘頭或減小錘頭至工作檯的距離,再進行捶打,多次反覆調整,雖能達到目標,但生產效率低,不便於人們的靈活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伸縮式壓力衝擊錘頭,使人們使用捶打機打壓變尺寸的物體更方便靈活。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壓盤1、錘體2、導向柱3和彈簧6,所述錘體2設置為具有圓柱形內腔體的半開口圓柱筒,在錘體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中心處設置有導向柱3,在錘體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彈簧槽孔21,所述彈簧槽孔21圍繞導向柱3的中心軸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在錘體2的筒體內圓柱的上端部開口處設置套裝有壓盤1,壓盤1可在錘體2的筒體內腔裡上下自由伸縮移動,所述壓盤1的外形設置為呈法蘭盤形狀的迴轉體,壓盤1的迴轉中心與錘體2的外圓柱面迴轉中心同軸,壓盤1設計為具有大、小兩段階梯形圓柱體,在壓盤1的迴轉中心處設置有階梯孔12,階梯孔12為t形通孔,其大孔在上,與外部設備主軸相連,小孔在下並設其為導向孔13,導向孔13與導向柱3構成間隙配合,導向柱3可在導向孔13內上下自由滑動,導向柱3對壓盤1起導向定位作用,限定壓盤1的運動中心軸線與錘體2的迴轉中心線同軸,在壓盤1下端的大圓柱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沉孔11,沉孔11呈倒t形,小孔在上,大孔在下,在彈簧槽孔21內設置有螺柱4,螺柱4與導向柱3平行,螺柱4的下端與彈簧槽孔21的底平面固定聯接於一體,在螺柱4上套裝有彈簧6,彈簧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21裡,彈簧6的上端插入到沉孔11的大孔裡,彈簧6由彈簧槽孔21、沉孔11的大孔和螺柱4進行裝卡定位,螺柱4上端從沉孔11的小孔內穿過,在螺柱4的上端處設置有螺母5,螺母5與螺柱4之間通過螺紋聯接,通過旋轉螺母5即可拉近壓盤1和錘體2底面的距離,並將彈簧6緊緊的壓縮在由壓盤1下底面和錘體2的筒體內腔構成的封閉空間裡。
本發明設計了,沉孔11的大孔直徑與彈簧槽孔21的直徑相同,且彈簧槽孔21的直徑比彈簧6的大徑尺寸大3~5mm。
本發明設計了,螺柱4的直徑比彈簧6的小徑尺寸小2~5mm。
本發明設計了,彈簧6採用壓簧。
本發明設計了,彈簧槽孔21、彈簧6、螺柱4、螺母5和沉孔11均圍繞錘體2外圓柱面的迴轉中心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布置的個數為4~8個,優選的為6個。
本發明設計了,導向柱3的橫截面形狀優選的設計為圓形。
本發明設計了,彈簧6的初壓力通過旋擰螺母5進行調整,且錘體2的壓縮最大量程=壓盤1的下底面距錘體2內腔體底平面的距離-彈簧6壓實後的高度-彈簧槽孔21的高度-沉孔11大孔的高度。
裝配時,先將錘體2開口朝上放置,將彈簧6套裝在每一個螺柱4上,使彈簧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21內,再將壓盤1的導向孔13裝卡在導向柱3上,並使彈簧6的上端裝入到壓盤1的沉孔11內,然後用力向下壓壓盤1,使每一個螺柱4都能準確的插入沉孔11的小孔內,當螺柱4穿過沉孔11的小孔後,即可在螺柱4上端部旋擰上螺母5即可。最後,繼續旋擰螺母5,使壓盤1向下移動壓緊彈簧6,直到彈簧6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或預定的初壓力為止。
安裝完畢後,即可將本發明通過階梯孔12的大孔與外部設備捶打機裝在一起進行工作。使用本發明時,當捶打的壓力小於彈簧組的彈力時,本發明不會被壓縮,當錘打的物體過硬或本發明的錘體2直接壓在工作檯面上時,則彈簧6會被壓縮。當需要對工作檯上的物體進行壓碎操作時,為防止錘頭置於最低位置時,錘頭的理論位置處於工作檯零線以下,即錘頭壓入工作檯裡面的狀況發生,使用本發明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錘體2受阻過大時可自動伸縮退讓。本發明的錘體2的壓縮總量為壓盤1的下底面距錘體2內腔體底平面的距離減去彈簧6壓實後的高度減去彈簧槽孔21的高度再減去沉孔11大孔的高度,彈簧6的初壓力可通過旋擰螺母5進行調整,因此,使人們使用捶打機打壓變尺寸的物體更方便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剖視圖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錘體部分的主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錘體部分的三維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壓盤1的主剖視圖和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壓盤1的三維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零件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外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1至附圖8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壓盤1、錘體2、導向柱3和彈簧6,所述錘體2設置為具有圓柱形內腔體的半開口圓柱筒,在錘體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中心處設置有導向柱3,在錘體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彈簧槽孔21,所述彈簧槽孔21圍繞導向柱3的中心軸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在錘體2的筒體內圓柱的上端部開口處設置套裝有壓盤1,壓盤1可在錘體2的筒體內腔裡上下自由伸縮移動,所述壓盤1的外形設置為呈法蘭盤形狀的迴轉體,壓盤1的迴轉中心與錘體2的外圓柱面迴轉中心同軸,壓盤1設計為具有大、小兩段階梯形圓柱體,在壓盤1的迴轉中心處設置有階梯孔12,階梯孔12為t形通孔,其大孔在上,與外部設備主軸相連,小孔在下並設其為導向孔13,導向孔13與導向柱3構成間隙配合,導向柱3可在導向孔13內上下自由滑動,導向柱3對壓盤1起導向定位作用,限定壓盤1的運動中心軸線與錘體2的迴轉中心線同軸,在壓盤1下端的大圓柱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沉孔11,沉孔11呈倒t形,小孔在上,大孔在下,在彈簧槽孔21內設置有螺柱4,螺柱4與導向柱3平行,螺柱4的下端與彈簧槽孔21的底平面固定聯接於一體,在螺柱4上套裝有彈簧6,彈簧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21裡,彈簧6的上端插入到沉孔11的大孔裡,彈簧6由彈簧槽孔21、沉孔11的大孔和螺柱4進行裝卡定位,螺柱4上端從沉孔11的小孔內穿過,在螺柱4的上端處設置有螺母5,螺母5與螺柱4之間通過螺紋聯接,通過旋轉螺母5即可拉近壓盤1和錘體2底面的距離,並將彈簧6緊緊的壓縮在由壓盤1下底面和錘體2的筒體內腔構成的封閉空間裡。
在本實施例中,沉孔11的大孔直徑與彈簧槽孔21的直徑相同,且彈簧槽孔21的直徑比彈簧6的大徑尺寸大3~5mm。
在本實施例中,螺柱4的直徑比彈簧6的小徑尺寸小2~5mm。
在本實施例中,彈簧6採用壓簧。
在本實施例中,彈簧槽孔21、彈簧6、螺柱4、螺母5和沉孔11均圍繞錘體2外圓柱面的迴轉中心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布置的個數為4~8個,優選的為6個。
在本實施例中,導向柱3的橫截面形狀優選的設計為圓形。
在本實施例中,彈簧6的初壓力通過旋擰螺母5進行調整,且錘體2的壓縮最大量程=壓盤1的下底面距錘體2內腔體底平面的距離-彈簧6壓實後的高度-彈簧槽孔21的高度-沉孔11大孔的高度。
裝配時,先將錘體2開口朝上放置,將彈簧6套裝在每一個螺柱4上,使彈簧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21內,再將壓盤1的導向孔13裝卡在導向柱3上,並使彈簧6的上端裝入到壓盤1的沉孔11內,然後用力向下壓壓盤1,使每一個螺柱4都能準確的插入沉孔11的小孔內,當螺柱4穿過沉孔11的小孔後,即可在螺柱4上端部旋擰上螺母5即可。最後,繼續旋擰螺母5,使壓盤1向下移動壓緊彈簧6,直到彈簧6被壓縮到預定的位置或預定的初壓力為止。
安裝完畢後,即可將本發明通過階梯孔12的大孔與外部設備捶打機裝在一起進行工作。使用本發明時,當捶打的壓力小於彈簧組的彈力時,本發明不會被壓縮,當錘打的物體過硬或本發明的錘體2直接壓在工作檯面上時,則彈簧6會被壓縮。當需要對工作檯上的物體進行壓碎操作時,為防止錘頭置於最低位置時,錘頭的理論位置處於工作檯零線以下,即錘頭壓入工作檯裡面的狀況發生,使用本發明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錘體2受阻過大時可自動伸縮退讓。本發明的錘體2的壓縮總量為壓盤1的下底面距錘體2內腔體底平面的距離減去彈簧6壓實後的高度減去彈簧槽孔21的高度再減去沉孔11大孔的高度,彈簧6的初壓力可通過旋擰螺母5進行調整,因此,使人們使用捶打機打壓變尺寸的物體更方便靈活。
本發明具有造型美觀、使用靈活方便、造價低廉、易於維護等特點,可廣泛適用於各種捶打機、壓力機、夯實機等需要經常調整捶打機的錘頭距工作檯的距離隨被壓物體的厚度變化而變化的場合。
在內;凡是包含有壓盤1、錘體2、導向柱3和彈簧6,所述錘體2設置為具有圓柱形內腔體的半開口圓柱筒,在錘體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中心處設置有導向柱3,在錘體2的內腔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彈簧槽孔21,所述彈簧槽孔21圍繞導向柱3的中心軸線呈圓周均勻布置,在錘體2的筒體內圓柱的上端部開口處設置套裝有壓盤1,壓盤1可在錘體2的筒體內腔裡上下自由伸縮移動,所述壓盤1的外形設置為呈法蘭盤形狀的迴轉體,壓盤1的迴轉中心與錘體2的外圓柱面迴轉中心同軸,壓盤1設計為具有大、小兩段階梯形圓柱體,在壓盤1的迴轉中心處設置有階梯孔12,階梯孔12為t形通孔,其大孔在上,與外部設備主軸相連,小孔在下並設其為導向孔13,導向孔13與導向柱3構成間隙配合,導向柱3可在導向孔13內上下自由滑動,導向柱3對壓盤1起導向定位作用,限定壓盤1的運動中心軸線與錘體2的迴轉中心線同軸,在壓盤1下端的大圓柱體的下底面上設置有沉孔11,沉孔11呈倒t形,小孔在上,大孔在下,在彈簧槽孔21內設置有螺柱4,螺柱4與導向柱3平行,螺柱4的下端與彈簧槽孔21的底平面固定聯接於一體,在螺柱4上套裝有彈簧6,彈簧6的下端裝入到彈簧槽孔21裡,彈簧6的上端插入到沉孔11的大孔裡,彈簧6由彈簧槽孔21、沉孔11的大孔和螺柱4進行裝卡定位,螺柱4上端從沉孔11的小孔內穿過,在螺柱4的上端處設置有螺母5,螺母5與螺柱4之間通過螺紋聯接,通過旋轉螺母5即可拉近壓盤1和錘體2底面的距離的技術內容以及利用本發明基本要素和原理所設計的功能類似的產品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